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人配音好听的小说剧(贺来贤人演过的剧推荐)
文章插图
作者 | 张罐子
责编 | 陈沉沉
最近,我看了一部羞耻剧,叫《我的巴比伦恋人》 。
虽然定位是脑残喜剧,但它的演绎方式非常有新意 。
更有网友评论它是“喜剧的外壳,雷剧的噱头,悲剧的内核” 。
这部剧主要讲的是:
正值性启蒙期的女主,因为谈性和爱,遭到了集体的“围攻”和“捕杀”;
从此在羞耻和压抑中长大成人,却在一件荒谬的事情中,找到了治愈的突破口 。
这个故事,是对多数80、90后女性们的成长经历一次很真实的揭露,却也是一次另类的共情 。
文章插图
女主陈美如,24岁,一名职业鉴黄师 。
工作上,她能力出色,深受领导器重,年纪轻轻就当上了部门主管 。
但在生活中,她早早就过上了一种“带发修行”的生活,对任何人和事,没有期待,更没有欲望 。
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
全世界都在针对我,我讨厌全世界 。
什么谦逊有礼,都是我装的 。
我总是假笑,我脾气很大,我特别容易烦,我看不上一切,我就是个特别糟糕的人 。
我跟这世界处不好,我就是处不好 。
我烦所有人类,我就想自己一个人呆着 。
甚至在她看来,成年人都应该控制欲望的边界 。
所以,对待这份鉴黄的工作,她很是认同 。
就像拿着一把手术刀,网络上关于性的擦边表达,她都会坚决清除掉 。
连门卫大叔在看美女杂志,她也会一把抢过,撕掉露骨的部分 。
文章插图
而在生活中,陈美如也保持着一种“绝不可出格”的人生准则 。
她穿着保守,常是长袖长裤,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 。
她非常社恐,除了唯一的闺蜜外,疏离所有人,绝不主动去建立关系 。
她极其禁欲,24岁了,没谈过恋爱,也从未显露过对性的需求 。
文章插图
表面上,这种活法可控又安全,但却让人看起来毫无生机 。
甚至,非常死板 。
就如同她的闺蜜所形容那般:
人家婚礼你不笑,人家葬礼你不哭;
你玩过山车都一副肾上腺素缺失的死相 。
你觉得你这叫作把控人生,其实你这是带发修行 。
文章插图
然而,陈美如小时候,可不是这样的 。
12岁的她,也曾是一名妥妥的怀春少女 。
看见有好感的男生会害羞,会看各种言情小说,会对未来的爱情充满好奇和期待 。
文章插图
究竟是为什么,让陈美如变成现在这样?
这一切,源于她12岁那年经历的一场羞辱 。
文章插图
12岁时,陈美如参观了一次“古巴比伦展” 。
回来后,她便以巴比伦王子和自己为原型,用日记的形式,写了一个爱情故事。
故事很玛丽苏,王子不爱绝美公主,只死心塌地爱陈美如:
“我的王子,为爱我而生,他说的每句话,都是情话......”
