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陪护的经历(在医院陪护)】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些新的职业需求不断产生 。在我国许多大中城市,有这样一群风华正茂的红男绿女用青春作资本,以情感的名义来谋取不菲的利益 。这是一种名为“情感陪护”的新兴行业,有人说,它是松弛现代人紧张生活的药方,也有人说,它与色情行业只是一线之隔……
有些广告这么写作:你失恋了吗?你失落吗?你感到孤单吗?你痛苦悲伤吗?你想过自杀吗?也许你很无聊,内心极度空虚、失衡,精神正处于崩溃的边缘 。不过,你不要害怕,“情感陪护”这种新型行业能帮助你减缓压力,摆脱精神困境 。找我聊天,听你倾诉;你快乐,所以我快乐 。”
我国最早的“情感陪护”公司在南京市出现,“情感陪护”公司向客人提供“情感陪护小姐”,陪聊天散步谈心,陪唱歌跳舞喝茶 。南京的报纸上不断出现提供“情感陪护”的广告 。广告短得往往只有一句话,如“白领情感陪护,电话324××××”,“新源达情感陪护,电话360××××”等 。有的还声称“招聘女青年” 。
人们不禁发问,情感陪护是什么?是松弛现代人紧张生活的药方,还是旧的陪侍活动以新的面貌登场?是现代社会的新卖点,还是传统生活的老把戏?
■ 陪护员学历相当高
南京“一家人”家政服务公司40名经过职业培训的“情感陪护员”悄然上岗 。经理傅九梅介绍说,40名“情感陪护员”来自各行各业,各个年龄层次的都有,大部分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
小林(男)是南京某名校高中毕业生,平时在班上成绩稳定在前3名之内,此次高考成绩为573分,应该说是一个比较优秀的成绩,但这个成绩显然与小林本身实力和家长的期望有一定差距,再加上志愿填得比较高,因而在报读大学本科时落选 。因此,他情绪很低落,看到一家公司“情感陪护”的广告后,悄悄拨通了该公司的电话 。公司挑选了南京某著名高校大三女生小陈担任此次“陪护” 。
小陈是个性格开朗的女孩,还是校学生会干部,她是念英语专业的,同时还自修德语、法语,目前还兼任德语翻译 。为什么应聘“情感陪护员”?她认为“情感陪护”是一个全新的职业,出于好奇和挑战自我就来了 。
小林说他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特别是看到许多成绩不如自己的同学上了名校,心里很不是滋味 。同学来劝解时,他也感到对方是出于对“失败者”的怜悯才来的 。尽管家庭并未给他任何压力,但这一切对于一直一帆风顺的他来说太沉重了 。小陈以一个过来人、大姐姐的身份帮他进行分析,人生中一次两次的打击算不了什么,真正的强者在于能不断战胜挫折 。在大学中若能继续奋发,将来前途还是很广阔的 。一晃两个小时过去了,小林脸上露出了笑容,表示将端正心态,在今后的大学生活中以实际行动证实自己是一个真正的强者 。小陈认为,她的一席话,是劝解别人,也是激励自己 。这第一次的“陪护”对她也有一份意想不到的收获 。
■“精神陪护”遭遇尴尬
20001年2月,一名33岁的男子来到某市妇联就业信息指导中心要求做一名专门陪老人读书、聊天、下棋的计时工,但几个月过去了,至今仍无人问津 。目前,这种专门给老人精神上以安慰,以解除老人寂寞的计时服务处境尴尬 。
据了解,1999年初,在该中心求职的人群中就出现了毛遂自荐要求做专门陪老人读书、看报纸、散步、聊天的计时工 。他们都有较高的学历或有过与老人长期相处的经验,他们中一部分人是为寻求职业,另一部分人是希望在退休后能继续做些工作 。但由于市场对这种计时工的需求量很小,他们无奈便从事了其他工作 。
■ 靠真本领赚钱问心无愧
有些陪护员是集陪护、导游、心理咨询于一身,由于客人良莠不齐,他们也会遇到一些麻烦 。
以下是三个例子:王玲(假名)是成都市某大学外语系三年级学生,到伴游公司兼职,一是为自己找一个锻炼的机会,二是赚点钱减轻家庭负担 。
到公司的第一天,王玲遇上个从深圳来成都签合同的客人,由于对方的合同上全是英文,客人不敢贸然签字,遂到伴游公司找一个英语优秀的小姐充当秘书兼翻译 。王玲把合同详细翻译了一遍,结果合同顺利签成 。事后王玲还带这名深圳客人到武侯祠游玩,当起了导游 。王玲说,集陪护、导游、心理咨询于一身,要求从业人员知识面广、反应快、善交际 。
王玲当伴游只有半个月,一般都是利用周末的时候接一些需要英语服务的业务,与客人的接触仅限于翻译和聊天,客人做什么她不知道,只要自己问心无愧就可以了 。
陈萍(假名)是某幼儿园的一名教师,今年30岁,在伴游的女性队伍中,这个年龄应该算得上是大龄 。相对那些十八九岁的少女,她身上有一种成熟女性独有的自信和魅力,也正是这种自信和魅力,使得那些寂寞的灵魂能在娓娓道来的倾诉中,获得安慰 。她陪过的客人有数十个,几乎每一个都会对她说:“你是一个很好的聊天对象 。”
周媛媛(假名)当伴游纯粹是因为好玩,她从小就喜欢旅游,以为伴游和导游一样,可以领着客人到处跑,没料到第一次陪客人就捅出个大漏子:客人带她到某休闲场所玩耍,喝茶后客人提议去打乒乓球,似乎是很自然地就拉着她的手同去 。周媛媛吓坏了,惊叫一声“色狼!”然后甩手转身就跑 。后来,客人以服务人员态度恶劣为由,拒绝付钱,公司把周媛媛狠狠批了一顿:“不就是拉拉手吗?也值得你大惊小怪?”
