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次成了“买房的人”,《心居》里的海清说: 接受角色的不讨喜,但努力生活的人值得尊敬

又一次成了“买房的人”,《心居》里的海清说: 接受角色的不讨喜,但努力生活的人值得尊敬
文章图片
以冯晓琴之名 , 演员海清又一次奔波在了买房路上 。 巧的是 , 导演正是十多年前合作的滕华涛 。
乍一看 , 外地媳妇买房子的故事元素似曾相识 。 做演员的对“角色固化”有着审慎态度 , 所以海清坦言:“一开始我是有顾虑的 。 ”与导演间的默契以及剧本里的闪光点 , 推动着她最终成为冯晓琴 , 演她的精明和苦衷、她的自尊和自卑 。
电视剧《心居》在东方卫视等平台播了十多集后 , 观众对冯晓琴的评价一分为二 。 眼见她辛苦操持家务却依然被同一屋檐下的婆家当成“外姓人” , 不少网友对她的执意买房抱以理解之同情 。 另一部分人 , 纠结她张口就来的100万到底是“借”还是打算“有借无还” , 也质疑她既然处处看不惯又何苦嫁给顾磊的夹杂私心的婚姻算计 。 纷杂的观众反馈如演员所料 。 海清说:“我可能比较钟情于这样的角色 , 她们不会让所有人都达成一致的喜欢或厌恶 。 她们会犯错、会有不讨喜的地方 , 有认知的局限 , 也有阳光的一面 。 ”
又一次成了“买房的人”,《心居》里的海清说: 接受角色的不讨喜,但努力生活的人值得尊敬】笼统的人性“好”与“不好”之间 , 是海清所看重的演员职业的迷人之处 。 她说 , 演到后来 , 自己有些喜欢上了冯晓琴 , “我敬佩努力生活、好好生活的人 , 从这点说 , 我觉得冯晓琴是值得尊敬的” 。
“就喜欢摔到泥土里的戏”
儿子的早餐、奶奶的苦瓜汁、公公的八宝茶全都考虑周全 , 精准定位丈夫找不到的衬衫和手表还顺带数落对方没脑子……旁人眼里兵荒马乱的早晨 , 冯晓琴应对起来就像多线程并行的处理器一气呵成 。 一个嫁到顾家八年、早把料理家务做成肌肉记忆的主妇形象活了 , 一个既倚仗婆家又对丈夫颇多不满的媳妇形象也立住了 。
网友们对冯晓琴的为人处世意见相左 , 对演员的评价倒是高度相似 , “演生活剧 , 海清是自带烟火气的” 。
又一次成了“买房的人”,《心居》里的海清说: 接受角色的不讨喜,但努力生活的人值得尊敬
文章图片
剧中最显见的场景 , 是日常 。 《心居》在上海拍摄时 , 别人的戏份场景很多元 , 有逼仄楼道 , 也出入过外滩源、交响乐团、金融街区等都市里摩登又文艺的一面 。 海清基本上在柴米油盐里打转 。 演员自己给角色编了个顺口溜 , 意思是冯晓琴的戏份就是大菜场、小菜场、广场 , 场场接地气 。
而在“颜值焦虑”仍是大势的演艺圈 , “自带烟火气”于女演员而言更是个意味深长的判词 。 脸上会不会脏、睡觉是否卸妆、淋雨过后发型会不会乱等形象上的适当让渡 , 常是“接地气”的指征 。 事情到了海清这边 , 盒饭是真吃的 , 电瓶车是真骑的 , “买汏烧”都由自己上手 , 诸如此类算是基本项 。 真正让观众赞叹的 , 是她能与“一身尘土”无痕对接 。
又一次成了“买房的人”,《心居》里的海清说: 接受角色的不讨喜,但努力生活的人值得尊敬
文章图片
顾磊意外身亡后 , 冯晓琴干起了外卖 。 有段时间 , 街头穿梭的外卖员、快递员 , 都成了海清的观察对象 。 小哥们怎样拿东西、怎样跑步 , 演员认真捕捉细节 。 “要赶时间又怕汤汁洒了 , 他们跑起来的姿势很别扭、很难看 。 ”于是在戏里 , 冯晓琴也跑得没有美感 。 如果说放弃对镜头前“好看”的计较 , 是接地气的第一层表现 , 那么另一场街边吃饭的戏 , 距离“真听真看真感受”更近了 。 那是冯晓琴刚入行送外卖 , 摸不着门道的她 , 奔波不少 , 接单量却很小 。 趁着见缝插针吃饭时间 , 她打算在外卖群里求助几句 。 就是这场边吃饭边刷手机的戏 , 海清设计出层次感 。 起初 , 她坐在花坛边 , 饭盒摆在腿上 , 扒几口饭 , 拿起手机看两眼 。 但这样的姿势对一个既不想错过群里消息 , 又要争分夺秒吃饭的人来说 , 实在谈不上效率 。 她索性靠着花坛蹲下 , 不宽的路沿石成了临时搁手机的桌子 , 还能给端盒饭的手借把力 。 疲惫、饥饿、惜时、要强 , 一个在男人帮里初来乍到的女外卖员形象 , 就在姿态的变化中建立了 。
