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栓Q哥”走红后: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可以合影但绝不喝酒

靠直播视频走红后的这个夏天 , 刘涛行程紧密 , 分身乏术 。
他每晚睡五六个小时 , 睡前抽出一个小时回复粉丝留言 。 但他还是为几个专程赶来的学生留出整晚的时间 , 要陪他们走走 。
村子里没有第二个像他这样热爱英语的人了 。 二十年前嫁过来的媳妇都记得 , 过去大家在田里忙活 , 刘涛捧着本英语书在草垛下看 。
在他老旧的木屋里 , 明星海报和一张世界地图构成了他的全部理想:放眼世界 , 感受时尚与浪漫 。
“栓Q哥”走红后: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可以合影但绝不喝酒
文章图片
刘涛和网友合影 。 图/九派新闻覃钰钰
【1】“‘梯确刘’真的挺朴实的”
7月7日的晚上 , 刘涛出现在阳朔西街 , 他嘴唇略厚 , 身高一米六 , 腰板直挺挺 。 穿着印有“栓Q哥”字样的T恤时 , 腹部隆起 。
一个游客认出他 , 并提出合影 。 紧接着 , 四面八方的人都赶来排队 。
“TeacherLiu!”两个从广东来的年轻人跳起来尖叫 , “就是为了来找你!”一个又高又壮的男子趁机挤进照相机镜头 , 咧开嘴“耶!”了一声 。
来者不拒 , 刘涛一一配合 。 他双手在胸前轮番比划出“OK”、“大拇指”和“比心” , 再来一句“栓Q”以表支持 。
他看上去面无表情 , 实则开心到了极点 。 如果一到十分别表示开心的不同程度的话 , 他当下指数是十 , “最开心的那种” , 连走路时的双臂摆动幅度都变大了 , “我的粉丝们 , 从全国各地来支持我 。 ”
这天晚上 , 他在为阳朔一家民宿拍短视频;次日将前往桂林市区参观一家运营公司 , 再到南宁参加活动 。
小谢在一旁看着 , 心情复杂 。 他就是刘涛当晚要陪的学生 , 身穿水蓝色T恤 , 瘦高且白净 , 他刚刚结束高考 。 看到合照的人们匆匆走过 , 只为了拍个照发朋友圈 , 小谢感到疑惑:“他们真的想了解刘老师吗?”
这是小谢和刘涛的第一次见面 。 去年年底 , 他刷到视频后 , 加上了刘涛的微信 。 刘涛主动问 , “你好 , 我们可以做朋友吗?”“可以跟你打视频吗?”
在小谢看来 , 刘涛是个单纯的人 。
2021年初 , 阳朔白沙镇的农民刘涛在网上发布自己的视频 , 想让全国人民都看到自己的歌舞才艺 。 他全方位展示自己 , 反串歌舞、唱戏、舞剑、电子琴、双手写书法 。
这些视频反响平平 , 嘲讽的声音不少 。
有人说他应该去演小品 。 他认真回复 , “你觉得我应该演怎样的小品?”
有人在他唱歌的视频下评论:莫唱了好不好 , 好不容易有点游客来耍 , 给你黑跑你负责 。 他回答 , “我的歌声已经吸引了全中国所有的网民来桂林阳朔旅游!”
这句话灵验了 。 去年八月 , 他发布了“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的”的中英双语解说 , 黝黑的脸正对镜头 。
一波网友认为 , 他口音浓重的英语听起来更像泰语 。 人们记住了他广西味英文发音thankyou , 将之演绎为“栓Q” 。
年轻人迅速把“栓Q”刷到各个社交平台 。 刘涛也被称为“栓Q哥” 。
他一本正经的回复加重了喜感 。 “有什么想笑的吗?难道你的英语有我讲得那么标准流利吗?”
可渐渐地 , 人们发现刘涛很认真 。
去年十月的一段视频里 , 几位网友叫他跳段舞 。 他在房间里转圈、下腰 , 跪地滑水、卖力到跳出屏幕 。 网友们说了不下十次“可以了” , “够了” , “栓Q” , 仍未打断 。 他足足跳了六分钟才停下来 。 画面接着静止了半分钟 , 他去喝水休息了 。
后来人们又知道了 , 刘涛的英语是自学的 , 他是个初中学历的放牛娃 。 大家对他的观感改变了 , “其实梯确刘(teacherliu)真的挺朴实的 , 总是在介绍自己的家乡 , 就是受教育的程度有限 , 所以英语的口语不太标准 , 但是人是真挺朴实的!”
