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收|地与道——我对中药材的看法

文/张刚强(非遗传承人)
我国疆域辽阔,药材资源丰富、历史悠久。但近几十年来,地道药材越来越难以保障其疗效,原因众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自然环境的改变和不规范的商业种植和开发。
我们常常说的地道药材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地,一个是道。地是地域,道是天道。
地,指的是不同地域对药物产生不同性气的打造,其包含的性气功能对生命的提升指数能力最强的某些药物,最具有医疗价值,如川贝、川芎、阿胶、宁夏枸杞、东北人参等地域性的药物。这些药物在应用上纠正人体偏性时疗效最为突出。
《黄帝内经·素问》说道:“司岁物,天地之专精也;非司岁物,散也,故质同而异等也。气味有薄厚,性用有燥静,治保有多少,力化有浅深,此之谓也”。意思是同样的植物,不同的时间、地点,药效完全不同。如果是适宜的时间地点,则是上上之药品,反之,则气味不同、性状迁移、药力大减。《神农本草经》中记载“土地所出,真伪新陈”,其中很多药材都带有地域药材的性质,比如“巴豆”“蜀椒”“秦瓜”“阿胶”“吴茱萸”“代赭石”等,巴、蜀、秦、吴、东阿、代州等在古代都是地名。由此可见,在中医药刚出现及发展的阶段,已经有了解到药材的产出地同药性之间的关系,重视药物来源的传统已经有所体现。
孙思邈的《千金翼方》中“用药必依土地”更体现了药材生长地对药材效用的重要性。其中“药出州土”篇首次将药材按照产地十三道分类:“其出药土地,凡一百三十三州,合五百一十九种”。例如对黄连的描述为:生巫阳川谷及蜀郡,太山,今西间者,色浅而虚,不及东阳,新安诸县最胜。
对于道地药材的地域的限定性,很多的中医古籍都有很细致地描述。如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指出:“诸药所生,皆有境界。秦汉以前当言列国,今郡县之名,后人增尔”。陶弘景对数十种中药的地域性做了精确的描述,并频繁地使用“第一”“最佳”“为好”等词来形容道地产区药材出众的质量。
古代医家经过长期使用、观察和比较发现,即便是分布较广的药材,也会因为自然条件的不同,导致质量优劣不同,由此逐渐形成了药材地域性的概念。
现代生物学方法研究药物的物质成分,发现同一种药材,由于产地的不同,质量确有差异,外观、作用也有所不同。如当归,甘肃岷县(岷山山后)的质量最佳,主根肥大支根少,油润清香,而产于同样岷山山前的武都当归,主根就短小支根多,油性差很多。这是因为山前山后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土层腐殖土含量、气温不一的缘故。
植物的生长与发育都受到其生活环境的影响,我国地域辽阔,具有寒带、温带、亚热带等多种气候条件,高原、平原、丘陵等多种复杂地形,土壤、日照、降雨、日夜温差、风速等自然条件差异很大,生态环境各有千秋,均影响着药物的成长和成分积累,土壤中的矿物质元素、空气含量、水份比例都会影响植物的营养吸收,而气候条件决定植物周围动物、微生物的品种、数量和繁殖情况。在不同地区的地形、土壤、气候等独特的自然环境下,物种形成了独有的品质与生长、繁衍习性。药材长期在适宜的环境下生长繁殖,经过成百上千年的自然选择与人工繁育,形成了有效成分含量高,遗传稳定的个体。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地方的自然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很多地方的气候已经与过去不一样了。随着商业种植的工业化加深,很多经济作物的种植往往是将山陵夷为平地后,统一种植某种单一经济作物,并撒下各种药物以遏制其他植物的生长,生物多样性已不复存在。同时,药材的需求日益壮大,药材的商业种植也是解决药材不足的一个途径,在现代技术下,对短缺药材异地种植似乎也取得了不少成效。如藏红花在江浙沪一带的人工室内全封闭种植,基质采用东北泥炭土与松鳞的混合物,生长过程的全休眠期、同化叶分化期、花芽分化期、开花期四个阶段中,光照强度按天数连续增加,可以提早达到采摘期,而多糖的质量、藏红花苷类的质量、黄酮的质量、多酚的质量均高于伊朗的藏红花。然而,在中医的理论下,更注重的并不是有效成分、物质含量,而是更重视“药性”。
道,指的是天道,即这个药材是按照时间节律来种植、采摘。即使是长在同一个地域的药材,如果过早或过晚种植、过早或过晚采摘,药性也是大打折扣的。
《神农本草经》指出:“阴干、暴干,采造时月,生熟……并各有法。”孙思邈《千金翼方·卷一》有“采药时节”的专论,还列举了233种中药的采收时节。唐代医家孔志约在《新修本草》中说:“动植形生,因地舛性;春秋节变,感气殊功。离其本土,则质同而效异;乖于采收,则物是而时非。名实既虚,寒温多谬。”可见祖先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对药材的采收时节有丰富的经验和知识。
中药能够治病,主要决定于药物的性味,现代称为有效成分。中药的有效成分是中药防病治病的物质基础,而有效成分的质与量和药材的采集生长年份、季节、时间和方法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如甘草中的甘草酸为其主要有效成分,生长三四年的含量比生长一年的几乎高一倍;人参总皂苷的含量,以六七年最高。其次,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随月份的变化,有效成分的含量也各不相同:如霜桑叶的有效成分含量最高需要在霜降节气以后;艾叶有效成分在端午时节含量最高;黄连中小檗碱含量随年龄逐年增高,可延续到第六年,而一年内则以七月份含量最高,因而黄连的最佳采收期是第六年的七月。再者时辰的变更与中药有效化学成分含量亦有密切关系:如金银花一天之内以晴天的早晨采摘最好,否则花蕾开放再收,则质量降低。
植物类的药物,根、茎、花、果、皮、叶各部位的生长成熟期均有明显的年份、季节性,如根茎类“春宁宜早,秋宁宜晚”,早春二月,新芽未发,深秋则多数植物停止生长,营养物质多存于地下部分,有效成分含量高。皮类则常在春夏时节,此时植物生长旺盛,树木枝干内浆汁丰富,树皮易于剥离。果实种子类当于成熟后或成熟时采收。花类则需要根据药效分含苞欲放、刚刚开放、花冠变色、盛开之后采收。
采收|地与道——我对中药材的看法】 动物类药物也因品种不同采收各异,如鹿茸在清明后45-60天截取,过时则角化失去药性;驴皮在冬至后剥离皮厚质佳;昆虫则在数量最多的活动期捕获。
对于商业种植、养殖来说,道就更不可能遵守了。受利润最大化的驱动,种植的时节受成活率的影响还偏差不大,但种植年份和采摘时节基本无法保证。如厚朴,二级保护药材,5年以前生长极慢,15年才开始结实,20年才进入盛果期,商业种植根本等不及20年,提早采摘必定药性不够。如霜桑叶,从5月采到初冬落叶,价格渐长只因为药性渐长。而酸枣仁,基本在未成熟时就被采摘。
综上所述,中医科学应该以我为主,西为中用。要遵循中医的科学原理,遵循药材的地与道。以此发展中医科学,造福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