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士宾”自导自演《鼓楼外》于震:大杂院里人情味特别浓

封面新闻采访人员周琴
由王之理编剧 , 于震自导自演 , 讲述京城木匠师徒传承和兄弟恩怨和解的现实题材剧《鼓楼外》正在北京卫视热播 。 剧中原汁原味的北京风情和“艺大于天”的工匠精神 , 令人深有感触 。
日前 , 该剧导演于震接受媒体采访 , 说起这段自导自演的经历 , 他坦言自己也是首次面临跳进跳出的挑战 。 剧中富含人生哲理的话语也让他很是赞同 , 比如那句“若争小可、便失大道” , 他坦言 , 如木匠于钟声一样 , 专心把本职工作做好 , 一定会得到你想得到的东西 。
“骆士宾”自导自演《鼓楼外》于震:大杂院里人情味特别浓
文章图片
于震饰演大师兄于钟声 。
“骆士宾”自导自演《鼓楼外》于震:大杂院里人情味特别浓
文章图片
《鼓楼外》海报 。
“骆士宾”自导自演《鼓楼外》于震:大杂院里人情味特别浓
文章图片
于震和海一天饰演师兄弟 。 图片由剧方提供
在不久前落幕的电视剧《人世间》里 , 于震饰演招人恨的骆士宾 , 给不少人留下深刻印象 。 而在日前热播的电视剧《鼓楼外》中 , 他不仅饰演北京木匠于钟声 , 还担任起了该剧导演 。
“骆士宾”自导自演《鼓楼外》于震:大杂院里人情味特别浓】自导自演 , 对于于震来说是一种需要跳进跳出的挑战 。 于震谈起了两个身份的不同感受 , “演员是感性的 , 演员活在角色里 。 导演是理性的 , 导演是活在剧里 。 我呢 , 是一会活在这部剧里 , 一会活在演员角色里 , 这是太难的一个挑战 。 ”他举例 , 当导演就得指挥剧组的服装、化妆、道具、摄影、美术、录音等部门 , 而演员只需要踏踏实实把自己的角色演好就行了 。 要求完美的他 , 坦言拍完这部戏后 , 就不再自导自演了 , “因为我觉得哪方面都有欠缺 , 而且我还是一个比较追求完美的人 , 要不我踏踏实实导一部剧 , 要不我就踏踏实实去演一个剧 , 这是两个行当 。 但这次经历是我人生中的一次重要的创作历练 , 我也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 虽然辛苦 , 但现在看到这部作品成功播出 , 我心里还是很甜的 。 ”
从导演身份回归到演员 , 剧中于震饰演的于钟声是个木匠出身的手艺人 , 他生活在鼓楼外 , 从小就喜欢古家具 。 他性格闷、认死理、做事一根筋 。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 , 他的命运也发生改变 。 相比于在《人世间》中饰演的骆士宾 , 于钟声这个人物最吸引于震的 , 是他的一丝不苟和踏实 , “钉是钉 , 铆是铆 , 一丝不苟 , 无论做什么都要踏踏实实地去做 。 当利益和自己坚守的底线发生冲突的时候 , 利益一定是给底线让路的 。 这是于钟声这个人物的根 , 无论他做什么行业 , 做什么事 , 这都是他坚守的 。 这种精神在当下 , 挺难得的 。 ”
《鼓楼外》有着鲜明的北京文化底蕴 。 于震回忆 , “我对鼓楼那片生活太熟悉了 , 我生长在大杂院里 , 大杂院里住了32户人家 , 就像一家人 。 胡同里有点什么事 , 大家都是口口相传 , 人情味特别浓 。 ”此外 , 他也点赞 , 剧本还写出了几十年来祖国的变化 , “《鼓楼外》里除了能看到咱们祖国、咱们北京的发展变化 , 也能看到人的成长变化 。 ”
剧中涉及到很多传统木工手艺 , 于钟声也是木匠 , 演好这个角色 , 跟于震平时的积累有关 。 于震透露 , 玩家具是他最大的业余爱好 , “我从中戏毕业后 , 进入北京人艺演话剧 , 后来有幸认识了大编剧邹静之老师 。 邹静之很喜欢中国传统文化 , 其中就有老家具 , 他也写了很多戏 , 然后又通过他 , 我认识了王刚老师 。 所以 , 我特别早的时候就跟着他们一块玩老家具 , 北京话叫‘玩’ , 他们都是手把手地教我 , 让我对老家具有了一些了解 。 ”
《鼓楼外》里有很多富含人生哲理的金句 , 比如师父易大船说的“若争小可、便失大道” 。 于震很赞同这句话 , “你如果在一些小事上斤斤计较 , 太追逐眼前的利益 , 便会失去更大的东西 , 失了大道 , 甚至把自己也给陷进去 。 ”在他看来 , 现在的人很容易被眼前的东西迷惑 , 不知道活的根本是什么 。 他说 , “比如于钟声是个木匠 , 他的不忘初心 , 就是把手上每一件木工活做好 , 踏踏实实静下心做好本职工作 。 专心把这个事做好了 , 一定也会得到你想得到的东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