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映40年后专访张鑫炎:谁都拍不过老版《少林寺》

顶端新闻首席采访人员王峰实习生张玥颖
1982年 , 张鑫炎44岁 , 他的导演新作《少林寺》在内地上映 。
在此之前 , 他是电影《白发魔女传》的导演和编剧 , 是《云海玉弓缘》《通天临记》等影片的导演 , 也是香港有名的剪辑;在此之后 , 他似乎只剩下一个身份——《少林寺》导演 。
1980年 , 《少林寺》正式开拍 , 1982年 , 影片陆续在香港、内地上映 , 影片中匡扶正义的少林武僧让观众见识了拳拳到肉的真功夫 , 也让《少林寺》成为银幕上的永恒经典 , 以1毛钱的票价创下了1.6亿的票房神话 。
2022年是《少林寺》上映40周年 。 这40年来 , 华语动作电影经历了高峰和低谷 , 电影《少林寺》也经历了翻拍和据传重拍 , 人们追崇的少林精神究竟是什么?少林文化对国人有怎样的影响?今年88岁的张鑫炎面对顶端新闻采访人员的视频采访 , 回忆起当年拍摄《少林寺》的情景 , 每个画面和细节都历历在目 。
只是谈起现在的电影 , 安居香港的张鑫炎说:“我已经很多年没进过电影院了” 。
公映40年后专访张鑫炎:谁都拍不过老版《少林寺》
文章图片
张鑫炎临危受命 , 要用国内最好的武术运动员
1979年 , 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和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的廖承志提出拍摄电影《少林寺》的建议 。
原因是 , 一方面廖承志本人对武打电影情有独钟 , 看了李小龙主演的《精武门》后赞不绝口 , 认为这是很好的爱国影片 , 另外 , 武术电影也是中国和世界各国沟通的桥梁 , 能够让外国了解中国 , 让外国人民喜欢中国 。 因此 , 廖承志建议香港电影公司拍两部武打片——《少林寺》和《太极拳》 , 因为这是中国最有名、最厉害的两种武术 。
香港新联公司请缨承接下《少林寺》的拍摄任务 , 确定资深粤语电影人陈文为导演 , 最初的版本是采取“十三棍僧救唐王”壁画内容作为剧本的中心情节 , 拍了一个月后 , 公司领导看了样片后觉得不过关 , 张鑫炎回忆 , “可能是我比较喜欢体育 , 之前也拍过《云海玉弓缘》这些武侠片 , 以为我拍过武侠片 , 所以就找到我继续拍摄 。 ”
后来张鑫炎才知道 , 陈文在提议他接手《少林寺》之前 , 先去找了邵氏公司的刘家良 , 但刘家良推辞了 , “如果我在答应前知道这件事 , 我是绝对不会接手的 。 ”
虽然答应接手 , 但张鑫炎知道 , 自己之前拍摄的武打片大都是武戏文拍 , 以感情线为主 , 原因很简单 , 因为演员都不会武功 , “连简单的拿剑、扎马步都不会” 。 张鑫炎知道 , 如果还用原来的演员 , 《少林寺》是没有希望的 , 就提出全部要用国内最好的武术运动员来演 , 他们不但有真功夫 , 而且要有各自的专长 。
公映40年后专访张鑫炎:谁都拍不过老版《少林寺》
文章图片
《少林寺》让李连杰成为一代巨星的事已家喻户晓 , 张鑫炎在此之前就与李连杰结识了 , 1974年 , 中国武术代表团第一次访美 , 回国经过香港时 , 向香港同胞汇报演出一周 , 张鑫炎也跟团拍了一个礼拜的纪录片 , 他本人大开眼界 , 原来中国武术这么多姿多彩 , 当时11岁的李连杰也在访问团里 , 张鑫炎对他的印象非常深刻 , “人很放松 , 功夫也很好” 。
对于这一经历 , 《少林寺》副导演施扬平在《电影与少林》一文中有详述 , “在选择《少林寺》的主角觉远时 , 张鑫炎心里一直惦记着李连杰 。 此时的李连杰已经长大了 , 所以 , 张导演在山东挑选了演员后 , 正好要去北京与王立平商谈主题曲作曲的事情 , 也要去看看李连杰 。 ”当时17岁的李连杰由于落选了《塞外夺宝》的演员海选正郁闷 , 躲着张鑫炎不愿意见 , 但最终还是接下了《少林寺》抛来的橄榄枝 。
