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基于2008~2020年中国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系统(NMSS)数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脉耕团队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团队在Lancet子刊发表研究称,我国77%的心血管死亡发生在家中,18%死于医院,1.69%死于养老院。
研究者分析,这可能与我国“落叶归根”的文化背景有关。老年人希望在故乡度过,并选择在家中去世。
研究发现,上海(59%)和北京(50%)地区的医院死亡比例最高,而福建(93%)和海南(91%)居家死亡比例最高。
另一方面,与慢性缺血性心脏病和缺血性卒中患者相比,急性心肌梗死和出血性卒中患者在医院中死亡的比例较低。
有研究提出,发达国家过去100年间死亡地点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初,由于医疗资源有限和医疗技术不发达,家庭死亡占所有死亡的90%以上。
此后,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以及医疗服务可及性,死于医院的比例逐步上升并在20世纪70年代达到80%左右。
近几十年来,在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为了发展临终关怀和家庭康复,居家临床照料倾斜、姑息治疗等生命晚期照料模式已成熟,在家死亡比例再次上升。
根据这一假设,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处于第二阶段,或者处于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的开始或过渡阶段。
研究者推测,我国正处于第一阶段或者在第一阶段至第二阶段的过渡期。
研究者指出,虽然在第一阶段,较高比例的家中死亡被认为是医疗资源不足的结果,但影响中国死亡地点分布的因素与其他发达国家不同:
首先,中国的老龄化速度比其他大多数西方国家快得多,老年人是慢性病负担增加的主要人群,因此他们对医疗服务的迫切需求增加了。
其次,尽管在国家层面上,医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改善,接受医疗服务在很大程度独生取决于个人的认知及居住地。
因此,中国家中死亡的高比例应该与人口老龄化和人均医疗体系能力不匹配有关,而不仅仅是缺乏医疗资源和医疗技术。
【 过渡期|落叶归根,我国近八成心血管死亡发生在家中!Lancet子刊周脉耕、霍勇等研究】 研究者推测,中国从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的过渡期可能会更短,住院死亡的比例可能会比发达国家往期水平更低,尤其是在那些更倡导居家死亡的地区。
该研究对2008~2020年共计710万例心血管病死亡数据进行了分析。中国国家死亡监测系统(NMSS)是全球人口最多的死亡监测系统,覆盖超过3亿人。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 特发性|数据惊人!专家估计我国500万中小学生脊柱侧弯
- 脊柱侧弯|我国中小学生脊柱侧弯人数超500万,且年增30万左右
- 中小学生|我国中小学生脊柱侧弯人数超500万,且年增30万左右
- 我国5大富婆:个个身价不菲,一个40未婚,一个是中国首富
- 抗狂犬病毒|我国首个重组全人源抗狂犬病毒单克隆抗体上市
- 生殖中心|减少非医学需要的人工流产?专家:旨在保护我国女性的生育能力和水平
- 医疗机构|国家医疗保障局:我国已开展六批药品带量采购,涉及金额占公立医疗机构年药品采购总额的30%
- 豆腐皮|“长寿老人”的秘密被发现,我国产量大却没人吃,含钙量比牛奶高
- 长寿菜|日本人每天必吃的“长寿菜”,我国产量大却很少吃,钙量比牛奶高
- 治疗|癌症是西医的说法,在我国古代它叫什么名字?说出来你别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