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大方


首页 > 人文 >

「专访」《人世间》编剧王海鸰:改编超出了我的生活积累,后30集写得格外难



按关键词阅读:

采访人员|陈佳靖
编辑|黄月
距离电视剧《人世间》收官已经过去了一周 , 编剧王海鸰还没从剧中抽身 。 在接受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的专访时 , 她笑称自己已经开始看第二遍了 , “我不是自恋 , 毕竟电视剧是个集体创作 , 我看我的(改编)同时还要看演员的表演、导演的呈现、服化道、摄影和音乐 , 我还看弹幕 , 挺忙的 。 ”
王海鸰的编剧生涯始于上世纪90年代 , 那些年热播的《爱你没商量》《牵手》《中国式离婚》均出自其笔下 。 《人世间》是她第一次改编别人的作品 , 新鲜感与挑战并存 。 初读梁晓声的原著时 , 她一方面感慨于作家对大历史下小人物命运的深入把握 , 另一方面也对故事中的时代感同身受 。 长篇小说《人世间》以工人子弟周秉昆一家的生活轨迹为线索 , 从20世纪70年代写到改革开放后的今天 , 展现了中国社会近50年的巨大变迁和百姓生活的跌宕起伏 。
上山下乡、三线建设、国企改革、工人下岗、个体经营……在电视剧中 , 这些时代的关键词再一次唤醒了中国老百姓的记忆 , 也透过周家三兄妹的人生选择织就出一张庞大复杂的人情与社会网络 。 身处其中 , 苦难与机遇相伴 , 利益与情感交缠 , 人们相聚又分离 , 似乎随时可能被时代的洪流裹挟而去 。 作为一部现实主义题材作品 , 《人世间》多少让人感到沉重 , 王海鸰则一改原著中悲苦的色调 , 将温暖、力量与希望注入到人物的生活中 。 在她看来 , 没有人的一生是完美的 , 但在生活境遇都差不多的情况下 , 每个人的心态可能完全不同 , 这也决定了人们的命运走向 。
观看《人世间》的过程中 , 王海鸰也不忘时时关注网友们的评论 。 她发现 , 相比电视剧后半部分讲述改革开放的戏 , 观众更容易在前半部分细腻的家庭戏中找到共鸣 , 有人被母子之间的生活细节打动 , 有人为周秉昆“好人没有好报”鸣不平 , 还有女性在周蓉身上看到了当下的自己 。 正如王海鸰所说 , 只要电视剧讲述的是人性深处的东西 , 就会引起共鸣 , 这也是《人世间》值得被一再回味的原因 。 在本篇专访中 , 王海鸰从编剧的角度讲述了改编《人世间》的技巧与难点 , 分享了她对关键人物和情节的解读 , 也与我们探讨了剧中那段特殊历史时期对中国人的家庭和婚姻观念带来的改变 。
「专访」《人世间》编剧王海鸰:改编超出了我的生活积累,后30集写得格外难
文章图片
原著里写的周秉昆和六小君子的生活是我的一个盲点 , 恰恰赶上那个阶段我特别爱把历史书和相关文学书做交叉的比对 , 想看看在历史的弹指一挥间 , 大历史下的小人物是怎么生活的 。 由于书写方式的进步 , 不管是笔纸还是电脑都使小人物的命运可以被记录下来 。 我知道我们这类小人物 , 农村的人我也知道 , 但是我对工人不了解 。 所以《人世间》这一点打动了我 , 尽管它写得十分苦难 , 但非常真实 。
没有 , 因为我是改编 , 梁晓声签了合同 , 无条件的绝不插手二度创作 , 他搞过影视 , 知道这两个方式是不一样的 。 我们在最开始的会上讨论过一次 , 发现分歧很大 , 我觉得是根本上的分歧 , 而我这个人抗干扰能力特别差 , 容易被人带着走或者影响心情 , 所以就刻意再也没跟他做任何交流 。
当时他即兴地为电视剧设计了一个开头:早晨大家都在睡 , 郑娟一个人摸索着点了煤油灯 , 摸黑为大家做饭 , 她拿一根筷子在香油瓶里蘸一下 , 然后点到锅里 。
他说得非常对 , 非常真实 , 但是强化了小说本来就具有的苦难 , 正好和我想的相反 , 当时我正在竭尽全力地想办法让这部剧明亮起来 。 所以我想不行 , 我不能再跟他打交道了 , 因为他小说里写的(苦难)已经很明确了 , 如果电视剧还是这种思路 , 肯定会影响我的心情和决心 。