公映40年后专访张鑫炎:谁都拍不过老版《少林寺》
文章图片
“他们每人每天发到手一块钱补贴 , 但非常努力 , 整个戏的剧本都背得滚瓜烂熟 , 演哪个角色 , 他们会自己设计动作 , 需要感情戏的话 , 大家的眼泪都会自动流出 , 不需要眼药水 , 所以一路拍下来我就越来越有信心 , 也非常感动 , ”张鑫炎说 , “我一生中以他们为知己 , 40多年来我们的关系都非常好 。 ”
1980年8月 , 全国武术界的优秀运动员和教练到达郑州“中州宾馆”集合 , 《少林寺》正式开拍 , 得益于演员真刀实枪的功夫 , 在《少林寺》中 , 观众看到了迥异于以往电影化的打斗方式 , 欣赏到了鹰拳、螳螂拳、三节棍、九节鞭等中华武术绝学 , 使得《少林寺》成为难以逾越的武术电影经典 。
公映40年后专访张鑫炎:谁都拍不过老版《少林寺》
文章图片
“少林寺”也有替身
少林寺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 , 1500多年来 , 几经兴衰 , 至上世纪80年代 , 由于年久失修 , 古寺已难复旧貌 , 要想在电影里还原草木葳蕤 , 山门威严的少林寺 , 《少林寺》剧组势必要下一番功夫 。
剧组初上少林寺看景时 , 当时的登封人民生活还非常贫苦 , 张鑫炎至今还记得 , 从登封到少林寺坐汽车至少要半个小时 , 还要爬山越岭 , 少林寺实地非常荒凉 , “只剩下一个山门 , 还有一个塔林 , 少林寺里面也没有大雄宝殿 。 ”
当时的少林寺只有十几个六七十岁的老和尚 , 剧组除了要解决演员问题 , 还要解决拍摄场地的问题 , 张鑫炎的老家在浙江宁波 , 当时浙江省内很多名寺古刹都保留得非常完整 , 首先考虑的当然是赫赫有名的灵隐寺 , 但张鑫炎更钟情于宁波的天童寺 , 后来在机缘巧合下 , 定下了天台县国清寺为“少林寺”的主替身 , 这座寺庙建于隋代 , 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 , 与少林寺同期 , 而且在当时是真正的古寺庙 , 没有经历破坏 , 在最大程度上保持原貌 。
拍摄期间 , 剧组的“十三棍僧”每天凌晨三点穿好戏服进大殿 , 国清寺方丈亲自教演员参拜礼节 , 张鑫炎在拍一场大场面戏时 , 国清寺还借了100多个和尚给剧组 , 方丈怕张鑫炎指挥不了 , 就亲自爬上十几层的高台发号施令 。
“有一天 , 方丈跟我说 , 张导演 , 你拍完戏能不能把这十三个和尚留下来给我?”张鑫炎说 , “我就笑着说 , 这可不行啊 , 他们是无私帮助我们完成少林寺的拍摄 , 我一生都会怀念这些为中国武术 , 为拍摄《少林寺》做出无私奉献的人 。 ”
公映40年后专访张鑫炎:谁都拍不过老版《少林寺》
文章图片
为了展现出“日出嵩山坳 , 晨钟惊飞鸟 , 林间小溪水潺潺 , 坡上青青草……”的效果 , 剧组用尽了办法 , 除了在国清寺拍摄 , 少林寺棍僧练棍时遇觉远投奔的场景是在杭州岳王庙拍的 , 觉远与众棍僧吃狗肉是在杭州竹林拍的 , 白无瑕给李世民和觉远送炒鸡的镜头是在灵隐寺门前的山洞拍的……
说起吃狗肉 , 还有个审查时的小细节 , 由于电影里有吃狗肉和抓青蛙的剧情 , 有人担心会引起宗教界的意见 , 建议送审查时剪掉 , 当时廖承志亲自到电影局阐述自己的意见 , 最终保留了全部镜头 , “1982年春节期间 , 《少林寺》在香港公映 , 同年下半年在内地上映 , 都是同一个版本 , 一刀未剪 。 ”张鑫炎说 。
公映40年后专访张鑫炎:谁都拍不过老版《少林寺》
文章图片
2017年 , 张鑫炎重返少林 , 今后不会再有《少林寺》
