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小道》上海首映:儿子送给父亲的“痒痒挠”,触碰了每个人心中的柔软

“从头到尾 , 邓小平保持着乐观与坚强 , 唯独当儿子送给他一把亲手制作的‘痒痒挠’时 , 他转身流泪了 , 那一刻 , 我们的泪水也绷不住了……”昨天 , 电影《邓小平小道》在公映3个多月后 , 终于来到上海首映 , 观众无论是90后还是白发苍苍 , 都被那条乡间小道上的风雨无阻去劳动的身影 , 系家国情怀于一身的邓小平而感动 。
《邓小平小道》上海首映:儿子送给父亲的“痒痒挠”,触碰了每个人心中的柔软
文章图片
图说:《邓小平小道》海报
故事发生在1969年的江西 , 邓小平一边在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劳动 , 一边照顾瘫痪在床的大儿子 , 他每天沿着一条工友为他整理出的小道从住地步行到工厂上班 , 这条小道他一走就是三年多 , 被后人称为“小平小道” , 这也是电影《邓小平小道》名字的由来 。 在那段时间里 , 邓小平通过和工人们的聊天 , 知道了“买一辆自行车 , 起码要攒五年”;他也看到了端午节还吃不起粽子的孩子们……他坚持每天步行2小时 , 一边走一边思考着国家的命运与前途 , 下定决心一定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
《邓小平小道》上海首映:儿子送给父亲的“痒痒挠”,触碰了每个人心中的柔软
文章图片
图说:《邓小平小道》剧照
在那条小道上 , 他曾顶风冒雪 , 也曾摔倒在泥泞中 , 但眼神始终坚定 。 唯有一场戏 , 他流泪了 , 因为他还是一位父亲 。 影片中 , 邓小平为了照顾受伤瘫痪的儿子 , 每个夜里 , 他都调好闹钟起来为儿子翻身擦背 , 而他自己只有靠吃安眠药才能睡得着 。 在儿子终于得到了去北京治疗的机会后 , 临别前 , 他为儿子再一次翻身擦背时 , 儿子把亲手做的一个痒痒挠递给父亲 , 并为父亲挠背 , 上一刻还在鼓励儿子“哪怕站不起来 , 也要坐得正”的父亲 , 一转身眼里已噙满了泪水 。 那一刻 , 那把“痒痒挠”也触碰了每个人心中的柔软 。
《邓小平小道》上海首映:儿子送给父亲的“痒痒挠”,触碰了每个人心中的柔软】该片编剧王兴东认为“剧本是用脚写出来的 , 必须要深入生活观察” , 为了这部影片 , 他从2004年就开始了创作 , 并去到了江西陆军学院、新建拖拉机修配厂、邓小平起居室、邓小平同志故居将军楼等地实地采访 , 数易其稿 。 影片中一些生动感人的细节便是他从采访中采集得来 , 比如工资被扣发后 , 邓小平为节约菜钱自己在小院内开荒种地、引水灌溉甚至自己施肥 , 为观众展现了一代伟人身处逆境的乐观精神 。
《邓小平小道》上海首映:儿子送给父亲的“痒痒挠”,触碰了每个人心中的柔软
文章图片
图说:《邓小平小道》剧照
去年10月 , 该片在全国点映 , 今年4月正式公映 , 目前总票房超过2500万元 , 累计观影人次已破70万 。 上映期间 , 该片在今年还入围法国尼斯国际电影节 , 获得五项大奖提名;4月获得第55届休斯敦国际电影节外语长片铜雷米奖;7月29日 , 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的第七届中加国际电影节上 , 该片获得最佳传记电影奖 。 可见情感不分国界 , 感动不分中外 。 “影片里的情感让我很受感动”法国电影委员会前首席运营官法兰克看完该片后说 , “我尤其喜欢电影主角充满乐观、坚强的精神 , 尽管他的处境出乎预料的艰难” 。
尽管因为疫情 , 该片到上海有点“迟到” , 原联合院线总经理吴鹤沪在昨天看完该片表示 , 像《邓小平小道》这样涉及亲情内核的影片 , 当下年轻观众不仅可以通过该片了解历史 , 也可以和父母同看 。 该片出品人代表、飞啦影视文化(上海)有限公司朱人伟说:“我们充分相信 , 对影片品质要求一向较高的上海观众会喜欢上这部电影 。 ”(新民晚报采访人员吴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