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吟诵而写

为吟诵而写】作者:黎荔
我与西安吟诵界结缘于2013年底 , 经陕西吟诵推广人、汉吟堂魏俊梅老师引荐 , 我邀请到著名吟诵专家、中国吟诵学会秘书长徐建顺教授莅临“学而讲坛”第252讲 , 向交大学子展示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中国传统读书法“吟诵”的魅力 。
为吟诵而写
文章图片
当时 , 我第一次听徐建顺教授讲解了什么是吟诵 。 吟诵是一种介于诵读与歌唱之间的汉语古典作品口头表现艺术方式 , 既遵循语言的特点 , 又根据个人的理解 , 依循作品的平仄音韵 , 把诗文中的喜怒哀乐 , 感情的起伏变化 , 通过自己抑扬顿挫的声调表现出来 , 突出其中的逻辑关系、思想情感 , 比普通朗诵要深入、充分得多 , 是一种细读的、创造性的、回味式的读书方法和表达方式 , 是文学、音乐、语言的综合体 , 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吟诵区别于朗诵与诵读 , 不是一字一拍的阅读 , 也不是如今读诗文时的那种节奏 , 而是边读边唱 。 古人读书时的摇头晃脑便是在吟诵 。 作为中国雅乐之根 , 吟诵不仅是传统的诵读方式 , 也是创作方法、学习方法、教学方法、修身方法、文化传承的载体 , 是中国思维和精神的重要承载方式 。 在古代 , 所有的诗文都是唱的 , 代代相传 , 人人皆能 。 一首诗 , 一篇文章 , 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唱法 ,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韵味 。 而且吟诵是有规则 , 有内涵的 , 只有吟诵才能体会汉诗文原有的韵味 。
这些年来 , 虽然与西安吟诵学会会长魏俊梅老师同在一座大城 , 但我们在彼此的生活中各自忙碌 , 相聚时间不多 , 却是同道中人 , 见面无需客套 , 性命直见 。 我看到魏俊梅老师为留住中华雅乐 , 留住古人读书的声音 , 历访了很多上过私塾的老先生 , 抢救性的采录老人们的“诵读声” , 希望尽可能地还原古代真正的吟诵﹔组织吟诵进校园活动 , 在不同幼儿园、小学及国学私塾进行吟诵教学和推广 , 还协助我在西安交大组织过两期大学生国学吟诵夏令营活动﹔组织社区吟诵 , 为吟诵传承进行骨干师资培训 , 组织老年诗词吟唱社 , 指导陕西老年诗词学会的吟诵排练﹔组织了许多诗词曲赋书画融为一体的吟诵雅集 , 拍摄汉服情景吟诵微电影 , 举办公益亲子吟诵活动……如今 , 汉吟堂的中华吟诵展演 , 常常活跃在西安的唐诗节、中华传统文化论坛、端午经典诵读、灞柳节吟诗会、城墙吟诵、曲水宴集等各类舞台上 。 岁月如流 , 从阳春三月的春衣薄 , 盛夏的炎炎烈日 , 到萧萧落木的秋风起 , 再到天寒地冻的三九天;从诗经 , 到唐诗宋词 , 再到蒙学四书……一诗一词 , 一文一赋 , 那些畅吟、感受、品评、分享 , 那些欢乐与开心 , 历历在目 , 我们在这座大城南北相望 , 聚也匆匆 , 但是心意遥通 。 我知道魏老师在推广吟诵时 , 一路前行的艰辛不易 , 她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尴尬 。 很多人从来没有听过吟诵这回事 , 他们根本不知道在日本 , 吟诗馆像拉面馆一样多 , 甚至每一个卡拉Ok厅的“点播器”上都有吟诵的目录 。 吟诵在日本还是一种传统的健身的方式 , 不少日本人早晨起来到小树林去吟诵 , 通过这样的方式达到健身养气的目的 。
为吟诵而写
文章图片
“自古读书皆吟诵” , 吟诵从先秦开始 , 在私塾、书院、官学等教育体系中口传心授 , 代代相传 , 是中华经典诗文的原生活态 。 最早进行吟诵教育的是周代 。 在周代 , 诗歌吟诵是小学和太学(相当于现在的大学)里的一门必修课 。 《礼记?内则》记载 , 十三岁小孩读小学时候就开始学音乐、诵诗、舞蹈 。 进入太学以后 , 继续学习音乐、诵诗、舞蹈 。 到春秋时代 , 孔子第一个起来私人办学 , 有所谓“弟子三千 , 贤人七十” 。 稍后墨子创建了墨家学派 。 儒家和墨家在对待音乐的态度上有所不同 。 儒家非常重视音乐 , 孔夫子本人精通音乐和文学 , 所以很能教授学生学好音乐 , 并且把音乐同朗诵、演奏、歌唱和舞蹈诗歌结合起来 。 墨家讲究实际 , 认为音乐无用 , 墨子批评儒家:你们一天到晚教弟子“诵诗三百 , 弦诗三百 , 歌诗三百 , 舞诗三百”(《墨子?公孟篇》) , 如果都这样的话 , 大家不是要喝西北风吗?但是儒家学派坚持让学生这么做 。 