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有人说 , 《甄嬛传》都播出十年了 , 当真是没剧可看了么?
巫月说 , 不 , 关键是每次看弹幕都能带给你不一样的发现 。
重刷《甄嬛传》 , 不知不觉地配合弹幕开始关注起网上关于《甄嬛传》的帖子 , 看到这些带着显微镜看剧的“学者”帖 , 实在是笑到肚子疼 。
1.华妃的护甲 。
【重温《甄嬛传》,看到这些显微镜下的画面,笑岔气了】第30集28分钟 , 华妃中暑晕倒 , 右手垫在头下面 , 可以清楚地看到手指上的两只护甲 。 无名指的那个还算是正常 , 小指的那个 , 怎么看怎么像发卡(类似理发店一捏就夹住头发那种 , 材质不同) 。
原来发卡还可以这样用 , 学废了 。
2.甄嬛的护甲
还有比用发卡改造护甲更简便的方式 , 那就是甄嬛的这副 。
甄嬛和槿汐姑姑耳语 , 双手合十微抵下颚 , 放大N倍 , 瞧着这副色彩斑斓的护甲像是糖纸呢?
看来发卡还是大材小用了 , 彩色糖纸一拧 , 效果杠杠的 。
3.玉娆的耳坠
第75集玉娆的耳坠是耳夹款 , 前后两次出镜 , 一正一反 。
4.浣碧深宫祭祀
浣碧进宫后 , 趁夜深人静之时烧纸钱 。 “烧纸钱”犯了宫中大忌这点 , 咱先忽略 , 关键是旁边的那节南孚 。
浣碧姑娘 , 这东西咱可不兴烧啊 , 自身安全最重要 。
5.诊脉的臂枕
众所周知 , 中医把脉之前 , 先要让患者放在某种东西上面 , 一般可能就是个海绵垫 , 皇宫里自然得有点不一样的 。
但是 , 雍正朝咋用上了“光绪制”?
文章图片
6.曹贵人的手表
曹贵人的家庭背景真的不一般 , 悄悄这手表 , 怎一个“闪”字了得 。
文章图片
7.皇帝的字
甄嬛、安陵容和皇帝一起欣赏字:花好月圆人长久 。
摆桌上那副挺好看的 , 真的 , 就是不知道为啥拿起来之后看着有点草率 。
文章图片
8.叶澜依的气势
甄嬛和温实初被诬告 , 查明真相后 , 叶澜依站在皇帝身边的姿势 , 太拽了 。
文章图片
由于平台限制 , 很多图贴放不上来 , 敬请谅解 。 巫月汇总这些无意吐槽 , 反而是想感叹 。
从《甄嬛传》热播时的“宫廷话术” , 到近年来“没有甄嬛传接不住的梗” , 始终未曾淡出过大众视线的这部古装剧 , 究竟为何长盛不衰?
在互联网大规模发展前 , “玩梗”是特定小圈层里的交流方式 。
而在2010年后 , 经由B站弹幕文化的扩大 , “梗”真正开始攻陷日常 , 成为年轻人社交世界里的常驻“互动符号” 。
当“玩梗”成了社交货币 , 影视作品也借此迎来了极好的机遇——谁能提供源源不断的“梗” , 谁就能一直活在观众眼皮子底下 。
《甄嬛传》就赶上了这波全民造梗的流量红利 , 正应了那句话:“赶得早不如赶得巧” 。
文章图片
“造梗”的三大特质 , 《甄嬛传》可谓一举囊括 。
其一 , 句式要短小精悍 , 便于传播 , 譬如“三阿哥又长高了” 。
文章图片
其二 , 吐槽必须精准切中爽点 , 譬如“贱人就是矫情” 。
文章图片
其三 , 多场景吐槽更容易出圈 , 譬如“甩脸子给谁看呢” 。
文章图片
《甄嬛传》以一己之力成为了“梗社交”时代的“梗源” , 再加上“粉丝二创” , 又给了《甄嬛传》无数的造梗机会 。
人物IP“果子狸”“大胖橘” , 营销热点“倒数第二(齐二哈)给倒数第一(富察贵人)讲题”等 , 都要归功于粉丝朋友们的激情“二创” 。
“梗源”的先天优势 , 加上“造梗”的粉丝跟进 , 才有了如今就算拿着显微镜也要再看无数遍《甄嬛传》的冲动 。
文章图片
不知道你刷过多少遍《甄嬛传》呢?
稿源:(巫月蝶影)
【】网址:/a/2022/0110/01101230Z02022.html
标题:重温《甄嬛传》,看到这些显微镜下的画面,笑岔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