海清说 , 演现实生活里朴素的人 , 往往是她钟情的 。 “我就喜欢摔到泥土里的戏 。 ”她把自己对类似角色的偏爱归结为剧本的不偏爱 。 没有光环、没有奇迹 , 前一秒钟老公意外身亡 , 下一秒 , 一切重启 。 生计、生活 , 都变成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 “这样的人物演起来真的需要一点一点、一场一场戏去拼 , 让观众相信她就是如此一步步往上走 。 而不是依靠剧本的先天架构 , 赋予她唾手可得的好位置、好境遇 。 ”冯晓琴的世界没有童话 , 演员便跟着角色跳进现实 , 哪怕一身泥 。
“演员对生活的理解应当是全盘的”
海清遇上生活剧 , 游刃有余和舒适区是外界观感的一体两面 。 演员本人同样在寻找生活恒久命题下的变量 。 在她眼里 , 倘若“清官难断”的家务事是生活剧的必选项 , 那么不同时代进程、社会情绪下的人的关系 , 便是戏剧能生发的选择空间 。
《双面胶》热播时 , 胡丽鹃与婆婆的拉锯揭开了国产剧中“城乡结合”的家庭组合模式;《王贵与安娜》的夫妻相处之道 , 是两个生活背景有差异的人如何在漫长岁月里包容对方;《小别离》《小欢喜》里的童文洁 , 在处理教育问题时 , 还面临一道排序题:自己和孩子 , 谁才应该优先幸福;当然还有绕不开的《蜗居》 , 大都市里一套房子的话题 , 荡开了人性的复杂地带 。 “《心居》的主要矛盾集中在姑嫂之间 , 这是我从未接触过的人物关系 。 ”海清说 , 两位年龄相仿的女性因为生活、教育的背景不同而产生了认知偏差 , 她们的认知差又会持续作用于二人关系 , 考验的是演员对人生的理解是否足够整体性 。
又一次成了“买房的人”,《心居》里的海清说: 接受角色的不讨喜,但努力生活的人值得尊敬
文章图片
比家族里旁的人知道更多冯晓琴的前史 , 顾清俞对年长自己两岁的弟媳始终心存芥蒂 。 然而 , 随着精英女性与白月光初恋闪婚 , 她个人的家庭关系从原生猝不及防转向了婚姻 , 她与冯晓琴的姑嫂关系也因个人立场不同轻轻撬动了共情 。 海清将类似流动的人物关系视作剧作对演员的要求之一 , 生活变动不居 , “演员对生活的理解应当是全盘的 。 冯晓琴的公公、大姑子以及其他成员在各自的时间点上遭遇了哪些事情 , 都会在纵向、横向交错 , 最后共同驱使着角色在那一刻作出独特反应” 。
也正是基于对生活整体的把握 , 海清是理解冯晓琴的 。 “我是南京人 , 我到北京 , 也希望能够立足、有所发展 。 ”每一个背井离乡到大城市打拼的人 , 都渴望城里的月光无差别地洒在普通人的身上、心上 。 这是人之常情 , 也是流动的时代很普遍的追求 。
“可能我们很多人都是冯晓琴 。 ”海清说 , 从布满争议的前半生 , 经谷底后慢慢向上攀爬 , 冯晓琴的价值航向在找回自我奋斗后悄然转舵 。 “有时我会假设自己是冯晓琴 , 在遭遇了人生致命打击后 , 还能否翻身?”扪心自问的结论是 , “很大程度上 , 我佩服她 。 靠自己双手打拼找到的那份心安 , 也许比买房带来的更丰沛” 。
照片:豆瓣等
作者:王彦
编辑:童薇菁
责任编辑:王雪瑛
*文汇独家稿件 , 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