据文献资料记载 , 不仅孔夫子本人非常擅长朗诵和弦歌《诗三百》 , 诵读《春秋》非常出色 , 而且他培养的一大批弟子能吟擅歌《诗三百》 , 如子路、子游、曾子、原宪等等 。 所以 , 孔子可以称得上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出色的吟诵专家和吟诵教育家 。 孔子以后 , 历代国人都把吟诵作为欣赏和教学古诗文的重要手段 。 特别是唐代 , 这个诗歌创作的繁荣时代 , 吟诗也成了唐代的一种风尚 。 从皇帝到大臣 , 从宫女到歌妓 , 从达官到平民 , 从文人雅士到村夫牧童 , 从学校师生到和尚道士 , 人们普遍喜爱吟赏优秀诗篇 。 说“李杜诗篇万口传” , 说“童子解吟《长恨曲》 , 胡儿能唱《琵琶篇》” , 真是一点也不夸张 。 到了宋元明清时代 , 吟诵之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扬光大 。 这个时期出现了一大批启蒙读物 , 如《百家姓》、《三字经》、《千家诗》、《弟子规》等等 , 以及此前已流传的《千字文》 , 由于这些启蒙读物大多用韵语写成 , 读起来朗朗上口 , 易诵易记 , 内容又切合普及文化知识的需要 , 所以在民间得到广泛传播 。 这种方法一直流传下来 , 甚至影响一直到解放之前 。 古时人人会吟诵 , 但自1905年清朝废除科举 , 私塾面临困境 , 吟诵受到打压 。 晚清之后 , 新学堂勃兴 , 旧有的传统私塾逐渐消亡 。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 , 在私塾学堂里传承了几千年的诗歌吟诵彻底离开了课堂 。
为吟诵而写
文章图片
我们今天为什么要复兴中华吟诵?从中华吟诵发起人徐建顺教授 , 到中宣部副部长王世明 , 还有大量吟诵名家、文化学者已谈得太多了 , 我只想补充一个人观点 , 就是:中国传统哲学并非一种“思在合一”而是一种“身道合一”的哲学样态 , 因此中国文化的传承与运用 , 也体现出这种“身道合一”的特点 。 比如说 , 吟诵具有质朴而简单的旋律 , 能读出古典诗文的韵律、节奏 , 将汉语在声音上的特色彰显出来 , 所带来的精神愉悦是仅靠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方式无法得到的 , 只有抑制理性的知解 , 回归到感性的自然而为的状态才能实现 。 吟诵不仅有旋律、节奏、结构 , 而且有声音之高下、强弱、长短、清浊 , 这一切都是用来表达对诗歌之理解的 。 “声入心通” , 古人的心态、情绪、意境 , 只有吟诵的时候最与之接近 , 最能体会 。 曾国藩提出“凡作诗最宜讲究声调 , 须熟读古人佳篇 , 先之以高声朗诵 , 以昌其气;继之以密咏恬吟 , 以玩其味 。 二者并进 , 使古人之声调拂拂然若与我之喉舌相习 , 则下笔时必有句调奔赴腕下 , 诗成自读之 , 亦自觉琅琅可诵 , 引出一种兴会来” 。 这种“声入心通”就是典型的中国的乐教 , 人把自己真正融为一个天地间的乐器 , 情发乎中 , 心口相应 , 一切都从感情出发 , 最终绽放出人性的光辉 。
为吟诵而写
文章图片
古人的吟是没有谱子的 , 今人为什么要附吟诵谱子呢?因为现在会吟的人太少了 , 中华吟诵作为一门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整理的必要性 , 有了谱子便于吟诵的教学和传播 。 其实 , 吟的时候对音的高低、长短、速度和旋律等处理有一定的即兴随意性 , 甚至同一个人吟同一首诗 , 今天这样吟 , 明天吟时可能在某些地方作些变化 。 所以郭沫若讲过一句话:“中国旧时对于诗歌本来有朗吟的办法 , 那是接近于唱 , 也可以说是无乐谱的自由唱 。 ”这才是真实的人性情感 , 在这样的真性情面前 , 表演艺术永远是二流的 。
“吟”和严格意义上的“唱”是有区别的 , 一是“唱”有乐谱可依 , 唱的时候严格按照乐谱唱 , 唱的人对乐谱一般不好随意地改动﹔而古人的“吟”没有乐谱可用 , 随口而吟 , 传授的时候也是口耳相传 , 家里的父亲教儿子吟古诗 , 就是这样一句一句教 , 口耳相传 。 二是“唱”在通常情况下有乐器伴奏 , 古人的“吟”没有谱子 , 也没有乐器伴奏 。 今人用乐器伴奏的原因 , 是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多元化 , 配乐可丰富吟诵的意境 , 同时增加音乐性 , 使之更在听觉上更臻于完美 。 三是“唱” , 每首歌都有自己的调子 , 唱法各不相同 。 而“吟” , 同一格式的诗和同一词牌的词 , 可用同一个调子套吟 , 只是在感情色彩、速度、某些音节的特殊处理等方面有些变化 。 “吟”是自我的诗教 , “唱”是为他人的表演 。