「专访」《人世间》编剧王海鸰:改编超出了我的生活积累,后30集写得格外难
文章图片
首先是小说有一个很扎实的厚重的基础 。 我想以家庭为结构向外发散 , 所有人都跟这个家庭的成员有关系 , 不管是官员还是企业家 。 当时觉得问题不大 , 可是真的动笔时 , 你想让一个剧作与众不同靠什么?不是靠编剧技巧 , 而是靠细节 。 技巧是可学的 , 不可学的是细节 , 这就要靠剧作者的积累 , 也要靠一点文学天分 。 因为小说和电视剧不同 , 有的情节小说可以三言两语写出来 , 但电视剧不能 。 比如小说里写周秉义被调到北京文化厅了 , 但电视剧要把他一步一步的成长过程展现出来 , 在这方面不容易藏拙 。
我一直在文学和剧作里穿梭 。 最开始写小说时 , 我受到的教导都是小说一定要淡化故事 , 因为故事性太强就失真 , 失真的东西就不可信 。 我刚调到总政话剧团时本能的抵触(戏剧的)创作观念 , 后来才慢慢明白如何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的度 。 话剧不能有交代性台词 , 一定是动作性台词 , 就是在一个戏剧规定情境里能推动整个情节往前发展 , 或者是抒发主人公发自内心的声音 。
《人世间》里宋春丽演的金月姬给周家回礼 , 把人家送的茶叶又给回过去了 。 这种事也不是特别巧合 , 但在小说里这么写就会显得刻意 。 而电视剧里我给她加了一个规定情境 , 就是她丈夫正好犯哮喘 , 老太太这种情况下都不忘了让秘书去回礼 , 秘书不了解情况 , 就捡了一个礼回了 , 这是可以的 , 同时结下了一个大大的戏剧的扣子 。 有了这个戏剧前提 , 下面怎么写怎么真实——夫妻矛盾、亲家矛盾、母女矛盾、翁婿矛盾都有了 , 各种人物关系就能开展了 。 所以这确实有技巧 , 但是最后拼的还是细节 , 你对各种关系的观察和感受都要有 , 要到位 。
应该说比我预想得要好 。 由于在央视播出 , 再加上电视剧这种大众艺术传播很广 , 肯定要有一些界限 , 但是播到这个程度已经让我惊讶了 。
「专访」《人世间》编剧王海鸰:改编超出了我的生活积累,后30集写得格外难】做编剧不能有偏爱 , 一定要爱所有人物 , 为所有人说话 。 如果你觉得一个人是落后角色就给他往一般的坏人的套路上写 , 双方形不成一种较量的力量 , 这戏就没张力不好看;只有给两个角色或者几个角色充分的逻辑和理由 , 人物才会显得立体、可爱、有力量 。 所以我让老百姓说:我们宁肯要一个能给我们带来实惠的贪官也不愿意要一个啥也不干的清官 , 他吃肉我们跟着喝汤啃骨头也行 , 你一个清官自己倒是清了 , 你啥也带不来!这是我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讲出应该在过去认为是不好的话 。 为什么清官总比贪官好?未必 。 反过来 , 有老百姓只看眼前的利益 , 因为他们的地位和视野有限 , 那么对于当官的 , 所有的意见都要听吗?我让周秉义说出来这段台词:群众的意见不一定都要听 , 因为群众有群众的局限 , 领导有领导的角度 。 所以这两方面我都替他们说话 , 这么尖锐的话还没有删 , 我就很高兴 。
「专访」《人世间》编剧王海鸰:改编超出了我的生活积累,后30集写得格外难
文章图片


    稿源:(界面新闻)

    【】网址:/a/2022/0312/031212534102022.html

    标题:「专访」《人世间》编剧王海鸰:改编超出了我的生活积累,后30集写得格外难


    上一篇:唱主角,素缇达用英语和外宾畅聊,面带微笑获得拉玛十世称赞

    下一篇:王灿拍古风写真,如仙女下凡惊艳动人,却谦称自己高攀老公杜淳


    人文

    从“华妃”到“董思佳”,她到底哪里变了?

    阅读(13)

    看到这两张造型对比,甚至有种“时间是倒着走的”的错觉。最近她又给我们带来了一部在播热剧《我们的婚姻》,蒋欣这次演的依然是一个气场十足的事业女性董思佳。作为“董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