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医展芳华 守护骨骼健康

大江网/赣州头条客户端讯 李元凤、采访人员廖云萍报道:“回去以后,要定期复查,拍片子看看骨头愈合的情况。”正在嘱咐病人注意事项的是赣州市中医院骨三科主任杜兰翔。47岁的他,每天都忙碌在临床一线,“奔跑”在手术台旁,成为与生命赛跑的“马拉松”选手,为的只是换得患者的健康,看到患者的微笑。
仁心为圭臬——“想患者所想,忧患者所忧”
在杜兰翔的行医过程中,“想患者所想,忧患者所忧”一直被他奉为圭臬。1995年,杜兰翔自江西医学院毕业后,踌躇满志的他带着这样的满腔热情走上工作岗位,一直奋斗在一线的他始终没有停止学习的脚步,先后在北京积水潭医院,上海第六人民医院,广州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进修学习,更是率先在赣南地区开展老年髋部骨折微创手术治疗,现任赣州市中医院骨三科主任。
走进骨三科的办公室里,杜兰翔被各地慕名前来治疗的病人团团围住。有亲戚朋友介绍的患者、有慕名而来的患者、也有复诊的病人及家属,整整一天,杜兰翔始终用十二分的耐心和亲切的笑脸面对每一位患者。
“我来找杜医生看病。”这天中午11时许,在骨三科的办公室里,来了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杜兰翔握着老人家的手耐心询问其情况后得知,老人早上7时从家中出发,途中多次转车来到医院。“杜主任得知老人家70多岁,无儿无女,当时医药费也是他亲自垫过去的,还一遍遍告诉老人怎么用药,要注意什么。”据科室医生介绍道,老人家是在邻居的介绍下找上杜医生。“老人家颤巍巍的拿出医保卡说找我看病,听老人家说完后,其实当时心里很难受,但更多的是信任与责任”杜兰翔说道。
正是这样一个又一个为患者着想的举动,温暖着每一位患者的心。在整个谈话的过程中,他经常说一句话“如果这是我家亲戚我会怎样”。了解他的人都明白,这绝非只是句客套话,杜兰翔也是抱着这样的心态,站在患者的立场为他们考虑问题提供治疗方案。
骨科|医展芳华 守护骨骼健康
文章插图

杜兰翔(左一)正为患者手术
骨科|医展芳华 守护骨骼健康】 技术为依托——为患者减病痛
科技的进步解决了人们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难题,医疗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更不例外。随着新技术不断出现,近年来,微创手术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如何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安全、规范、可靠的技术是杜兰翔一直思考的问题。在一次外出学习中,杜兰翔接触到了老年髋骨骨折——时间短、创伤面积小、不用暴露骨头、做完手术就能走动的技术,打开了他的新大门,成功地把该技术引入赣南地区,率先在赣南地区开展老年髋部骨折微创手术治疗,治愈大批临终骨折老年病患,让老年患者摆脱卧床风险。
采访中,杜兰翔重复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医生应该注重科研与临床的结合,一个好医生要学会“发明”和“创造”手术,通过新技术、新方法来达到更精准更优质的医疗效果。在他心里,医疗手段越先进,手术效果越好,就有越多人能更有尊严、更有质量地生活。目前,杜兰翔在复杂骨盆髋臼骨折、单肩、桡骨小头置换手术,对骨感染,骨不连,骨缺损等骨科并发症中西医结合治疗,积累了较多的成功经验,成了赣南地区技术过硬口碑极好的骨科专家。
“我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带动骨科微创事业不断向前,造福千千万万骨科患者。科室也有很多技术要突破,我们都得走在时代前沿。”杜兰翔说道,医生最乐于看到的就是,患者安安心心地住院,开开心心地出院。
医术为基础——创新、传播手术技术
1995年至今,从一名轮转科室的医生,到骨三科的主治医师;从一名跟在科内“老师”后面的“学生”,到可以挑起科室大梁的“老前辈”。在骨科的近26年从医经历,杜兰翔见证了医院医疗技术从传统的开刀手术到微创的发展过程,而医院则陪伴了他在骨科治疗上的成长,岁月匆匆,更新的是技术,沉淀的是医术。
作为新时代的骨伤科医生,一定要了解相关专业学科前沿动态,要医、教、研共同发展。据科室里的同事介绍,杜兰翔经常会去一些县里的医院义务的推广技术、远程会诊,在科室里经常也会进行学习汇报,线上、线下学习国内知名医院的技术。
如今,杜兰翔担任赣州市中医院骨三科主任、江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导师,赣州卫生健康“十百千”人才培养对象,江西省赣州市骨科学会常委、江西省赣州市中医骨伤科学会常委等,在《创伤外科杂志》、《中国矫形外科杂志》、《中国骨与损伤杂志》、《中华中医药杂志》等国家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主持参与课题6项,发表论文10余篇,在繁重临床工作之余还担负着科研与教学工作。
小小的手术间,承载了患者和家属对“生”、对健康的所有希望。从医26年,杜兰翔用自己无私奉献、精湛医术和良好医德为无数患者解除病痛,无论是在患者、还是在同行中均享有盛誉,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当代好医生的社会价值体现和口碑品牌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