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没有电话,更没有视频聊天,思念亲友,思念故乡,思念恋人的时候能干什么?
要不半夜起来看月亮,要不秋天以来看大雁,要不登楼远望倚阑干 。这都是古人惯用的解决相思的方法 。或者说,他们做了这些事之后,才触发了大脑里的离情别绪 。不管怎么说,登楼远望,绝对是第一思念姿势 。
文章插图
那么在南宋,苏轼的远房亲戚程垓,却在相思的时候犯了愁 。上楼也不是,下楼也不行,真是愁死个人 。
他的这首词是这样写的:
卜算子独自上层楼,楼外青山远 。望到斜阳欲尽时,不见西飞雁 。独自下层楼,楼下蛩声怨 。待到黄昏月上时,依旧柔肠断 。
文章插图
你看,这位在他乡的游子,是多么的痛苦,上楼远望,青山遥远人不见,既然人不见,那我就死等,等到太阳落山,可“望到斜阳欲尽时”还不见人影 。
文章插图
不见人影也就算了,古人喜欢鱼雁传书,那就找个大雁帮我带去思念吧,可太阳都落山了,连西飞的大雁都没个踪迹 。还让人活不?急死个人
文章插图
算了,既然老天都和我过不去,那我下楼还不行吗?他以为下楼就解脱了,可苍天饶过谁?刚到楼下,就听到那蛐蛐儿幽怨的叫声,越听越寂寞,比单身情歌都催人心肝 。
文章插图
我捂上耳朵不听总行了吧?不行!耳朵是捂住了,眼睛还在啊,你看天边月亮出来了,月亮是好月亮,再看地上照出了孤孤单单的一个影子和孤苦伶仃的我 。
文章插图
月亮代表我的心,可此刻我只想静静 。
文章插图
这大概是异地恋、在外漂泊游子最大的无奈了 。上楼也不是,下楼也不是,总之就是愁啊!
抛开这首苦涩的相思词,古人怀人登高从《诗经》中就有了,比如《周南· 卷耳》里面的: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 这是采卷耳的女子思念远行的丈夫 。
《王风 · 君子于役》中“日之夕矣,羊牛下来”这是妻子怀念在外服役的丈夫 。
《召南 · 草虫》中“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 。未见君子,我心伤悲 ”这是女子怀念远处的情郎 。
文章插图
诗经里的登高是女子的专属思念,到了唐宋登高的涵义则进一步拓宽了 。
王安石在金陵登上高楼,凭栏极目,此时的南京刚好是晚秋,夕阳西下,天气初肃,遂有了《桂枝香·金陵怀古》,王荆公的登高看见的是历史,嗟叹的是六朝兴亡故事;杜甫也爱在秋季登高,看那“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秋色入帘,杜工部看到的是人生,是自己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状态,感人肺腑 。而卢纶登高望得是故乡,“家在梦中何日到” 。岑参则“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这日九九重阳节,他思念的不仅是故园,更是身处安史之乱中的家国人民 。
文章插图
于是,引出一个重要节日“重阳节”,附带登高怀远的习俗 。
【有关登高的诗(王安石的诗)】可以看看王维这首耳熟能详的诗,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千百年来,凡是异乡游子,一碰到这句诗,就会深深打颤,感受到强烈的共鸣 。他用质朴的语言,讲述了人类最真实的情感 。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需要注意的是,这时候的登高怀远,也多发生在白天 。
登楼一望,惟见远树含烟 。平原如此,不知路几千 。
因为白天登高能够看得很远,晚上登高啥也看不见 。所以晚上怀人一般在楼下,或徘徊于中庭就像李白的“玉阶空伫立”,或者在窗前烛光下,如易安的“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时代在进步,发展到如今呢?我们高楼很多,却不知道该望向何处 。
因为只要守着一部手机就好了 。所以也就没有了那么多真切的离别体验 。这是好事?还是坏事?不予分说 。
文章插图
大家可以一起说说你关于登高或思念的话题哦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