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原中的四月
作者:黎荔
文章图片
一位朋友 , 让我提笔写一写这个四月 , 这个许多人只能趴着窗户看看世界的四月 。
是的 , 我们都同时想到了那著名的诗句 , 来自英国诗人T.S.艾略特的《荒原》:
四月是最残忍的月份 , 从死去的土地里
培育出丁香 , 把回忆和欲望
混合在一起 , 用春雨
搅动迟钝的根蒂 。
关于四月的描写 , 在以往诗人的笔下 , 四月充满了春天的盎然生机 , 在英诗的语境中如乔叟的诗 , 在中文语境中如林徽因的《人间四月天》 , 都成为了后来诗歌中描写美好四月的典范 。 然而在艾略特笔下 , 春天并不是美好的 , 而是被记忆和欲望所统治 , 充满了绝望、阴郁的气息 。 这是一种颠覆性的描写 , 充满了荒原的意味 。 艾略特笔下的荒原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文化和文明的衰退 。 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 , 不仅经济在大幅度衰退 , 社会秩序也空前混乱 , 人们在信仰的崩坍中盲动而无措 , 从而丧失了精神家园 , 身陷一片荒芜 。 《荒原》这首长诗表达了西方一代人精神上的幻灭 , 被认为是西方现代文学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 。
文章图片
“荒原”的提法 , 来自人类学家杰西·魏士登《从祭仪到神话》中的传说 , 相传渔王是地方上的王 , 他年老患病 , 原来肥沃的土地变成了荒原 。 要挽回这种局面 , 就需要一个少年英雄带着利剑 , 去寻找圣杯 , 以此来医治渔王 , 让大地得到复苏 。 这个典故贯穿了整首长诗 , 艾略特借鱼王的遭遇暗指现代人精神的衰弱 , 他描绘了一个道德沦丧、谎言泛滥、人们无法找到更高追求的荒凉境况 。 究其历史根源 , 以艾略特为代表的现代主义文学发轫的时期适逢变革当道、创伤横行 , 各种矛盾危机加速了现代社会的衰退与混乱 。 当然 , 艾略特的“荒原”也可能并非仅与历史的某一时期对应 , 而是对整个人类历史进程的透视 , 从中融入了普遍性与永恒性的元素 。
艾略特笔下的四月 , 是荒原和废墟的主题 , 干涸 , 无雨 , 万物萧瑟 , 生机寂灭 , 毫无希望 , 面临枯竭 。 艾略特所描写的并不是自然界 , 而是经典的现代城市的场景 。 在他的笔下 , 现代文明的象征——伦敦是一片枯萎的荒原 。 在这没有生气的栖息之所 , 人不生不死 , 虽生犹死 , 心中唯有幻灭和绝望 。 人们渴望着活命的水 , 盼望着世界的复苏 , 灵魂的再造 。 长诗《荒原》发表于1922年 , 当时间来到2022年 , 新冠历三年的这个四月 , 百年前艾略特所期待的救赎似乎并未发生 。 这个四月飞沙走石 , 风雨交加 , 如离奇故事 , 种种起伏 。 有人在漫山遍野的绿色中仍然感觉到巨大的荒凉 , 有人在万物生长中忽然转身离去 , 或者 , 被某种外在于他的强大力量突然卷走 。
文章图片
当一个个城市静止 , 如空城 , 如荒原 , 当黄昏向着天空铺展 , 像病人被麻醉在手术台上 。 当趴在窗台上往外看 , 四月光照慷慨 , 草木竭力生发 , 稍不留心 , 它们就长了一天一地 , 可人却只能困于斗室 , 如同干燥的石头 , 在河床破碎凌乱 , 没有水声 , 一片荒芜 。 也许我们不自觉地 , 就会吟起这样的句子:
四月是最残忍的月份 , 从死去的土地里
【荒原中的四月】培育出丁香 , 把回忆和欲望
混合在一起 , 用春雨
搅动迟钝的根蒂 。
窗外面是山 , 是烟雨 , 是四月 , 泥土和青草的芬芳四处萦绕 , 成千上万的花 , 次第绽放 。 更远处 , 是连绵的战火 , 是洪水的席卷 。 再拉远一点 , 比人世更广大的 , 是天高地迥 , 宇宙浩瀚 。
谁会在此时 , 纷繁的花丛 , 温润的夜里 , 突然掩面痛哭?在这明媚的春天里 , 眼泪忍不住地流淌?还有一些人 , 麻木而迟钝 , 如沉闷的根芽 , 或摇摆不定 , 像风吹干草 , 也许他们要许多年以后 , 才会隐约明白 , 四月的残忍在哪里 。
- 四月的残忍
- 那时的森林,梦中的森林
- 语言中的缠绵过去式
- 其实,一个人,碰到这几个冥冥中的暗示,那是你的大吉
- 奇闻异事中的智慧:做一个“卖铲子”的人(11)
- 剧情|游戏中的哪一幕情景让你潸然泪下?
- 可能在你眼中的“日行一善”,是他人眼中的“又碰到个傻子”
- 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有些美好只是途径
- 5首古诗词,活了小半生,才明白其中的深意
- 游戏卡|我心中的小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