“精神慰藉”到底合法不合法?一方认为,陪护人员虽然挂靠伴游公司,但实际在外的所作所为完全是个人行为 。尤其是“一对一”的异性陪伴,除非双方都有较高的素质与健康的心态,否则很容易演变为色情服务 。另一方则认为,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肩上的压力越来越大,找一个完全不认识自己的人来宣泄心中的苦闷,不乏是种自我调节的好办法 。“精神慰藉”是种新生的事物,当然有待规范,但它的广阔市场也是不容忽视的 。政府对它不能一棒子打死,应该正确引导,使之健康发展并为社会服务 。
■ 情感陪护小姐陪了我一把
周末,父母正在闹离婚的某部一连战士小叶悄悄走进了“陪聊公司”,接待他的是一个年轻的小姐 。在轻快的音乐声中,小叶讲了父母闹离婚给他带来的苦恼和影响,这个小姐耐心听完小叶的诉说后,和他聊了起来……
走出“陪聊公司”,原来闷闷不乐的小叶,回到连队竟然哼起了家乡的黄梅小调 。
“昨天还满脸愁云,今天咋就阳光灿烂?”班长关切地问 。
“我去过‘陪聊公司’,他们的‘情感陪护’挺好,有烦恼你也可以去试试 。”
■“情感陪护”公司 生意普遍红火
在古城江苏徐州然出现的“情感陪护”公司已有十几家,陪护员均是20岁左右的青年,除少数为大、中专毕业生外,大多为待业者,文化程度普遍不高 。服务内容以陪顾客聊天为主,也包括衍生的喝茶、唱歌、郊游等十余个项目 。收费标准全市统一价为20元/小时 。
据了解,这十几家公司的生意普遍红火,且每天傍晚是“情感陪护”最繁忙的时候 。
■ “情感陪护”是否合法
情感陪护,到底是什么?是松弛现代人紧张生活的药方,还是旧的陪侍活动以新的面貌登场?是现代社会的新卖点,还是传统生活的老把戏?
“精神慰藉”到底合法不合法?一方认为,陪护人员虽然挂靠伴游公司,但实际在外的所作所为完全是个人行为 。尤其是“一对一”的异性陪伴,除非双方都有较高的素质、健康的心态,否则很容易演变为色情服务 。有关部门应该严厉查处 。有的陪护公司广告词写得很好,但毕竟经营的是一种特殊服务,涉及到敏感的两性问题,葫芦里卖什么药,令人生疑 。而一位公安部门的干警明确指出,这种新行业因缺乏法律依据,谁都管不了 。对于大大小小的陪护公司若不加以限制与规范,难免会带来治安难题,如有公司以“精神陪护”为幌子打擦边球、涉“黄”怎么办? 另一方则认为,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肩上的压力越来越大,找一个完全不认识自己的人来宣泄心中的苦闷,不乏是种自我调节的好办法 。“精神慰藉”是种新生的事物,当然有待规范,但它广阔的市场也是不容忽视的 。国家对它不能一棒子打死,应该正确引导,使之健康发展并为社会服务 。
“存在自然有他的道理 。人是有感情的,当感情受到压抑时就要发泄出来,至于通过什么渠道,就要受他所处的环境的限制 。当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再顺畅时,孤独的人就越来越多,感情陪护出现是自然的 。
问题是这种“陪护”显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重要的是到底是什么使人变的越来越孤独呢?这也许才是我们真正应该关心的问题”
■ 陪聊宰客有三招
据王某称,目前的陪聊公司大都自备陪聊小姐,除却个别的串聊小姐外,有的公司还“储备”了数目不等的小姐候聊,这些小姐每天的吃住都得公司负担,而公司所能收回的“出台费”是很少的,因此陪聊公司就只有在这些聊客身上下手,大致说来,陪聊宰客主要有三招,或者说为了达到宰客的目的,陪聊公司会走三个步骤 。
第一招:玄广告招揽天下客
据称,陪聊公司为了达到招揽顾客的目的,会在宣传单或广告上特别注明聊天不花钱或是你来聊天我给你钱之类的字眼,让人对之留意,但其所留的联系方式却并不是真正宰客的地方的电话,而是其“前站”电话,这个“前站”相当于设立的办事处,主要负责筛选客人 。
第二招:办事处给你尝甜头
有客人找到“办事处”后,“办事处”表面会真的按照宣传所称为其介绍陪聊女,而且在此所花的钱也会真的很少,若以一小时计,即使是客人付陪聊费,也不会超过100元的花销,然后,办事处开始向客人示意,“总部”还有更好的,实际上,“总部”就是夜总会,也就是图穷匕首见的宰客场所 。
第三招:瓮中捉鳖宰客不商量
如果有客人好奇前往总部,保安就会心明眼亮地把客人往夜总会拉,上了楼后,不管客人问什么,都会得到肯定的回答,但最后的结果如何却是由夜总会说了才算,在此,不但会收陪聊费,还会有许多莫名其妙的收费,反正是钱被“洗白”了事,像7月31日晚的那位“眼哥”,就是身不由己了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