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第一次期末考试后,才知道谁在裸泳:快乐教育输了,佛系爸妈败了…

“双减”第一次期末考试后,才知道谁在裸泳:快乐教育输了,佛系爸妈败了…
文章图片
孩子可以任性 , 但父母永远不能 。
最近一段时间 , 各大学校的期末考试陆续结束了 。
作为“双减”实施后的第一次大考 , 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 , 都对这次考试无比关注 。
然而 , 拿到成绩后 , 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
前几天 , 我还在后台看到了这样一则留言:
随后 , 这位妈妈又补充道:
“平时 , 我问他最近学习怎么样 , 他总说学会了;考完试 , 我问他考得怎么样 , 他也说挺好的 。 可为什么成绩会退步这么多呢?”
事实上 , 这种情况绝非个例 。
双减前 , 很多孩子凭借着父母的催促 , 老师的监督 , 机构的“加餐” , 往往都能取得还不错的成绩 。
但同时 , 也隐藏了不少自身的问题 。
直到双减政策落地后 , 这些问题才彻底暴露出来 。
正如巴菲特的那句名言:“大潮退去 , 才知道谁在裸泳 。 ”
更多内容↓↓↓1/101234567下一页“双减”后的第一个学期 , 孩子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作业数量大幅缩减了 , 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
考试次数减少了 , 一二年级取消纸笔考试……
“双减”第一次期末考试后,才知道谁在裸泳:快乐教育输了,佛系爸妈败了…】然而 , 尽管没了作业的加持和考试的压力 , 有的孩子依旧严格要求自己 , 每天专心听讲 , 认认真真做笔记 。
“双减”第一次期末考试后,才知道谁在裸泳:快乐教育输了,佛系爸妈败了…
文章图片
(源自微博账号@安徽商报)
可也有不少孩子 , 开始逐渐放纵自己:
课堂上不认真听讲 , 回家后不写作业、不复习 , 整天想方设法玩游戏……
记得曾看过这样一则新闻:
三个月前 , 河南驻马店 , 有两个孩子 , 一个10岁 , 一个11岁 。
他们先用奶奶的信息注册了游戏账户 , 随后 , 又骗奶奶是考试需要 , 通过了人脸识别 。
就这样 , 短短几个月花光了父亲22万的死亡赔偿金 。
“双减”第一次期末考试后,才知道谁在裸泳:快乐教育输了,佛系爸妈败了…
文章图片
看完新闻 , 只剩下一声叹息:
他们丝毫没有意识到 , 自己正在被同龄人远远抛在身后 。
网上曾流传过一个数学公式:
“双减”第一次期末考试后,才知道谁在裸泳:快乐教育输了,佛系爸妈败了…
文章图片
这一公式 , 放在孩子身上同样是成立的 。
1.01就代表了每天多努力一点点 , 坚持一整年 , 孩子将会取得飞跃式的进步 。
而0.99则代表了每天懈怠一点点 , 经过了日复一日的更迭 , 孩子终将被打回到原点 。
每天是学习还是玩游戏 , 短时间内看不出差距 。
但经过一个学期的沉淀 , 到了期末考试的那一刻 , 同一个班级的孩子之间 , 已经出现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
同样的老师 , 相同的教材 , 为什么有的孩子名列前茅 , 有的孩子却只能徘徊在及格线的边缘呢?
