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剧再也拍不出《大宋提刑官》

《大宋提刑官》的故事由宋慈的一场梦开始 。 梦中画面晦暗 , 悠扬琴声与急促鼓声夹杂其中 , 宋慈走过行行列列面目模糊的衙役 , 停在了一口棺材前 , 正待开棺 。
“且慢!”身着高官朝服的岳父劝他谨慎行事 , 已有十多位官员判定棺中尸体暴病而亡 , 倘若宋慈坚持开棺重审 , 会得罪朝臣 , 导致身败名裂 。
他还未作回应 , 此时 , 父亲突然出现 , 从事多年刑狱推官的宋父提点儿子 , “刑狱之道最忌患得患失 , 但有三分疑问 , 不敢轻言放弃 。 ”
听任岳父明哲保身 , 是对刑狱官职业道义的背弃;
遵从父亲追根溯源 , 又可能自毁前途 。
宋慈缓缓向父亲走去 , 暗喻了他此后的选择 , 他说出贯穿全剧核心的五字真言:
人命 , 大于天 。
距离《大宋提刑官》播出已经17年 , 已经很多年没有一部这样的剧了 , 深沉厚重 , 毫不娱乐 , 用严肃的态度探讨:
一个坚守正义的人 , 为何会落到腹背受敌的境地?
有人说 , 宋慈是个高明的提刑官 , 却不懂政治 , 才落得那般结局 。 看完整部剧 , 你或许会为宋慈的结局而感到悲怆 , 但也必然会受这样的理想主义者触动 。
或许每个时代都需要“宋慈” , 用行动提醒我们:正义仍存 。
国剧再也拍不出《大宋提刑官》国剧再也拍不出《大宋提刑官》
文章图片
扫清天下冤案:
宋慈与他的《洗冤集录》
当一个聪明、正直、充满抱负的年轻人 , 结束了十年寒窗 , 满怀热血地想要投身社会 , 故事就开始了 。
提到《大宋提刑官》 , 你的脑海中多半会想到演员何冰那张不苟言笑的脸和剧中桩桩命案背后的沉重往事 。
事实上 , 这部长达52集的电视剧见证了宋慈大半生的转变 。 他由希望成为父亲那样洗冤禁暴的有志青年 , 经历世间百态 , 热血被浇灭 , 成了后来黯然退场的消沉中年 。
国剧再也拍不出《大宋提刑官》
文章图片
宋慈有一股正气凛然的气质
原本 , 宋慈有着旁人羡慕不来的光明未来 , 家世良好 , 聪明机敏 , 岳父是当朝如日中天的一品高官 , 以他的家世与能力 , 不必为前途发愁 。
剧情开头 , 青年宋慈恰逢金榜题名与洞房花烛这两大喜事 , 未等他欢喜几天 , 就接连得知父亲自尽 , 同窗离世 。
大喜大悲同时发生 , 也无形中推进了他的刑狱断案之路 。
父亲宋巩 , 在儿子大婚前夕服毒自尽 , 只留下了一封遗书阐述其中缘由 , 原来 , 老推官判案三十余年从无失手 , 花甲之年却错判了一桩冤案 , 枉送人命 , 在愧疚中服毒自尽 。 他在遗书中告诫儿子 , “宋门后人不可涉足刑狱司臬” 。
父亲去世后 , 宋慈颓唐买醉 , 他自幼向往刑狱断案 , 因父亲的遗愿而感到壮志难酬 。 母亲的谆谆教导下 , 同窗好友孟良臣又意外遇难 , 他才明白 , 父亲的本意并非让他此后不可涉足刑狱 , 而是以自身教训 , 为他留下振聋发聩的警示:
百姓犯错 , 尚有改正机会;
刑狱官犯错 , 却关乎人命 。
人命 , 大于天 。
国剧再也拍不出《大宋提刑官》
文章图片
《大宋提刑官》共讲述了十一桩大案 , 每桩命案都错综复杂 , 宋慈重视实证 , 常以剖尸之法为犯人洗清冤屈还原真相 。
你常常能从宋慈的查案过程中 , 察觉到他的细致谨慎 。
孟良臣遇害案中 , 孟良臣不畏凶险远赴形势复杂的梅城赴任 , 还未来得及施展抱负 , 所停留的驿站着火 , 孟良臣上任不到一天被烧死 , 并被当地官员判定失火而亡 。
宋慈察觉有异 , 坚持好友是被人谋杀 , 原因如下:
孟良臣的尸体里没有烟尘 , 不符合被火烧死的特征;
被火困住的人会在死前拼命挣扎 , 地上会均匀地沾满翻滚的痕迹 , 如果孟良臣真是失火而死 , 卧尸之处不会有太多油脂血迹 。
然而当宋慈前往失火现场 , 他用酽醋泼地 , 卧尸之处渗出一大滩油脂血迹 , 证明了死者生前并没有翻滚挣扎 , 应是死后再被焚烧 , 他才逐步抽丝剥茧找到了真相 。
曹墨杀人案中 , 读书人曹墨被冤枉与美貌女子玉娘通奸 , 并杀害其丈夫 。
国剧再也拍不出《大宋提刑官》
文章图片
《大宋提刑官》曹墨案主角曹墨
