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疾病娃突然不会喝奶了,医生3周让他变回成“干饭人”

来源:河南省儿童医院
1岁的乐乐正是蹒跚学步的年纪,2个月前突然高热,家长以为是普通感冒,喂服退烧药后不但没效果,还很快出现频繁抽搐、意识不清等症状,一家人立即驱车赶到河南省儿童医院。
乐乐被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且伴有癫痫持续的状态,不会自主吞咽,情况危机,被紧急送入内科监护室,经过医生抢救治疗后病情逐渐稳定。
一场疾病娃突然不会喝奶了,医生3周让他变回成“干饭人”
文章插图
但是乐乐,仍需要鼻饲管进食,而且口中分泌物常常顺着嘴角流出。看着平日里活泼的孩子,转眼间吃饭都成了问题,妈妈顿时感觉天都塌了。
内科监护室立即联系康复中心,执行副院长、康复中心学科主任尚清,学科副主任马彩云,康复中心五病区主任李文霞、康复中心六病区主任吕楠等重症康复专家组成员多次进行会诊,全面了解乐乐病情,精准评估吞咽能力,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康复中心吞咽言语治疗师尹潇媛为乐乐进行床旁吞咽功能训练,通过唇面部感知觉刺激的输入、吞咽感受器刺激、舌喉复合体肌群按摩、口腔器官运动训练等。几天后乐乐吞咽功能明显改善,一周后乐乐拔除胃管,并有了一定的进食能力。
但由于乐乐大脑皮层功能受损,口腔出现高敏反应,让她对送到嘴边的奶瓶、食物都非常抗拒,妈妈很焦虑。
针对新情况,康复团队研究决定以乐乐喜欢的玩具、食物为诱导,配合口、面部脱敏治疗,同时加用康复中心引进美国作业治疗师SheilaFrick创建的听乐治疗根据有组织有节律的声乐模式引发神经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乐乐逐渐开始接受食物,3周后完全经口进食。
这些情况会导致吞咽障碍康复中心六病区主治医师石立业介绍,导致孩子吞咽功能障碍的原因有几类:发育不成熟、结构异常;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与肌肉疾病;咽部和食道功能障碍;全身状态;精神和心理问题等。可能同时存在两类或更多的病因。
婴幼儿吞咽障碍的表现【一场疾病娃突然不会喝奶了,医生3周让他变回成“干饭人”】哺乳期:吸奶时不能含紧奶嘴,奶容易从口角溢出,呕吐、频繁呛咳或易疲劳,咽下动作异常、进食速度慢、感染性肺炎反复发作、反流等。
非哺乳期:口腔食物残留、流涎、咽下动作异常、进食时间长、呕吐、反流、进食前后有咳嗽或呛咳、呼吸暂停甚至窒息等。
吞咽困难可导致儿童营养成分摄入不足,容易出现误吸,甚至出现语言和交流障碍。当孩子有以上症状时,要引起家长重视,吞咽困难建议早期进行系统康复治理,加快受损功能的恢复,预防并发症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