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影:再论香港影史五大巨星
「在文字中证道 。 ——唐泪」
很多人会混淆 。
将九十年代的“五大巨星”概念 。
与本文所指等同 。
而二者在标准上虽有相近 。
却其实不同 。
一个限定在九十年代的港影黄金期 。
另一个则着眼于香港影史 。
且要求商业与底蕴皆强 。
并尤其强调 , 在香港影坛的绝对票房统治能力 。
这是一个难以达成的硬指标 。
没有任何侥幸可能 。
文章图片
九十年代的“五大巨星” 。
源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香港电影的突然蓬勃 。
在香港及整个东南亚区域 , 电影最好卖的是成龙、周星驰、周润发、李连杰和刘德华 , 当然若论实绩 , 五个人之间还是有较大梯度差距 , 其他人则更要通通退后一步 。
但就香港市场而言 , 刘德华与李连杰却从未能站上巅峰 。
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到整个九十年代 , 成龙、周润发和周星驰牢牢保持了香港影坛的年冠票房和破纪录成绩 , 除了一九九八年《风云雄霸天下》的郭富城 , 其他任何人不得越雷池一步 。
这是实力上的量级差距 。
所以这个“五大巨星”无论是从东南亚还是从香港影坛票房成绩来观察 , 都并不是并驾齐驱的概念 , 更像一个年代的“前五”统计 , 与“双周一成”、“四大天王”的称谓不具有可比性 。
而无论如何 , 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人 , 都应该得到尊重 。
所以“五大巨星” , 也就是香港影坛九十年代的荣光 。
但随着成龙、周润发和李连杰远走好莱坞 , 周星驰日渐减产并完全转向幕后的导演工作 , 影坛格局开始改变 , 在零零年代 , 刘德华持续稳健上行、梁朝伟开始崛起 , 步入一零年代 , 大器晚成的甄子丹和一路狂奔的郭富城站上巅峰 。
年代交替 , 一代新人换旧人 。
文章图片
而若将眼光 , 投放到超过百年的香港影史 。
不同标准下 , 人选就发生改变 。
标准其实很简单 , 第一个是香港影坛的“统治级”票房表现 , 第二个是基于专业度的惊人艺业 。
但看似简单的标准 , 却“筛除”了绝大多数演员 。
最终只剩下“五大巨星” 。
什么是“统治级”的票房表现?
连续的年冠票房与破纪录数据 , 在作品推出期间 , 要么一人独大、要么龙争虎斗 。
比如李小龙三年四部电影 , 不但两夺年冠、两夺年亚 , 还两破香港影史票房纪录 , 并凭《猛龙过江》打破亚洲电影票房纪录 。
又比如1974年到1981年期间的许冠文 , 只要有作品推出 , 年冠和破纪录就一定是他的囊中之物 。
双周一成的成绩 , 大家更已耳熟能详 。
什么又是基于专业度的惊人艺业?
动作巨星的身手、喜剧宗师的化境 , 以及非类型演员的过硬演技 , 这就是标准 。
以这两条标准而论 。
香港影史“五大巨星”的人选当然就非李小龙、许冠文、成龙、周润发和周星驰莫属 。
九十年代“五大巨星”中的李连杰与刘德华 , 只能黯然离场 。
也包括其他任何香港演员 , 暂时都无法企及 。
文章图片
原因很简单 。
论票房统治力 , 刘德华三个香港年冠、李连杰一个香港年冠 , 且从来没有破过影史纪录 , 这就已经是不可逾越的界限 , 专业都还尚可不提 。
而今的现状 , 李连杰已经隐退 , 刘德华还尚在活跃 。
如果以第六巨星概念进行讨论 。
其他演员的最大短板 , 是破影史纪录这个要求 , 按最低标准 , 起码也要追平李小龙的两破纪录 。
但这个难度就直如天堑 。
刘德华的上一个年冠 , 还是2003年的《无间道3》 , 都已经是差不多二十年前的事了 , 如今待映的香港电影 , 包括有《金手指》和《潜行》两部 , 成绩尚待观察 , 再夺年冠或有希望 , 而四十年职业生涯、一百来部电影都未能打破纪录 , 在花甲之年再创新高的可能性 , 实在很低 。
甄子丹其实仍有潜力 , 他拿过两个年冠 , 最高票房成绩也上探到了六千万 , 若能再接再厉 , 打破两次影史纪录 , 就可以入列 , 毕竟其动作身手已得到认同 。
梁朝伟的演技能力 , 早就跃居华语演员顶层 , 他与刘德华一样手握三个年冠成绩 , 但同样没有破过影史纪录 , 也同样步入了花甲之年 , 目前待映作品为《风再起时》和《金手指》 , 希望同样渺茫 。
相对而言 , 郭富城反而有最大概率 。
文章图片
经过十来年时间的打磨 。
郭富城在演技能力上一步一变 , 凭作品《父子》、《最爱》、《百年浮城》、《踏血寻梅》与《无双》 , 在表演上已经登堂入室 , 与顶层演员梁朝伟、梁家辉和周润发可并列争辉 。
在商业成绩上 , 三个香港一番年冠、打破一次影史纪录 , 并有三部电影入列香港华语片影史前三十强 , 这些数据表现 , 综合而言 , 就仅次于上述香港影史的“五大巨星” 。
而在未来 , 鉴于破影史票房纪录的难度越来越高 , 他只要再打破一次 , 即可视作追平周润发的历史成绩 , 从而就具备了成为香港影史“第六大巨星”的资格 。
目前有《风再起时》、《扫毒3》、《内幕》、《临时劫案》和《断网》五部港式商业电影待映 , 从概率上来讲并不低 。
文章图片
但最大的倚仗 , 其实是他的作品品质 。
对电影人而言 , 作品品质与演技能力 , 其实相辅相成 。
以前总有人喜欢说“烂片不烂角色” , 但其实既然电影都“烂”了 , 单纯所谓“技法”的突出有什么意义?
二者的同步才能有最大意义 。
郭富城成为了近年来香港电影的品质保证 。
这或是他多年历练的最大收获 , 而这种观影口碑的树立 , 就成为了他的最大底牌 。
因为传统的港式动作电影 , 观众大多已经开始视觉疲劳 , 市场表现的上限也通过多部电影的成绩得到了验证 , 就内地票房而论 , 也即十亿量级 。
想要再创新高 , 毫无疑问只有依赖品质路线 。
这也恰好是郭富城如今的优势所在 。
文章图片
大浪淘沙的强者 。
都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 。
在不同标准下 。
或有不一样的结论 。
但每次思考 。
【港影:再论香港影史五大巨星】都应有价值 。
- 张柏芝晒香港豪宅将在巴黎完婚?新郎即将浮出水面,网友:瞒不住了
- 古天乐返回香港宣传《明日战记》,在内地“卖惨”的效果达到了
- 66岁TVB“绿营”常驻大陆,其子透露其父为爱国而暂时不回香港
- 港影:影帝的胜负手,拾阶而上的郭富城,与殿堂之上的梁家辉
- 北京国际电影节特别加设《光影浪潮 香港电影新动力》巡回影展
- 香港Mirror演唱会事故调查组:钢索断裂由金属疲劳导致
- 阔太李念被疑整容!大眼迷人神似林志玲,嫁富豪融入香港上流圈
- 港影:谁是气场之王?
- 岁月如歌,香港电影故事说不完
- 好一个「香港最后的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