说到底 , 造成孩子之间差异的真正原因 , 还是在于家长 。
最近 , 有一对学霸双胞胎火了 。
“双减”第一次期末考试后,才知道谁在裸泳:快乐教育输了,佛系爸妈败了…
文章图片
2018年 , 哥哥李世乾以667分的成绩考入电子科技大学 , 弟弟李世坤以654分考上了四川大学 。
如今 , 兄弟俩双双被保送至北京大学 。
哥哥擅长科研 , 本科在校期间 , 曾连续三年综合排名第一 , 获得了10余项国家级、校级奖项 , 发表了2篇SCI论文;
而弟弟的实践能力更加突出 , 大学四年 , 获得了20多项国家级、省级竞赛奖项 。
从小到大 , “乾坤”兄弟的家里都没有过多的苛责 , 没有成篇的大道理 , 有的只是高质量的陪伴——
孩子学习时 , 父母就在一旁看书 , 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孩子因成绩不理想而失落时 , 父母第一时间帮孩子找原因、做分析 。
始于陪伴 , 陷于教育 , 忠于爱和接纳 。
这便是父母能够给予孩子最好的“成长养料” 。
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的副主任胡平平说:
特别是现在:
校内不断减负 , 机构逐渐退出 , 但家庭教育的占比却越来越大 。
父母不仅是孩子的监护人 , 更是孩子永远的第一责任人 。
那些学校没办法顾及的 , 老师没办法覆盖的 , 都需要父母用汗水去填补其中的空白 。
“双减”第一次期末考试后,才知道谁在裸泳:快乐教育输了,佛系爸妈败了…
文章图片
曾经 , 我也觉得学习应该是孩子自己的事情 , 孩子死活就是不学 , 家长又能怎么办呢?
直到身边一位当老师的朋友 , 一针见血地指出:
这一刻 , 我才恍然大悟:
孩子之所以是孩子 , 就是因为他是感性的 , 是情绪化的 。
他看不到未来十年、二十年那么远 , 只知道眼前的快乐最重要 。
为了一时半刻的欢愉 , 他会察言观色 , 一步一步试探家长的底线 。
如果父母光指望孩子自觉 , 看似是给了孩子更多的空间和信任 。
实际上 , 却让他一点点丧失了未来的竞争力 。
更悲哀的是 , 等他长大了、懂事了 , 还会埋怨父母当初没能尽到责任 。
还记得《家有儿女》中那段经典的对白吗?
刘星问妈妈:“妈 , 你当初为什么不逼我?”
妈妈说:“小时候给你报这班报那班 , 想让你学 , 是你自己不好好学啊!”
刘星反问道:“我不愿意学 , 您就不让我学了?那时候我还小 , 我不懂事 , 您还不懂事吗?您就应该从小培养我、教育我、从小您就逼着我学呀!”
孩子可以任性 , 但是父母永远不能 。
“双减”第一次期末考试后,才知道谁在裸泳:快乐教育输了,佛系爸妈败了…
文章图片
西奥多·罗斯福有一句经典的名言:
“有一种品质 , 可以使一个人在碌碌无为的平庸之辈中脱颖而出 。
这个品质不是天资 , 不是教育 , 也不是智商 , 而是自律 。 ”
想要培养一个自律的孩子 , 绝不是动动嘴就够了 。
作为父母 , 一定要用心引导 , 做好以下三点:
之前看过一个视频 , 有个小男孩翻看了妈妈的学习笔记后 , 突然开始抽泣 , 把头埋在妈妈怀里哽咽地说:
“对不起 , 妈妈 , 我没有好好学习 。 ”
网友纷纷留言表示 , 父母的正面榜样 , 胜过一切说教的言语 。
孩子或许不听我们的话 , 但他一定会模仿着我们的一言一行 。
每天回家后 , 父母少玩手机 , 最好不玩 。
不要让孩子觉得 , 凭什么你可以不自律我却不行 。
高考状元杨晨煜的妈妈在谈到教育孩子的经验时 , 这样说道:
“一定要在孩子没有自主思考能力的时候 , 督促他养成好习惯 。
这个过程很痛苦 , 你得时时刻刻监督着他 , 留意着他 。
等他定型之后 , 后面的路自然就好走了 。 ”
心理学家将孩子的3到6岁定为“潮湿水泥期” 。
在这一时期 , 孩子85%的性格、习惯和生活方式 , 都能被很好的塑造 。
而到了7到12岁 , 就进入了“正凝固的水泥期” , 这时候孩子85%到90%的性格、习惯都已经形成 。
以后再想改过来 , 就变得很困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