为吟诵而写
文章图片
我想起庄子说过一个故事叫《轮扁斫轮》:
齐桓公在堂上读书 , 轮扁在堂下制作车轮 。 轮扁放下锤子、凿子走上来 , 问齐桓公说:“冒昧地问一下 , 您所读的是什么书呢?”齐桓公回答说:“圣人的书 。 ”轮扁又问:“那圣人还活着吗?”齐桓公回答说:“已经死了 。 ”轮扁说:“既然这样 , 那么您所读的书 , 不过是古人的糟粕罢了 。 ”齐桓公说:“我读书 , 一个做车轮的人怎么能妄加议论呢?要是能说出道理来还可以饶恕 , 要是说不出道理来就处死 。 ”轮扁说:“我用我从事的工作观察出这样的道理 。 制作车轮 , 卯眼做得宽大就松滑而不牢固 , 卯眼做得窄小就涩滞安插不进 , 不松不紧 , 从手中做出的活儿 , 正符合心中摸索出的规律 。 这种火候嘴里说不出来 , 但是有个规律存在其中 。 我不能把这个规律明白地告诉我的儿子 , 我的儿子也不能从我这里学得到 , 因此年纪七十了却还要在年老时制作车轮 。 古代的人同那些不能传授的东西都一起消失了 , 既然这样 , 那么您所读的书 , 也不过是古人的糟粕罢了 。 ”
这是庄子虚构的一个故事 。 这个寓言中的轮扁经过多年实践的“得之于手而应于心”的“数”(即体验)是不可以用语言告知其他人的 , 这个寓言中 , 其实蕴含着貌似简单却常易被人们忽视的深刻哲理 。 我觉得《轮扁斫轮》这个故事非常重要 , 因为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法论——天下之至道 , 精湛之技艺 , 无法用语言文字的方式得之 , 只能靠自己身体力行去体会 。
所以中国古人在学习先贤往圣的学问 , 欣赏书画诗词等艺术作品时 , 很少只拿眼睛去看 , 也不可能像现代人那样 , 勉为其难地去对所谓“形式构成因素”进行物理学式的分析 , 而是立足于“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 , 注重“静观”、“玄览”、“卧游”、“品鉴”、“品味”、“体味”、“味道”等各种身体力行的验证 。 中国审美 , 是讲求韵味、余味、回味的 , 归根到底 , 可用一“品”字来总结 , 一“品”之中 , 视听嗅味触均有所调动 , 从一到多 , 触类旁通 。 禅宗里有“住于一味即摄众味” , 讲求的也是对生命之美的申发和体味的深情 。 所以 , 中华吟诵的读书方法 , 强调亲历亲证 , 调动多重感官和各种身心功能 , 囊括了所有时空感、运动感、情调、意境、质感以及生命之美的本真 , 更深切感知、更本然地体味对象 。 这是一种全身心的整合 , 一种圆通和合的境界 。 这无疑是一种更多主动参与的、音心合一的“品味”或“体味” , 音声相和 , 身心合一 , 是为“妙学” 。 中国人自古强调“身体”这个维度 , 有所谓“身在而道在 , 身在而美在”的说法 , 这种出于实践理性和“乐感文化”的审美体验 , 具有十足的“亲体性” 。 以至在后来的毛泽东思想中谈到“实践出真知”时也说: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必须得去亲口的尝一尝 。 这的确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
为吟诵而写
文章图片
既然体道验道悟道 , 是一种全身心的参与 , 而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录入 , 因此 , 了解吟诵只需一个星期 , 学会吟诵需要一个月 , 学好吟诵则需要一辈子 。 藉吟诵以练心 , 是一个日久弥长而日日新的练心之途 , 足以安顿我们那颗不知怎样安顿才好的心 。 声由心生 , 可现在大多数人心与物产生障碍 , 连从小学习音乐的人也多数都无法自由地张口就唱 , 与打开声音相比 , 他们更需要释放心灵 。 如何打开自己真实的声音呢?从每天的读书吟诵开始 。 在我参与的汉吟堂的活动中 , 我看过魏俊梅老师带大家吟诵 , 师生之间充实快乐 , 大声地吟诵随之手舞足蹈 , 自会从声音的情感变化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 身心当下就能受用 。 籍自己的音声领略汉诗魂魄 , 缘自身体 , 发自本真 , 契入生命 , 契入本心 , 内心萦绕的特具韵味的旋律 , 在自然而然的成长中 , 会真正成为一个有传统文化底色的中国人 , 荡涤乖戾之气 , 养成君子之风 。 吟诵的声音是真实的 , 我们可以随着吟诵之声回归心灵 , 与自我对话 , 与别人对话 , 与万物对话 , 与宇宙对话 。 同时 , 对美的品味 , 也成为了生命须臾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