“栓Q哥”走红后: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可以合影但绝不喝酒
文章图片
刘涛的短视频 。 视频截图
【2】“把英语说好 , 可以得到一份很好的工作”
刘涛家有五个孩子 , 他排老四 。 刚上初中时 , 他的英语成绩并不好 , 直到一位老师家访 , 告诉他学习技巧在于多背单词 。
之后 , 他的英语成绩猛进 , 每次考试有九十多分 。 他成了英语课代表 , 曾代表学校参加英语比赛 。 到了中考 , 英语的满分是100分 , 他考了94分 。 他拿到桂林旅游学院的通知书 , 可家里没钱供 。
那时他15岁 , 决定自己赚钱 。
卖冰棍 , 卖报纸 , 进价一份五的冰棍 , 卖出去是三分钱 , 一天能赚一两块 。 他精确地回忆着 。 从家里走到十多公里的山上砍柴 , 挑够100斤 , 走到镇上去买 , 一袋五块钱 。 另外 , 他还养了十只鸭子 。
等到夏天结束 , 刘涛跟亲戚凑来一些钱 , 加上自己赚的 , 共计450元学费 。 可生活费和住宿费没有着落 。 上学的愿望落空了 。
他在家里哭了一个星期 , “每天都是哭的 , 都掉眼泪 , 很想去学习 , 但是没有这个机会去学习 。 感到非常痛 , 非常伤心、难过 。 ”说到这儿 , 他语速缓慢 。
后来 , 他重新成为一名放牛娃 。 每天 , 牛在草坪吃草 , 他拿着英语书和笔记本到岩洞学习 , 这样雨水淋不到他 。 他记下重要的单词和句子 , 遇到不懂的地方 , 便步行一个半小时到阳朔西街 , 找外国人请教 。 那时候的阳朔 , 外国人比中国人都多 。 他一开始有点害怕 , 但“外国人非常友好、热情 , 教我发音 , 还教我造句” , 他的胆子逐渐大了起来 。
他学英语的初衷很简单 , 因为阳朔有那么多外国游客 , “把英语说好 , 可以得到一份很好的工作 。 ”
他买了辆滚轮损坏的旧单车 , 把去西街的时间缩短为半小时 , 坚持每天去 。 学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 , 他把高中和旅游学院的大学英语全部完成了 。
后来 , 他去深圳打工 , 生产出口的塑料花 。 每天有12个小时 , 他要把塑料纸放在模子里 , 用300度的高温将它融成各种形状 。 当塑料变成花朵和垂下来的叶子 , 他就能在月底拿300元 。 塑料气体产生的毒素使很多工友长了满脸痘痘 。
没过两三年 , 刘涛回到阳朔 , 继续找外国人学英语 。 一些有爱心的外国人被他打动 。 有一位澳洲女士 , 连续三个月 , 每个周末都到他家里教他两小时的英语 , “那段时间 , 我学了很多口语 , 听力进步也很大 , 发音也很标准 。 ”
1998年 , 他通过了阳朔县旅游局招募第一批农民英语导游考试 , 成为了阳朔第一批农民导游 。
“我接待过六万名游客 , 外国人都夸我英语很流利 , 没有人说我有口音 。 ”这是他自认为英语发音标准的原因 。 面对不好的评价 , 他一开始当然是生气的 , 忍不住在评论里“自证清白” 。 但在别人不知道的时候 , 他会勤加练习 。 现在 , 他唱《rowyourboat》时 , 节奏和发音更准确了一些 。
那时 , 村子里没有第二个像他这样热爱英语的人 。 二十年前嫁过来的媳妇都记得 , 过去大家在田里忙活 , 刘涛捧着本英语书在草垛下看 。
只是 , 他虽然喜欢英语 , 却不擅长拉客人 。 由于竞争太大 , 他渐渐放弃导游工作 。 从2013年开始 , 他在阳朔一家酒店做前台接待员 , 月薪一千八至两千 。
