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医院|【特色医疗】针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治,中山医院形成特色抢救模式

摘要: 在ARDS的药物治疗方面,中山呼吸团队将基础和临床研究的结果有机应用于临床治疗之中,目前ARDS的死亡率接近国际水平。
中山医院|【特色医疗】针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治,中山医院形成特色抢救模式
文章插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简称ARDS)是一种高死亡率的临床疾病,即使在国际上最好的医学中心,平均死亡率也高达30%,也被称为呼吸危重症领域的最高峰。中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监护室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国内率先诊断和治疗ARDS后,就一直致力于不断挑战这一难题。
ARDS机制非常复杂,要提高治疗效果就必须深入研究相关机制。白春学教授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就开始对ARDS的发病机制进行系列基础研究,获得了国家重大项目以及上海市卫健委、市科委等课题资助,发表了数十篇SCI论文,并获得上海医学科技奖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宋元林教授近年来在从细胞免疫、内皮细胞和上皮细胞等角度进行了ARDS发生机制的系列研究,获得了相关项目资助并发表了数十篇SCI论文。目前中山呼吸科室在ARDS机制方面的国家自然课题超过20项。
基于ARDS的基础研究,中山呼吸团队也进行了一系列的相关临床研究。白春学教授提出了“阶梯通气”和“ECMO联合CRRT”的新概念,主持了“西维来司他钠”的全国多中心研究。白春学教授还和宋元林教授一起发起了“血必净治疗重症肺炎”的全国多中心研究,结果表明中药制剂血必净可以明显降低重症肺炎的死亡率,并发表在著名的CCM杂志上,获得国际上的好评。
中山医院|【特色医疗】针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治,中山医院形成特色抢救模式中山医院|【特色医疗】针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治,中山医院形成特色抢救模式
文章插图

在新冠期间,宋元林教授还在国际上较早研究了新冠肺炎导致ARDS的临床研究,结果发表在权威刊物上,获得3554次他引,阅读量48万多次。
长期以来,中山呼吸ICU是华东地区呼吸危重症的会诊和转诊中心,每年成功救治大量的呼吸危重症患者,这其中ARDS患者占30%,科室建立了经验丰富的医生和护理团队,他们一直将呼吸生理应用于ARDS的治疗之中,注重呼吸机的精确设置,形成了中山特色的抢救模式。作为国内无创通气最早开展的ICU,钮善福教授和朱蕾教授在国内较早将无创通气成功应用于轻中度ARDS的治疗,为在公共卫生事件中抢救群体性重症肺炎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模式。
在ARDS的药物治疗方面,中山呼吸团队将基础和临床研究的结果有机应用于临床治疗之中,在上海较早将俯卧位通气、右心保护性机械通气、食道压指导PEEP设定、重症超声、重症气管镜、危重患者转运体系、保守性液体输注等方法和理念应用于ARDS的抢救之中,目前ARDS的死亡率接近国际水平。这些经验在援鄂期间得到了应用,显著降低了死亡率。宋元林教授还获得国家卫健委的“重症肺炎多学科讨论(MDT)”的项目资助,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临床病例讨论,提高ARDS诊治能力,抢救更多的患者。
ARDS治疗之路漫漫其修远兮,中山呼吸ICU上下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