文章插图
却非常具备12岁少女幻想的特质,有对爱的追求,也有对性的懵懂:
“我们情到浓时,共赴巫山 。”
但阴差阳错,陈美如的班主任,也就是她的二舅妈,看了这一整本少女心事 。
二舅妈非常生气,大骂陈美如“不知羞耻、伤风败俗” 。
并要求她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朗读这本日记 。
文章插图
而围观整件事的同学们,从此开始了疯狂的嘲讽 。
陈美如成了大家嘴里“写色情日记的陈美如” 。
文章插图
直至长大后,这个标签也一直跟着她 。
每次陈美如回到老家,都会被大家拿这件事出来鞭尸 。
文章插图
从此,来自长辈的厌弃,同龄人的嘲讽,周围人的反复提醒……都在不断地告诫陈美如:
人,不能期待被爱,不能谈性,这都是有罪的、羞耻的、肮脏的;
要时刻警醒自己,不要有这些欲望,否则会被厌恶,乃至被惩罚 。
文章插图
甚至,为避免同样的事情发生,陈美如开始变得「情感淡漠」 。
而这,也形成了她心理上的一种防御:
为了保护自己,尽量远离人群,绝不接触两性关系 。
但,心理学家唐纳德·梅尔泽曾说过:
一切防御机制,都是我们为逃避痛苦而向自己撒的谎 。
陈美如回避两性问题,甚至去当鉴黄师,企图以此来跟当年的自己划清界限 。
其实都是通过压抑内心的欲望,去逃避12岁那年经历的痛苦 。
表面上看,这是在保护自己;
但实际上,逃避的痛苦,一直都在 。
并且,逃避得越久,生活就越像一潭死水 。
而当压抑的欲望,不断侵蚀内心时,这潭死水,终会以一种更可怕的方式,汹涌起来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在陈美如24岁生日这天,一件诡异的事情发生了 。
爱情日记里的王子,竟然变活了,还出现在她的身边 。
但,并不如12岁时幻想的那般美好 。
王子的到来,让陈美如自以为可控的生活,彻底失控了 。
他的一举一动,都让陈美如时刻想起当年的羞耻 。
无论是他满嘴尴尬的土味情话:
“有我在,陈美如的一根头发都不会落在地上 。”
“别人是我看都不会看一眼的女人,我这辈子,只爱陈美如一个 。”
还是他要为陈美如擦脚、作法辟邪、剖腹示爱等,这些幻想成真的事,都在不断提醒陈美如:
12岁所经历的羞耻,正在卷土重来 。
文章插图
他的无知,让陈美如的生活陷入了混乱 。
王子不懂现代文明,任何事物在他眼里,都是威胁 。
陈美如家里的电器家具,物业大妈的手机,闺蜜剧团的电视机……都毁在了他的剑下 。
甚至,每个站在陈美如身边的异性,都被他视为敌人,差点被杀掉 。
这不仅让陈美如感到无比社死,要为他造成的损失赔偿,她还负伤进了医院 。
文章插图
甚至,他还毁掉了陈美如的工作 。
因为操作不当,王子复位了陈美如公司删除的不良视频,给公司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
老板却认定,这是陈美如在家偷看这些视频导致的,并在全体员工面前大骂她是“装清纯、女流氓” 。
这是陈美如经历的第二次精神羞辱 。
同时也让她更加深信,这仍是那时的少女心事,所带来的惩罚 。
文章插图
剧的设计,让12岁陈美如日记里的王子成为真人,来到24岁陈美如的世界 。
在现实世界中,这样的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 。
但在我看来,它存在着一个隐喻:
被陈美如压在12岁的正常欲望,回归了 。
然而,压抑多年的真实欲望,一旦出现,我们是很难适应和驾驭的 。
正如陈美如的王子将她原来的生活打乱一样 。
为了重回平静,她的第一反应就是再次压制——
拼命甩掉王子、报警抓王子、要把王子推下水淹死、去看心理医生压制对王子的性幻想……
这些行为,其实都是她在极力拒绝面对自己 。
然而,正如弗洛伊德所言:
凡是被压抑的,都会以更丑陋的形式展现出来 。
王子的出现,让陈美如的生活全面崩盘 。
她被迫应对各种突发事件,跟各种人打交道,甚至要处理两性关系……
她产生了更多自我羞耻、自我谴责,甚至是自我怨恨等情绪 。
