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装剧不能只见古装不见古韵

古装剧是深受老百姓喜爱的电视剧类型 。 近两年 , 收视排名靠前的电视剧中 , 古装剧占据了半壁江山 。 最近 , 更是有一大批古装剧上线 。 然而 , 在这些作品中 , 只见古装、不见古人的粗制滥造之作频现 。 很多作品架空时代背景 , 故事悬浮于真实历史年代之上 , 人物行为也不符合正常的心理逻辑 , 总是给人一种虚假感 。
古装剧不能只见古装不见古韵】视听表现形式的假最显而易见 , 主要包括演员演技假、服化道美术假和画面质感假 。 很多作品的妆发一味迎合现代审美 , 过度使用美颜滤镜磨皮 。 比如 , 某剧女主角顶着一头叮叮当当的头饰和“半永久”的网红妆出场 。 即便兵荒马乱、假扮难民时 , 身上脸上也一尘不染 , 仿佛在拍“古装艺术写真” 。 另一部古装剧里 , 人物一头棕色长头 , 观众惊呼“难道古代人已经会染头发了” 。 美术场景和服化道也假到让人一眼识破 。 有的剧仅用几块石头、铺点沙子就美其名曰为“枯山水”式的园林景观 。 骑马戏全是近景 , 有的甚至连假马都懒得用 , 演员直接拿着缰绳抽空气 。 借用替身、抠图布景等手段司空见惯 , 未经史料考证 , 将各个朝代的器物混搭的情况俯拾皆是 。 更有甚者 , 有的作品为了掩饰粗糙的布景 , 直接把背景虚化 。 置身其中 , 观众不禁感慨“不知今夕是何年 , 此处是何地” 。
古装剧不能只见古装不见古韵
文章图片
《嘉南传》水边台阶上的防撞胶皮古装剧不能只见古装不见古韵
文章图片
《斛珠夫人》里的枯山水古装剧不能只见古装不见古韵
文章图片
《梦华录》被观众发现抠图拼贴不可否认 , 古装剧创作中亦不乏追求视觉精美的大制作 。 但这类作品也存在故事逻辑硬伤、价值取向偏差等问题 , 使观众产生隔阂疏离之感 。 有的作品剧情悬浮夸张 , 今天升级打怪 , 明天飞升成仙 , 脱离老百姓的生活实际 , 缺乏烟火气 。 有的作品局限于宫斗权谋 , 后宫频频“领盒饭” , 前朝阴谋理还乱 , 令观众产生审美疲劳 。 有的作品人物举止豪放 , 张嘴就是当下流行的网络用语 , 完全不见古人的婉约做派 。 还有的作品过于追求爽感 , 使主角一路开挂 , 在智力、能力上全面碾压其他角色 , 很难让人共情共鸣 。 凡此种种 , 都是文化内核缺失所导致的 。 纵使演技再好、服化道再精美 , 也是空有一副好看的皮囊 , 给人以精致的平庸之感 , 是一种善于伪装的假 。
如何避免虚假感 , 使创作回归本真?随着明星天价片酬问题得以解决 , 影视剧服化道等方面的预算越来越充足 。 然而 , 投入多了 , 还需要相应的主创团队去付诸实践 。 出色的古装剧导演、编剧、道具师、化装师、美术师 , 不仅要会影视剧拍摄制作的技术 , 还要懂艺术、懂历史 。 但目前影视行业尚未形成完善的古装剧人才培养机制 , 很多从业人员徒有技术 , 文化、美学素养欠缺 , 导致古装剧出现服化道年代错乱、穿帮、质感低劣等问题 , 就不令人意外了 。 所以 , 呼吁相关政府部门以及教育培训机构加强对不同专业的古装剧影视人才培养 , 是当务之急 。
如果说考究的视听语言是古装剧好看的皮囊 , 那么剧情的逻辑性是古装剧的骨血 , 故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以及对当下时代发展和社会现实的观照 , 则是古装剧的灵魂 。 中国的历史文化是古装剧创作的源头活水 。 只有不断从悠久的历史文化中汲取营养 , 寻找灵感 , 创作才能不断在内容和形式上实现创新 。 即便是戏说传奇甚至架空时代背景的作品 , 不受具体的历史年代限制 , 能给创作提供更多的想象空间 , 创作者仍需秉持严谨的态度 , 使人物塑造和剧情设计符合一定的时空逻辑 , 不能将故事与中国历史、文化完全割裂开来 , 为了增加娱乐性、吸引眼球而胡编滥造 。 古装剧虽然人物穿着古装 , 故事发生在古代 , 但也可以以古鉴今 , 体现现实关怀、传递现实温度 。 创作应贴近老百姓生活 , 借古代故事来探讨当下老百姓关心的诸如青年奋斗、情感关系、家庭教育、婆媳妯娌等问题 , 让作品与观众当下的生活同频共振 。
时代呼吁更多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传播正能量的高品质古装剧 。 我们相信 , 随着从业者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视野的日益开拓 , 古装剧创作将跳出宫斗、言情、权谋的窠臼 , 以更加多样的形式、更具时代性的质感、更具现实关怀的内涵出现在观众面前 , 在满足广大观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同时 , 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 彰显中国精神 。
作者刘晓燕 , 系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张子赫 , 系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研究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