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浙江新闻客户端采访人员沈听雨
文章图片
临近冬奥 , 国家广电总局冬奥题材重点电视剧项目《超越》目前正在热播 。 该剧聚焦冬奥重点项目“短道速滑” , 讲述了三代中国短道速滑人完成体育拼搏精神的接力与传承的热血励志故事 。
自播出以来 , 凭借真实刻画短道速滑运动员的细腻情感与顽强拼搏精神 , 打动了不少观众 。 有网友评价 , 看《超越》时 , 能明显感受到短道速滑这项运动的“燃” , 这是一种渗透人心的、带有真实感的燃 。 特别是看到冰刀在冰面上划出痕迹的时候 , 短道速滑这项运动的魅力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超越》有两条故事线:一条从短道速滑项目的“北冰南展”开始 , 一条从我国短道速滑项目初创的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 。 剧中 , 1989年16岁的郑凯新与2014年16岁的陈冕在两个叙事时空里遥相呼应 。 两个时空中的短道速滑运动员、教练员的故事由此依次交替展开 。 这也让观众看到了中国短道速滑30年的历史跨度 , 更感受到了运动员们世代传承的超越精神 。
三代人 , 两个时间点 , 两条叙事线 , 对于完全原创的剧本而言 , 这样的叙述并不容易 。 该剧总编剧李嘉说过 , 刚开始创作团队都不太了解短道速滑 , 他们联系了短道速滑队伍 , 和队员们同吃同住 , 深入采访每一位运动员和教练 。 前期收集素材时 , 采访了近百位对象 , 对短道速滑的了解也逐渐加深 。
而在和上一代短道速滑人交流后 , 创作团队也发现 , 这一辈人的故事同样精彩 , 他们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克服种种困难实现了中国短道速滑项目从零到有的跨越 , 更能展示体育精神 。 双时空的叙事结构由此形成 。
于是 , 剧中上世纪90年代黑龙江短道速滑队与当下时空的青岛短道速滑队形成了鲜明对比 , 同样是短道速滑的竞赛项目 , 90年代还需要靠教练的小智慧去选拔苗子 , 如今已有不少职业运动员从幼时就开始训练 。 这种时空交错感 , 让观众更直观感受到了短道速滑项目在我国的发展和变迁 。
文章图片
不仅如此 , 《超越》每一集结尾都有对短道速滑相关人士的真实采访 , 并且每段访谈都突出相关主题 。 如剧中表现运动员退役 , 那么结尾的访谈话题就以“退役”为核心 。 他们的亲身讲述 , 更为生动地向观众展现了中国短道速滑运动兴起至今的发展历程 。 参与者述说着当年的故事 , 给观众带来的是更直击人心的触动 。
正如剧名《超越》所承载的万千涵义一样 , “超越”不仅指短道速滑项目上运动员在弯道的超越 , “超越”也是中国短道速滑发展史中运动员和教练员不畏艰苦屡创辉煌的代名词 , 更是万千为中国冰雪事业奉献一生的那些“超越者”和无名英雄们的自我超越 。
【记录三代短道速滑人的故事 冬奥题材电视剧《超越》热播】2022年北京冬奥会即将召开 , 创作团队希望通过《超越》的故事 , 能带动观众对于短道速滑或者冰雪运动的兴趣和了解 , 也希望“超越”这个主题能被传递出去 , 超越精神能照耀每一位奋斗着的中国人 , 带给各行各业的人们力量 , 激励大家持续不断地超越自我 , 书写新的辉煌 。
稿源:(浙江日报)
【】网址:/a/2022/0125/0125123D332022.html
标题:记录三代短道速滑人的故事 冬奥题材电视剧《超越》热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