这已经是他口中满意的工作了 , 他感谢学习英语为他带来的这份工作 , “可以接待不同国家的外国人 , 可以跟他们沟通 , 可以锻炼我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 ”不然的话 , 他就只能在家种地 。
【3】放眼世界 , 感受时尚与浪漫
刘涛是不喜欢种地的 。 在家人和邻居印象里 , “大家干十次 , 他只干一次 。 ”哥哥说 , “可能是怕脏 。 ”
广西男人爱喝酒 , 但刘涛不爱喝 。 他哥独自吃饭时 , 也得把酒瓶拎过来 , 呷两杯白酒——有人做客的话会喝更多 。 刘涛不抽烟不喝酒 , 也不常聚餐 。 村里的红白喜事 , 常常是他出钱 , 让哥哥出面参加 。
他总是缩进自己的文艺世界 。
在他家老旧的木质墙面上 , 蜘网缠绕 , 张贴着各种海报 。 有各式明星 , 还有一张世界地图和风景画 。 画面远景是雪山 , 中景是楼台与湖泊 , 近景由低矮的牡丹花和从高处垂下的梅花构成 。
这些海报都是刘涛买来的 , 一如他对自己生活的构造:放眼世界 , 感受时尚与浪漫 。
“栓Q哥”走红后: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可以合影但绝不喝酒
文章图片
刘涛家里的装饰画 。 图/九派新闻覃钰钰
“栓Q哥”走红后: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可以合影但绝不喝酒】许多年前 , 刘涛的太爷爷娶了白沙镇的女子 , 从广东顺德来此地买下这间宽3.3米 , 长33.3米的屋子 。 现在 , 刘涛希望把家里的房子建好 , 因为“我们家有一百三十多年历史了 , 村里只有两三户这样的房子 。 ”
刘涛和哥哥、侄儿、母亲仍住此屋 , 哥哥和侄儿已经领取低保 。
7月10日 , 我来到刘涛家里 , 哥哥刘云正光着膀子切菜 。 刘云的儿子蹲在地上手洗衣服 , 87岁的母亲佝偻着身子 , 挑着扁担进了屋 。 后者头发花白 , 部分牙齿掉落 , 皮肤像单薄的塑料纸 。 她至今仍下地干活 , 种玉米、红薯和花生 。
“栓Q哥”走红后: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可以合影但绝不喝酒
文章图片
刘涛母亲在门口剪指甲 , 门外的车是别家的 。 图/九派新闻覃钰钰
屋里没有燃气或电磁炉 , 做饭靠烧柴;没有洗衣机 , 只能手洗衣服 。 穿过木板间隙进入房间的 , 与其说是阳光和粉尘 , 不如说是时间 。 时间赖着不走里 , 顺着没有扶手的楼梯长成青苔 。
房屋或许直接关系到婚恋问题 。 曾经一个下着大雨的日子 , 刘涛的相亲对象到家里做客 。 屋顶漏雨了 , 他不得不拿着盆去盛雨水 。 见此 , 女孩离去 。 这成为刘涛心底的一根刺 。
刘涛接受其他媒体采访时说 , 他是在70年代末出生的 。 我第一次问他出生年的时候 , 他说是1980;第二次再问 , 得到的回答是1978年 。 哥哥刘云告诉我 , 其实他是73年出生的 。
他至今未婚 , 也谈过两三个女子 , 均未成功 。 从前有个跟他学英语的女孩 , 高且漂亮 , 他们认识了两年后 , 女孩去杭州当模特 , 回来时已有男友 。 他们再无联系 。
疫情前 , 他还谈了个俄罗斯姑娘 , 女孩回国后 , 他们的联系逐渐变少 , 无疾而终 。
村里的叔叔阿姨 , 舅舅姐姐都催他 , 快结婚快结婚 , 但没找到合适的怎么结?
