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年轻人怎么突然喜欢起现实题材电影了?( 四 )


北青报:这次大学生电影节上 , “新主流电影”成为关键词 。 新一代青年影人在“新主流”和青年表达之间呈现出哪些新意?
肖向荣:新时代以来 , 随着中国崛起和世界整体的变局 , 中国电影也正面临电影表现和技术方法的变革 。 核心的是表达方式的变革——我们能不能在原有讲故事的特征和整体风格上有所突破 。
站在人类共同体的视角来看中国电影的发展 , 青年是推动中国电影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
北青报:面对更年轻的观众 , 更新的观影方式 , 电影是否也需要更新与年轻观众的沟通方式?
肖向荣:是的 。 Z世代新族群出现之后 , 我们不能回避和忽略的是 , 他们已经有了一整套属于自己的视觉系统、交友方式和沟通方式 。 因此 , 我们不能强硬地要求他们要接受已有的观影方式 , 而是需要找到和Z时代沟通的新方式 。
现在是一个快节奏和急剧变化的时代 , 如何找到一条通道 , 能够和最有冲击力、最有生命力的青年群体对话 , 跟他们一起为中国电影助力 , 是很重要的事 。
北青报:大学生电影节坚持“大学生办、大学生看、大学生评、大学生拍” , 是不是也是面对Z时代的青年电影爱好者的一种开放的表态?
肖向荣:对的 , 我们期待更多开放式平台的出现 , 也希望大学生电影节能够成为这样的平台 。 这次电影节中 , 我们也有很多尝试 , “新生·新声”就是一个从零开始 , 完全开放式的电影平台——我们希望聚焦青年电影人和青年观众之间的直接对话 , 让彼此能够通用“字典”完成对话 。
不同角度呈现多元的精彩和美 , 这样才能对内打通中国电影和中国青年连接的通道 , 最终形成能突破中国电影国际表达的新路径 。
实习生牛秀敏李芊筱
部分图片为受访者供图
文/北京青年报采访人员王婧懿
摄影/北京青年报采访人员郝羿
编辑/张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