【历史故事】大明王朝“无为而治”的原则( 二 )


“命高山等四卫在京操备 , 神铳手官军二千二百九十三人 , 分为两番于大同操备 , 率半年一更” 。 同时 , “遣将出塞烧荒 。 先是 , 每于冬初命将率兵出塞烧荒 , 名烧荒 。 盖防虏南向 , 且耀兵也 。 ”
全面地修复和建设洪武、永乐年间因自然侵蚀、坍塌或者严重损害的城堡、墩台 。 比如洪熙元年“修完山西应州、浑源州城垣” , 其中“应州城洪熙元年因东南旧址改筑” 。 还有宣德七年(1432)五月“山阴、马邑二县虽在大同之南 , 实虏宼必经之地 , 旧城久废 , 每有边警 , 官民辄携家属弃走 , 请修筑二城 , 各置千户所为便 。 ”
还在缘边地区已有城堡间设立城堡 , 以加强边墙的防御和城堡间协同作战能力 。 比如洪熙元年九月“修完大同缘边三山等处烟墩一十四座 , 浚壕堑九十四里有余” 。 宣德五年(1430)二月“天成卫北边 , 旧立双山、青松岭、尖山三墩 , 并川平虏墩 , 近已革去 。 宜于怀来卫西阳河口筑一墩 , 迤南天城卫长胜墩东北之中增筑一墩 , 烂柴沟亦筑一墩 , 连接怀来瞭望 , 又鸦儿崖烟墩去迤西三尖山烟墩三十余里 , 每举炮 , 或逆风不相闻 , 因而误事 , 请于其间增置一墩” 。 宣德十年二月“大同分地 , 东自烂柴沟 , 西至崖头墩 , 迂直险易几逾千里 , 桓墙沟壑日益坍塌 , 万一虏骑冲突 , 无以蔽拒 , 乞加修筑” 。
同时进行了边墙以及烽火台的维修加固 。 比如宣德五年正月“缘边关隘要冲之地 , 如烂柴沟等十五处 , 旧无城堡 , 只是树栅为备 , 岁久木坏 , 请于今春三月调军每处修堡 , 增军守备” , 以及宣德八年(1433)八月“请于大同正北鸦儿崖、猫儿庄之中半岭等处添设二堡 , 以军防守” 。 需要说明的是 , 始于永乐全面修建于仁宣时期的这段边墙现存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丰镇、清水河及凉城 。 随着与蒙古诸部的战略态势 , 防线逐步南移 , 遂废弃了 。
【历史故事】大明王朝“无为而治”的原则
文章图片
【历史故事】大明王朝“无为而治”的原则
文章图片
最后 , 一改外向战略而实施收缩划地防守 。 从明仁宗始便“民力罢矣 , 慎勿贪功生事 。 夷虏至塞下 , 顺则抚之 。 逆则御之 , 驱之而已 , 勿为首祸 。 ”至明宣宗时更是“守备为主” , “来则驱之 , 去者勿追 , 保境安民 , 此为上策” 。 受此战略影响 , 永乐年间大宁都司的废弃直接致使失去屏障的开平卫孤悬塞外 。 因不再北征入漠讨伐 , 开平卫塞外边地战略地位下降 , 加之道路遥远 , 粮饷运输困难 , 宣德五年(1430)以“孤城荒远 , 薪刍并难 , 猝遇宼至 , 别无应援”为由 , 迁至塞内紧缩战线固守 。 导致了“弃地三百里 , 尽失龙冈、滦河之险 , 而地益虚矣” , 使得大明王朝的北疆边防内缩 , 宣府、大同遂临边地 。
加上永乐年间迁徙的东胜卫 , 宣德末年蒙古诸部进入河套 , “云、玉中徙一墙 , 之外豺狼所嚎 。 三云以内 , 赤白之丸不绝于道” , 大同左翼彻底暴露 , 形成“三面近塞”的军事要地 。
【历史故事】大明王朝“无为而治”的原则
文章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 , 军屯的废坏始于宣德年间 。
明代屯军不仅强制从军 , 且长年服役 。 最大的问题是不存在因地制宜种植 , 而是受管屯官员制约 , 且上纳屯田子粒远高于民田 。 加上社会地位低下 , 致使“屯种者率殆惰不力” 。 结果是“兵之壮悍者即心耻于负锄 , 而其羸弱者又力疲于荷戈 。 驱兵为农 , 势固难行!”
宣德年间“近年各卫不尊旧例 , 下屯者或十人 , 或四五人 , 虽有屯田之名而无屯田之实” , “将官渐肆贪侈 , 剥削军士 , 武备日渐废弛” 。 屯丁耕种土地无法满足正常温饱 , 开始大量逃亡 , 到正统时 , “一百户所一百一十二人者 , 今止存一人” 。 “天下军伍久缺”成为当时大明王朝人人皆知的共识 , 以至于仅仅十余年后“也先犯顺 , 大同几乎不守”了 。
【历史故事】大明王朝“无为而治”的原则
文章图片
洪武时期的防御策略 , 主动出击使得北方边境线大幅北扩 。 在精心谋划下 , 绵延数千里的北疆形成一条完整和稳固的防御线 。 永乐时期 , 永乐大帝放弃了部分边关重镇 , 消弱了原来完整稳固的北方防线 。 但积极主动的防御战争以及分而治之的策略 , 使得还能保持相对的优势 。 仁宣之治始 , 明宣宗的“不勤远略” , 北方边务陷入消极防御 。 虽然还维系着朝贡贸易关系 , 但强势主导地位已经开始力不从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