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珠江商报采访人员邓海霞
通讯员卢丽妹
日前,市民张先生(化名)出现气促、乏力、怕冷、打寒颤等不适症状。一开始以为是感冒,没有太在意,但休息两天后症状无缓解,反而持续高烧不退,最高达39℃,咳出来的痰又黄又浓,同时伴有胸闷症状,精神反应差。病情危急,在家属的陪同下,张先生来到了顺德区第三人民医院就诊。
胸部CT显示,张先生的大片肺炎伴实变,血常规除了轻度贫血无明显异常。追问职业史,患者表示家中养有数十只家禽。“会不会是因为接触活禽感染了鹦鹉热衣原体?”经验丰富的呼吸内科与感染科主任万水春有了初步的判断。随后,科室团队为患者做了支气管镜及肺泡灌洗检查,肺泡灌洗液病原体宏基因组测序结果证实了他的判断,致病元凶正是“鹦鹉热衣原体”。
无独有偶,市民李大姐(化名)也被确诊感染了“鹦鹉热”。然而,李大姐的病情更为凶险,已持续5天39℃以上的高烧,虽无咳嗽咳痰,却已出现明显的精神症状,反应迟钝,呼吸急促,血液检查提示多器官(心、肝、肾)功能损伤,胸部CT出现多肺叶实变,病情危急,一度下达病重通知书。
经询问,李大姐并无明确的活禽接触史,为何也会染上此病?万水春指出,患者居住的环境周边野生鸟类极多,经呼吸道吸入的可能性较高。
据悉,两位确诊“鹦鹉热”的患者都有活禽暴露史,经正规抗感染与对症治疗后均已顺利出院,随访病情恢复良好。
【 鹦鹉热衣原体|高烧不退竟是鸟禽惹的祸】 医生科普
“鹦鹉热”究竟是何方神圣?
“鹦鹉热”为少见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鸟类、家禽及野生动物均可携带并感染,主要在鸟类之间传播,人类经呼吸道吸入或密切接触可发生人畜传染,人与人之间的传染也存在可能性,但相对罕见。
随着动物的迁徙,宠物鸟类饲养的增多,鹦鹉热衣原体感染近年来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近几年,我国北京、浙江、安徽、广东等地也陆续有零星散发病例报道。
“鹦鹉热”的临床表现很像普通的肺部感染,但症状较重,潜伏期一般为1-2周,长者可达4周。该病起病缓慢,感染后可引起全身症状,发热、头痛伴明显肌痛(常见背颈部尤甚),体温逐渐升高,3至4天后可超过40℃。1周左右出现咳嗽、干咳或咳少量黏痰或血性痰、呼吸困难等肺炎的表现,少数患者会发生肝脏、心脏和神经系统并发症,导致肝功能异常、黄疸、心肌炎甚至出现嗜睡、木僵、抽搐等症状,严重者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危及生命。
万水春提醒,重症“鹦鹉热”肺炎非常容易误诊,以致病死率很高。如果能及时找到病因并且经过适当的治疗,鹦鹉热重症患者病死率不到1%。
如何避免感染“鹦鹉热”?
医生提醒:
人们要注意保持养鸟、禽环境的卫生,在清洁粪便时要戴上口罩和手套,尽量应用“湿式作业”,以免致病微生物扩散到空气中,被吸入人体而感染。将鸟笼悬挂于室外通风处,每次赏玩时间以15-30分钟为宜。购买活禽时要保持距离,食用禽类时要彻底煮熟。若发现禽类出现鹦鹉热症状应立即隔离,并及时处理病禽。若接触禽类后出现相应症状,应立即就医。此外,对于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或免疫低下的人群来说,需慎重对待宠物的饲养,警惕宠物体内寄生的病原菌感染。
- 感染|过年杀鸡宰鸭,老人患上“鹦鹉热”
- 玩法|国产游戏《强袭人形:原体》宣布将移动版改为免费
- 饲养|老人发热误以为是“感冒” ,高烧不退原因竟是家养鹦鹉
- 江苏省|警惕!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接诊两位患者 接触活禽后感染“鹦鹉热”
- 病原体|【健康养生】三九养生不仅要御寒,还要注意这五点
- 模玩|模玩资讯:战锤《荷鲁斯叛乱》白色伤疤 基因原体 察合台可汗
- 衣原体|苏州夫妻先后感染“鹦鹉热”!爱鸟人士要警惕
- 痰瘀互结|孩子患了肺炎支原体肺炎,可以用中医药治疗吗?
- 带状疱疹|带状疱疹的病因
- 传染病|冬季传染病预防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