这是一桩极难翻供的案子 , 人证物证俱在 , 连曹墨本人都在屈打成招下承认罪行 。 宋慈却因发现曹母眼神躲闪 , 有所隐瞒 , 查清了事情原委:
当地官员吴淼水为了自己的名声 , 想要早早结案 , 他派人哄骗曹母找物证 , 称可保曹墨性命 , 后来却出尔反尔 。
宋慈明白曹墨冤枉 , 坚持重审 , 对曹墨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 让他更改口供 , 又通过给玉娘丈夫王四验尸 , 发现王四溺水而亡 , 本案没有凶手 , 免去了一桩冤案的诞生 。
剧中 , 宋慈有不少通过验尸查明真相的桥段 , 他常常重复一句话:
“狱事莫重于大辟 , 大辟莫重于初情 , 初情莫重于检验 。 ”
这也是宋慈从事刑狱官以来的半生体会 , 意为:
刑狱案中最重的刑法莫过于死刑 , 死刑要由犯罪事实决定 , 而犯罪事实需要检验才能认定 。
国剧再也拍不出《大宋提刑官》
文章图片
作为《大宋提刑官》里的核心人物 , 宋慈的故事并不纯属杜撰 。 历史上确有宋慈其人 , 他的名声或许比不上名臣包拯或神探狄仁杰 , 但在实证判案方面 , 他丝毫不逊于前者 。
真实的宋慈 , 也是位南宋官员 , 所写的《洗冤集录》是世界最早的法医学专著 , 先于欧洲国家300余年 , 涉猎病理、解剖等知识 , 他也因此被尊称为世界法医学鼻祖 。
但直到电视剧《大宋提刑官》播出 , 宋慈才真正被普通的观众所识 。
自此 , 中国观众心中 , 宋慈与包拯、狄仁杰共同被称为中国古代三大神断 。
国剧再也拍不出《大宋提刑官》
文章图片
冤狱的背后:
他的对手不止一个
细心观众会发现 , 《大宋提刑官》、《包青天》系列和《神探狄仁杰》面世时间相差不远 , 有着相似的叙事模板:
铁面无私的青天大老爷为主角 , 身边有2个忠贞的跟随者 , 联手解开桩桩血案的谜团 。
国剧再也拍不出《大宋提刑官》
文章图片
国剧再也拍不出《大宋提刑官》
文章图片
《包青天》与《神探狄仁杰》剧照
不同的是 , 包拯正义感突出 , 常靠威慑力和灵感破案;狄仁杰擅长推理 , 设下圈套 , 再引诱犯人自投罗网;而宋慈注重实证 , 擅长剖尸 , 接近现代人“用证据说话”的破案理念 。
这或许解释了为何在相似题材和叙事框架下 , 《大宋提刑官》评分最高 , 九万多豆瓣网友给这部剧的最终评分为9.3 , 高于《包青天》系列1分以上 , 比备受好评的《神探狄仁杰》仍高出0.3分 。
演员何冰对角色的塑造 , 也是《大宋提刑官》获得成功的一大因素 。 何冰脸型板正 , 气质一丝不苟 , 与历史上的宋慈相符 , 他将宋慈的年少意气与中年失意刻画得淋漓尽致 , 让这个坚守正义的理想主义者有了更高的可信度 。
国剧再也拍不出《大宋提刑官》
文章图片
十一桩血案逐渐展开 , 观众跟随宋慈的视角会发现:
即便宋慈断案如神 , 即便他坚持的是世间正道 , 匡扶正义也并不容易 。
宋慈的对手不止市井罪犯 , 还有庙堂之上的达官名卿 , 甚至官官相护的朝政体系 。
在此过程中 , 宋慈所坚守的公道 , 时刻会与前途家庭等私情问题产生冲突 。
宋慈与岳父薛庭松的对峙让公道私情的矛盾达到顶峰 。 岳父薛庭松是大宋的吏部尚书 , 官至一品 , 平日对宋慈提携有加 , 也曾在孟良臣案中协助他共同破案 。
国剧再也拍不出《大宋提刑官》
文章图片
宋慈岳父
到了剧情后半段 , 宋慈却发现正调查的史文俊私通敌国案中 , 自己的岳父被卷入其中 , 甚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
案件进行到这一步 , 查还是不查?
查下去 , 岳父官职不保 , 还可能锒铛入狱 , 落得家破人亡夫妻离心的结果 。
不查 , 法律不容私情 , 一直坚持的正义难道在私情前理应失效吗?
宋慈选择继续往下查 , 他的选择引发了很大争议 , 至今仍有网友提起这个桥段 , 认为宋慈的行为很“过分” , 为了不知感恩的史文俊 , 害得提携自己多年的老丈人下狱获罪 , 最终自尽身亡 。
亦有观众认为 , 无论对方是谁 , 做错事的人都需要付出代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