“如果不是真心相爱的人在一起 , 以后可能会过得很痛苦的 。 ”刘涛说 , 他还相信爱情 , 希望对方是个坦诚的、对父母好的人 。
2000年 , 刘涛的父亲去世了 。 去世前一年多的时候 , 父亲穿拖鞋踢到死蛇 。 “脚趾就变得像炭一样黑妈妈的(黑妈妈:广西方言 , 形容很黑) 。 ”家里没钱做手术 , 只好跟当地医生买来草药包住脚 , 包了两年都不好 。 “有一次我妈妈用盐水和一种草药烧热水给他洗脚 , 洗出来一盆的蛆 , 骨头里面有虫子 。 ”“难怪我爸在世的时候晚上睡觉经常睡很痛 , 虫子钻骨头的痛 。 ”
他说 , “父亲在世的时候 , 会教我怎么去学习 , 怎么去做人 , 叫我表演唱戏 , 父亲教我很多知识的 。 但是他走了以后 , 我一直想着 , 少了一个父亲 , 心里面 , 感到很痛苦 。 ”
【4】“舞台表现力最好的歌手”
他对文艺的爱好也来自父亲 。
父亲生前是白沙镇桂剧团副团长 , 哥哥年轻时也加入剧团 , 父亲唱红脸 , 哥哥唱黑脸 。 刘涛从小看着他们在台上铿锵 , 心里好不羡慕 。
后来剧团解散 , 哥哥无心表演 , 天南地北挣钱 , 他进过工厂 , 干过销售和瓦工 , 再不唱戏 。
舞台上的光影流转却弟弟心里埋下种子 , 此后 , 刘涛自学唱歌、跳舞、弹琴 。
他享受在舞台上的感觉 , 参加过中国好声音、星光达人秀 。 当歌曲间奏来到时 , 他会把手打开得好大好大 。 “我只要站在舞台上面 , 基本上是现场掌声最多的一位歌手 。 我是舞台表现力最好的一位歌手 。 ”在桂林的那场星光达人秀 , 他拿到了97.1分 。
获得专业评审给予的高分 , 是他面对嘲笑却不动摇的底气 。
最初发布的视频里 , 他穿上西装 , 与比自己高出一个头的外国女子共舞;遇龙河边跳“梁祝”;在遇龙桥上舞剑;唱京剧选段《梨花颂》 。 他还会左右手写毛笔字 , 会弹电子琴和古石琴 。
他自创了一个名叫“大雁飞”的舞步 , 一只脚立在地上支撑 , 另一只脚抬起 , 与地面呈90度 。 膝盖弯曲带动身体起伏 , 双手张开挥舞 。 舞步的难度在于不好控制平衡 , “我练了好几年” , 他在评论里曾这样说 。
据不完全统计 , 他有壮族服饰两套演出服 , 亮蓝色的“秀才装”一套 , 红色的汉服和太极服各一套 。 出现频率最高的是一套蓝色的藏族表演服 , 配有头饰和蓝靴子 。 还有背带裤、紫色西装等介于日常服饰和表演服之间的衣服 。
“栓Q哥”走红后: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可以合影但绝不喝酒
文章图片
刘涛穿着民族服装 。 视频截图
一场直播里 , 他穿了一件深蓝色长袍 , 再配上黑白格纹围巾与黑框眼镜 , 获得称号“广西徐志摩” 。
那天 , 送走小谢一行人 , 朋友把刘涛带去一家露营咖啡馆 , 一位女生在过生日 。 老板问 , 能不能请刘老师为她唱首歌 。 刘涛应允 , “唱首《生日快乐歌》好不好呀 。 要中文版英文版的呀?”回答是都行 , 他用美声唱法唱了遍英文版的 。 老板又请他带上女生名字再唱一遍 , 刘涛照做了 。
之后 , 在白沙镇的市场吃夜宵时 , 同他打招呼的声音起伏 。 “这不是!teacherliu嘛!”
南方的夏天燥热 , 烧烤摊持续热闹一整夜 , 空气里漂浮着酒、炭火、和调料的味道 。 隔壁座的人们高喊着“栓Q” , 尾音拖得老长 。
两个喝醉酒的男人走到他面前 , 各提起一桶不锈钢酒桶 。 右边的男人抬起头 , 把酒往嘴里送 , 咕噜下肚 , 喝得满脸都是 。 他大手一抹 , 甩掉酒滴 。
啤酒送到刘涛面前 , 立在桌上 。 不知从哪里伸来的手把易拉环“啵”地拉开 , 新鲜的白气随之上窜 , 人群哄闹要他喝酒 。 到了这种程度 , 似乎不能不喝 。
刘涛还是化解掉了 。 他站起来 , 把酒瓶举到胸口说 , “一起拍个照吧 。 ”醉酒的男人合完影 , 心满意足地走了 。
九派新闻采访人员覃钰钰发自广西桂林
【爆料】请联系采访人员微信:linghaojizhe
【来源:九派新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 , 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 , 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 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