孰谓忠孝不两全?
——谈《陈情表》忠孝之情
古人说: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读《报任安书》不下泪者,其人必不为人,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 。李密的《陈情表》展现出了人间至纯至真的孝情和忠情 。
孝情
李密叙述自己命运的坎坷,介绍自身遭遇的不幸和祖母疾病缠身的困境,表现出一介官吏的拳拳孝心 。他幼年失怙,“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小小年纪就失去了父亲,身世孤苦可悲 。“行年四岁,舅夺母志”,母亲被逼改嫁,幼年的李密就失去了父母双亲的抚爱,这对他来说是何等的凄惨,饱尝了人世间的辛酸 。祖母刘氏未来将他拉扯成人,茹苦含辛,不嫌弃他孤苦伶仃,不顾及自己年老体衰,正因祖母刘氏对他哺育,才使得他长大成人,才能够建立功业,为国效忠,才能够有今日 。试想一个年老多病的老人,要拉扯一个体弱多病的孩子是多么不容易 。其中诸多不便、艰辛、苦楚又有谁能体味?正因为如此,李密对祖母的感恩之情,便会变成自己的切身行动,反哺之举会自然的表现出来 。因此“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言外之意:有了祖母的巨大付出,才使我成立,才使我成才;正因为祖母的巨大付出,才使她疾病缠身,卧床不起 。这就使得作者发自内心地产生一种尽孝于祖母之心,“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因而,在老祖母床前尽孝,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晋书·李密传》中写道:“密奉事以孝谨闻 。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 。”可见作者对祖母感情之深切、侍奉之殷勤 。李密作为一个封建官吏,所表现出的对祖母孝敬之情,无疑是那个时代的人们学习的榜样,也为后来的人们竖起了一座高标 。
忠情
【忠孝难两全的下句(忠孝难以两全的说说)】李密作为一介降臣,至微至陋,可他多次被武帝委以要职,出于家庭和其他原因,又屡辞不就,也许有人觉得他孤高自傲,不识抬举,可在他的内心深处却是怕落个心念旧朝、贞守名节的“不忠”之罪 。作者陈述了晋朝建立后,自己蒙受着皇上的浩荡之恩,“察臣孝廉””举臣秀才”“拜臣郎中”“除臣洗马” 既写出了皇帝对臣的礼遇,又是臣对皇上的无限感激之情,因此“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作者说“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是对武帝以孝治天下的高度称颂;“过蒙拔擢,宠命优渥”,以表自己受宠若惊的感激;“奉圣朝”“沐浴清化”是对晋武帝的高度赞颂 。作者为了表达自己想效忠于国,而未能如愿,于是便述说自己家境艰难苦况,以征得皇上的体谅 。虽是朝廷责备、诏召,地方官上门逼迫驱赶,“责臣”“催臣”“急于星火”,形势十万火急,但臣未敢违逆君命,“欲奉诏奔驰”,奈何“刘病日笃”,后顾之忧,使得李密欲“忠”而不能 。他对晋武帝的知遇厚恩,亦是“士当为知己者死”,直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如若没有祖母刘氏,直愿侍奉新朝新帝,但苦于刘氏无人照看,不能立即尽忠应召,犹言尽孝后“尽节于陛下之日长也” 。耿耿忠心之语,确是发乎心,是李密真情的流露 。因此《陈情表》之所以能打动晋武帝,除却作者堪与日月同辉的孝心外,还有出自肺腑的一片忠语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