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一个人的重重面具

作者:黎荔
我们每一个人的重重面具
文章图片
这个世界上哪有不戴面具的人 , 人人脸上都有一张或若干张面具 。
我们每一个人的重重面具】人只有独处时才是自然的(natural) , 一旦进入人际关系就是文化的(cultural)了 。 既然是文化的人 , 就需要有各种类型的人格面具:教师、学者、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生意人、全职妈妈、职业女性、医生、农民、文艺青年 , 还有诸如什么腼腆、随性、幽默、优雅、内向、文静、开放、叛逆、雷厉风行、大大咧咧、谨慎细致、活泼开朗、成熟干练、乐观自信、林黛玉、女人味、名媛范、贵公子、邻家小妹、善于言词、有主见、有经历、有品味……这些 , 都是我们的面具 , 形形色色的面具 。 人的最自然的状态是独处 , 可以想做什么做什么 , 想什么时候做什么时候做 , 想什么样什么样 , 不用化妆 , 不用盛装以待 , 不用戴上面具 。 而在社会人际交往中 , 我们都会自觉不自觉地 , 戴着面具粉墨登场 。
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曾提出“拟剧理论” , 将社会中的人比作舞台上的演员 。 舞台大体分为前台和后台两个区域 。 大家在前台 , 也就是在能被别人看到的地方 , 利用外表和举止表演出希望被人接受的信息 , 后台则是演员离开前台 , 进行休息和缓解表演紧张的地方 。 我们真正的后台是独处 , 因为独处才是人最自然的状态 。 此外 , 良好的亲情或爱情场景 , 也是我们的后台 。 因为 , 亲情最接近人的自然状态的 , 人在幼时无法独立生存 , 物质上要靠亲情照料 , 由此在精神上产生了对亲情的依赖 。 爱情关系由于灵魂的接近、相互喜爱和重叠 , 也可以达到接近人的自然状态的程度 。 爱到深处 , 两个人竟至会有合二为一的感觉 , 你中有我 , 我中有你 , 你就是我 , 我就是你 , 这样的关系可以使人不再感觉负担 , 不用伪装自己 , 身心可以处于自然而然的裸呈状态 。 当然 , 这世间有许多爱情也是戴着面具的 , 因为 , 面具背后的人 , 因某种心理障碍而认为:你会爱上我的面具 , 你会厌恶我的真性情 , 伪装下去我失去自己 , 但掀开面具会失去你 。
我们每一个人的重重面具
文章图片
如今 , 在大众栖身的社交网络上 , 前台与后台早已边界模糊 。 社交网络完美地将后台搬到了前台 , 这下子所有人都能是全天候的演员了 , 无论人前人后 。 在离开群体的地方 , 社交平台上发表的文字和po出来的图片 , 都是很安全的面具 , 我们可以戴着它们表演自己理想的形象 , 就连自称女汉子的姑娘自拍前也要纠结好几个角度 , 有多少人一边安利着北欧风的清新家居和琳琅满目的奢侈品 , 一边是没有入镜之处猪圈般的脏乱差 , 以及未及清理的泡面辣条肥宅水 。 理想的自我形象经营在社交平台上是极重要的 , 朋友圈里生活精致又体面 , 现实生活中极可能是另一种模样 。
我们想成为的那个人 , 与我们实际状态是有相当差距的 , 但大家所描述的那个“我” , 有可能与真实的那个“我”之间也偏差很大 。 这是因为人们都是戴着人格面具的 , 每个人格面具都有自己的特点 , 别人识别出来的是不同的人格面具 。 人们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人格面具 , 可以适时切换 , 但切换往往不是很彻底(那种女神与女神经之间的无缝切换 , 往往只属于影视作品和舞台剧) , 有些人格面具会被带到其它场合 , 或在其它人格面具上留下痕迹 。 也可以说 , 人们在一个场合可能不只用一个人格面具 , 而是好几个人格面具同时出场 , 但有主次之分 。 比如 , 当我说是一个非典型老师的时候 , 就是说除了我的主要人格面具“老师”之外 , 我还有很多别的次要的人格面具啊!比如 , 我还有文艺青年、少女心这些部分 , 甚至我自身尚未发觉的其他部分 。 很多时候 , 人的自我认知常常是滞后的 , 外表已经发生变化 , 别人都看出来了 , 自己还以为是老样子 。 一个人越是矛盾多变 , 恰恰越是面具丰富的表现 。
我们每一个人的重重面具
文章图片
人人都是戴有色眼睛看世界的 , 我们与这个世界的关系 , 其实是我们的态度与这个世界的关系 。 为什么即使对同一个人 , 不同的人也会看出不同的人格面具?这是因为 , 看面具的本质是投射 。 一个人只有内心有某个人格面具 , 才能看出别人的这个人格面具 。 如果内心没有这个人格面具 , 他是不可能看出别人的这个人格面具的 。 我们对他人的判断 , 常常只是我们内心的投射作用 , 是遇到适宜的对象或匹配的刺激 , 我们内在本来就具有的人格特质被激活 , 从而“我眼观万物 , 万物皆着我色” 。
什么才是我们真正的“自我”呢?这个“自我”是大自然用不可越逾的器官限制所形成的 , 使每一个人在芸芸众生之中变成特立的、可辨识的个体 。 这个“自我”从出生起 , 便任由一生种种遭遇加以塑造:压抑的欲念 , 隐藏的折磨 , 谨守的谎言 , 沉默的叫喊 , 无声的啜泣 , 否认的悲伤 , 克制的愤怒 , 囫囵吞下的羞辱 , 被排拒的狂笑 , 被打断的独白 , 被出卖的秘密 , 来得太快的快感 , 消失得太早的意乱情迷……这个“自我”由这宇宙间最活跃、最不稳定和最难以掌握的万事万物流变所塑造 , 它的一张张面具不断在生成、在变化、在更新 。
时代的车轰轰地往前开 , 我们坐在车上 , 仿佛有许多历史的画面一起拥挤在狭窄的车窗上 , 我听见外面传来了海涛般的喧哗 。 在列车经过的烟尘弥漫的街道上 , 我们在一瞥即逝的店铺的橱窗里找寻我们自己的影子——我们看见自己的脸 , 晃晃荡荡的 , 重重叠叠的 , 苍白 , 渺小 , 脸上有著各种各样的表情变幻 , 崇敬 , 厌恶 , 仇恨 , 喜悦 , 愤怒 , 悲伤 , 惊恐 , 恍惚 , 无聊——我不知道我究竟应该是哪一个 , 也想不出自己的脸上会有一张什么样的面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