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定|让“维修高门槛”变“省心托管”医疗设备第三方维保业务兴起

近日,云南栢田医疗旗下的维尔医疗技术有限公司刚刚跟贵州的一家公力医院签订了全院医疗设备维修的托管合同,这意味着,这家公立医院近亿元医疗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将由这家云南公司全面负责。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院将设备托管到了第三方公司,从“维修高门槛”到现在的“省心托管”,第三方维修公司的出现,在提高医院医疗设备安全和信息准确的同时,还为医院每年节省数百万的维修费用。
降低医疗设备维保门槛 打破传统壁垒
医疗器械的维修,一直是医疗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3月底,全国医院数量达到3.6万家。医院现代化医疗设备占固定资产总值的50%以上,国内的三甲医院,医疗设备资产平均在3~8亿元,在部分发达地区医院的医疗设备总值高达20多亿元。
“医疗设备在医院运营管理中占到很大比重,在医疗质量与安全上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栢田医疗董事长、云南医疗器械行业协会执行会长张桂定介绍,许多医院在医疗设备管理上,面临着设备科人手不足,技术提升受阻滞,维修技术壁垒高、备件渠道不开放等问题,让设备维修工作的开展变得举步维艰。 采访人员了解到,随着国家食药监总局在2016年2月1日开始实施的“18号令”,即《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的出台,明确了第三方售后服务公司在承担医院设备维修保养工作时的合法地位,从产业顶层设计上打破了原装厂商的垄断,第三方维保公司开始兴起。
据张桂定介绍,就医疗设备维修而言,医院算是第一方,医疗设备生产厂家是第二方,第三方医疗设备维修公司进入医疗设备维修行业,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因技术不对称垄断造成的售后服务矛盾,在技术、价格、时间、灵活机动性等方面都比较具有优势,得到了越来越多院方的认可,通过市场竞争,逐步在医疗设备维修行业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张桂定|让“维修高门槛”变“省心托管”医疗设备第三方维保业务兴起】 设备维保数据信息化 提升管理水平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的调查数据显示,17%左右的医疗事故是由于医疗器械的操作使用不当、维修保养不到位以及质量问题造成的,所以在采购环节要强调质量,在管理环节要强调维护和管理。
在行业的发展过程中,第三方维保公司的能力也在逐步提升,维保行业的业务模式将由原本的单次维修,逐步向单台设备维保、再到整体医院维保的方向推进。医院也更加希望能将全院的设备交予有服务能力的第三方维保。
以栢田医疗为例,栢田医疗研发了11年,推出了“医修库”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平台,通过“设备+互联网+可视化+数据化+终端”等智能化升级,使医疗智慧化管理流程更便捷、服务更高效、管理更精细。
目前,通过这套信息化管理系统,医院所有设备的运行状态、使用效率、维修频次、维护保养的时间都可以记录在案,医院管理人员只需要点开app,就可以随时掌握医院数千台设备的运行情况。
据张桂定介绍,目前,这套系统在全国内已有超过20 家二级以上医院正在使用。利用这套信息化的系统,可以提升医院设备开机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让医院的管理水平提高。对于患者来说,医疗设备的良好高效运行,可以让临床检查结果更加精准。
云南第三方医疗器械维保市场广阔
“医院有一个特别明显的‘二八定律’:医院与厂商签订的保修合同,覆盖的设备可能只有不到20%,对剩下80%的设备基本上是放任自流,缺乏系统的保养、维修和检测。而这一点恰恰可能成为医院财务上的隐形炸弹。在维修没有保修合同的机器时,会产生大量临时费用,进而可能造成医院的财务失控。”一位有多年医疗设备售后服务从业经历的工程师告诉采访人员。
“不少医院忽视对医疗器械的维护维修,这些设备长时间得不到检修保养,就会增加患者的就诊风险,而让每一台医疗设备都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是我们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栢田集团董事长张桂定告诉采访人员,服务外包已被定性为国家重点发展领域,而医疗器械在互联网+大数据的赋能下,终将打破传统长期以往的设备维修壁垒。
采访人员了解到,目前云南的医院引入第三方维保公司做全院设备托管的还很少,有非常广阔的市场。
“随着国家政策的鼓励,市场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一些优秀的第三方维修公司利用‘互联网+’给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提供一些便利条件,建立App报修平台为用户提供增值服务等,一定能让更多的医院接受。”张桂定非常看好云南的医疗设备维保市场,他的团队也一直在提升服务水平、制定第三方维保行业标准上做努力。“实现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帮助医院节约整体运营成本,让医院管理更加精细化一直是栢田医疗不变的初心”张桂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