2017年 , 张鑫炎参加郑州“一带一路”国际电影交流展 , 重返少林寺 , 看着少林寺山门前刻着《牧羊曲》的石碑 , 张鑫炎感慨万千 。 拍完《少林寺》后 , 张鑫炎去过两次少林寺 , 他用“今非昔比”形容少林寺的变化 , “如今非常漂亮 , 绿化得特别好 。 ”
张鑫炎再次召集李连杰、计春华等原班人马 , 又邀请了黄秋燕等武打明星 , 拍摄了《少林小子》;2011年 , 香港导演陈木胜执导 , 刘德华、谢霆锋、成龙的影片《新少林寺》上映;2018年6月 , 香港银都机构有限公司宣布重拍《少林寺》 , 并定名为《少林寺2》 , 当时担任监制的香港电影人吴思远表示 , 将用海选的形式选出影片男一号 , 并坚信会再挖掘出一个“李连杰” , 至今并无下文 。
公映40年后专访张鑫炎:谁都拍不过老版《少林寺》
文章图片
谈起《少林寺》重拍的问题 , 张鑫炎认为今后不会再有这样的影片 , 他说:“有人提出要重拍 , 我就劝他们千万不要 , 一是绝对拍不出来 , 因为现在没有这种精神了 , 现在都要讲钱 , 也不会细心研究中国各门各派的武术套路和宗旨 , 我会对他们说何必要拍《少林寺》?不必为了几个票房而拍 。 票房要靠很多不同的环境 , 多方积累才能做到 。 而且当时的《少林寺》集中了全国最优秀的武术运动员 , 现在去哪里找?我个人认为 , 任何人都拍不过老版《少林寺》 , 无非是想借少林寺的名气来增加票房 , 所以我从心里劝大家不要跟风 。 ”
公映40年后专访张鑫炎:谁都拍不过老版《少林寺》
文章图片
公映40年后专访张鑫炎:谁都拍不过老版《少林寺》】“少林精神”究竟是什么?
2020年8月 , 在郑州2020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开幕前夕 , 为纪念《少林寺》开拍40周年 , “日出嵩山坳·重聚少林寺”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在郑州举行 , 为觉远和尚配音的童自荣和《牧羊曲》演唱者郑绪岚在郑州首次见面 。 1982年上映的《少林寺》影响了几代人 , 为无数小伙子心中种下了武术梦 。
2021年12月30日 , 在第3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上 , 张鑫炎被授予中国文联终身成就电影艺术家荣誉;早在2014年 , 他就获得第3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终身成就奖的荣誉 。 如今88岁的张鑫炎已远离影坛 , 在香港安享晚年 , 并好几年没去过电影院了 。 由于听力不好 , 采访也是在学生吴沧洲的帮助和转述下进行的 , 说是学生 , 其实吴沧洲也已经是一位含饴弄孙的老人 。
公映40年后专访张鑫炎:谁都拍不过老版《少林寺》
文章图片
说起《少林寺》精神 , 吴沧洲如此转述张鑫炎的总结 , “《少林寺》精神是‘争气’二字 , 当年香港和内地齐心合作 , 并成功拍出这部电影 , 全凭争气二字 , 特别是当年的演员 , 不争名不争利 , 全不计较谁是主角谁是配角 , 谁是群演 , 哪里需要就去哪里 , 这就是《少林寺》精神的核心 。 ”张鑫炎又感慨道 , “如今的电影界 , 与40年比较已今非昔比 , 《少林寺》精神已成稀罕品 , 现在要想像当年那样拍《少林寺》 , 已不大可能了 。 ”
关于“少林精神” , 顶端创作者、少林寺官网主编、少林文化学者邹相(顶端号:邹相)特意撰文《少林精神的前世今生》 , 他认为 , 电影《少林寺》的公映只是契机 。
作为禅宗祖庭、功夫圣地 , 少林寺自公元495年建寺以来 , 历经沧海桑田 , 依然有序传承发展至今 , 与其独特的文化内蕴、生生不息的少林精神密不可分 , “少林文化是孕育少林精神的母体和源泉 , 少林精神是少林文化的积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