但,也正是他的存在,让陈美如的生活,逐渐有了生机 。
文章插图
作为12岁女孩的幻想对象,王子还有一个重要的象征,那就是爱 。
这是24岁的陈美如,绝对不敢想、也不敢要的东西 。
但怎么也消失不了的王子,让她不得不卸下负担,去学会和他和平共处 。
而在这过程中,死水不仅开始流动,而她也在慢慢得到疗愈和爱的勇气 。
她开始接受王子存在的现实 。
因为王子所带来的混乱,陈美如慢慢意识到:
当年的心理创伤,是自己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一味逃避,只会越来越糟糕 。
于是,她决心直面王子的存在,并教他现代社会的事情,帮助他融入现代文明 。
并且,和闺蜜的谈起日记时,她第一次承认了自己的创伤 。
更勇敢的是,陈美如还带王子回到曾让她感到不堪的学校,并说出那年的经历 。
这意味着,她不再选择逃避,而是承担起直面自身创伤和欲望的责任 。
文章插图
她逐渐学会接纳王子的爱 。
陈美如防御心强,于她而言,坦然接纳一个人的爱,并不容易 。
幸运的是,12岁陈美如设定的王子,为爱她而生,会一直无条件爱她 。
陈美如自卑,王子会无条件认可她;
陈美如歇斯底里,王子会无条件抱持她的情绪;
陈美如遇到危险,王子会无条件挡在前面保护她 。
正是这种坚定且无条件的爱,让陈美如卸下了心防,还让她找到了去爱的勇气 。
她开始变得柔软,会顾及王子的感受,会贴心照顾受伤的对方,还会向对方表达自己的喜欢 。
同时,她还向老板提出了辞职,不再做阉割欲望的鉴黄师 。
因为陈美如开始明白,就算成年人该控制欲望的边界,但爱没有边界,也不能控制 。
所以她承认了自己对王子的爱,也肯定了自己想拥有王子的欲望 。
这些变化,意味着她有了勇气去拥抱惊喜和未知,拥抱欲望,有了力量去直面可能会出现的失控 。
文章插图
写在最后
陈美如是幸运的 。
因为王子的出现,她被迫直面了12岁那年的羞耻记忆 。
从恐惧面对,到极力逃避,再到与之和平共处,在24岁的这一年,她终于看清了自己的爱与怕 。
所有的疗愈,从面对开始 。
心灵大师宗萨仁波切讲过这样一段话:
当一个人极度坦诚,他就已经无坚不摧 。
如果说,修行有什么法门的话,那一定是真实 。
保持你对欲望、对情绪的真实,从这个真实出发,你才能获得超越的力量与勇气 。
诚实面对自己的欲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陈美如”,因为曾被羞辱过,便从此为了自保而压抑封闭自己 。
重新敞开自己,是危险的,
保持现状,才是安全的 。
但成年后的我们,已经不再是那个被羞辱而不能反击的弱者,也不再是不能维护自己正当需求的孩子 。
讲到这,我想起朋友曾分享过的一句话:
在恐惧之中“冒险”,感受到了一跃而下被一张网接住的感觉 。
我想,这就是直面「自己的欲望」时,最真实的一种体验 。
如果你遇到这样的机会,别逃,别错过,与自己的爱、恐惧、真实待一会 。
因为,让欲望流动起来,我们才更加体验到,自己真实存在着 。
文章插图
作者 | 张罐子,假想非正常人类;责编 | 陈沉沉
【多人配音好听的小说剧(贺来贤人演过的剧推荐)】本文原创首发公众号【武志红】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 2018抖音歌曲大全在线听(今年好听的网络歌曲)
- 米唐唐|生了二胎的70后父母怎样了别光以为幸福,也有很多人后悔!
- 好听的网名(情侣网名_1)
- 晓娅|37岁硕士宝妈的话让人泪目,说出很多人的心声“别学我生二胎”
- 父母|父母越能忍住3件事,孩子会越出色,但很多人做不到
- 曾轶可最好听的一首歌(曾轶可好听的歌)
- 名字不好听却好看的电视剧(被名字耽误的好书)
- 讲究|过生日到底阳历好还是阴历好?原来大有讲究,很多人还不清楚
- 试管|中国首例“试管婴儿”已31岁了,如今怎样了?只怕让很多人失望了
- 牙科器械|儿童看牙,牙科器械其实都有个好听的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