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埃博拉前线》播出近尾声 , “破防”“泪目”成了从头至尾刷屏的高频词 。 故事里的中国医疗队与时间赛跑、与病毒斗争 , 观众在悲欣交集中感受什么是医者仁心、大国担当 。
回顾整个创作过程 , 《埃博拉前线》总导演杨文军说:“最为感慨的是 , 真实的‘埃博拉前线’有挖不完的动人细节 。 ”
文章图片
2014年 , 全世界的目光投向西部非洲——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在西非多个国家爆发 。 在这场人类生命安全的挑战中 , 中国援外医疗卫生人员响应号召 , 不顾安危千里驰援 , 与非洲人民在一起 , 与国际社会合作 , 积极投身抗击埃博拉的战斗 。
历史需要记忆 , 呈现是为了更好地记忆 。 为讲述这个发生在7年前、1万公里之外的真实事件 , 《埃博拉前线》的剧本打磨历经3年多 , 主创采访多个医疗卫生领域的专家和亲历者 , 积累数百小时的采访素材、近千万字的采访记录 。
【《盖埃博拉中国线》:中国医疗队和检测队的友情】一切的付出与努力 , 都在与观众的对话中传递创作者的初心 。
眼光平视讲述平和
呈现人类共通的真善美
《埃博拉前线》开篇就是中非人民一家亲的美好画面 。 完成两年援助任务的中国援卡医疗队即将回国 , 18床病人的到来却改变了一切 。
“这个国家有600万人民 , 只有不到200名医护 。 ”四级病毒如同在烈火上丢了干柴 。 在传染病评估中 , 四级病毒最为危险 , 埃博拉病毒又是四级病毒中最致命的一种 , 患者致死率最高可达90% 。 节制有力的画面语言 , 向观众描述着埃博拉的凶险 。 危机、恐惧接踵而至 , 中卡友好医院外科医生盖斯姆成为首批倒下的医护人员……
文章图片
盖斯姆父女
抗击埃博拉的历程 , 并非第一次被讲述 。 “国外已有同题材的纪实文学和影视作品 , 中国电视剧如何讲得有声有色、有所超越?”如何破题 , 摆在杨文军等主创面前 。
他们的目光投向这场战役中的人 。 在这部剧里 , 不论肤色、国籍、语言、职业、身份 , 每一个在“埃博拉前线”坚守、拼搏、抗争的人都是英雄 。 观众看到中国医生的仁心仁术、大爱无疆 , 也感受到非洲人民对家园的热爱、对中国朋友的深情 , 以及他们独特的生命观、文化观、价值观 。
“我们努力平衡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 着力刻画男主角郑书鹏 , 也将笔墨涉及长于非洲深爱非洲的采访人员何欢、三代援非的中国医生何东、扎根非洲的中国商人韩勇奇 , 将中非传统友谊融进真实可感的人物和细节 。 除了重点打造中国医疗队和检测队的英雄群像 , 还着力打造一个真实、美好、质朴的非洲 , 塑造一批温暖、勇敢、心怀大爱的非洲英雄 。 ”在杨文军看来 , “老盖就是非洲英雄的缩影” 。
文章图片
诗意画面书写郑书鹏与盖斯姆的友情
中国援卡医疗队副队长郑书鹏与盖斯姆的友情 , 戳中观众心窝 。 与原型人物盖斯姆同名 , 剧中的老盖留学中国多年 , 说着一口流利的中文 , 对中国音乐《梁祝》有独到理解 , 用老抽调味番茄炒蛋 。 他的出现 , 一下子拉近故事与观众的情感距离 , 他的逝去 , 让郑书鹏树立对病毒追根溯源的决心 , 也让不少观众洒下不舍的热泪 。 老盖离开了 , 他的女儿加入中国医疗队 , 他们以前赴后继传承着改变现状的理想、超越国界的情感 。 “小女孩是我们在群演中发现的 , 她那双清澈的大眼睛告诉我们 , 老盖的故事需要讲下去 。 ”杨文军说 。
他们还用一双爱的眼睛去发现非洲的美 。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 剧组无法到非洲实景拍摄 。 美术置景追求现实真实“是非洲”与艺术真实“像非洲”之间的平衡 。 全剧涉及200余处大小场景 , 尽力按照西非当地场景再现 。 最关键的是对色彩的高精度还原 。 杨文军说:“我们选择拍一部真正的‘彩色片’ , 呈现一个色彩斑斓的非洲 。 ”观众在画面中看到 , 残阳如血的草原落日 , 色彩饱和的街道场景 , 如艳阳般艳丽的靴子 。 一些闲笔式的镜头 , 也散发着非洲的独特味道 。
文章图片
非洲街景
“拍摄中 , 我们一再告诫自己 , 要保持平视 , 以尊重的眼光去发现、平实的语调去讲述 , 呈现人类共通的真善美” 。 杨文军说 。
打破类型勇于创新
拓展主旋律艺术表达的维度
“病毒是可怕的 , 但我们要为此放弃团结与拥抱吗?”剧中不断闪回老盖与郑书鹏生死相拥的画面 , 反复传递这一叩问 。 这正是杨文军想与观众交流探讨的 , 也让这部剧的穿透力从7年前延伸至当下 。 他们不满足于向观众讲一个援助医疗队的故事 , 而是要探一探主旋律内涵表达的广度和深度 。
艺术维度也是他们拓展的目标 。 《埃博拉前线》将医疗、军事、灾难、动作、悬疑、爱情多种元素熔于一炉 。 反之 , 也可以说是一部打破类型或者力图超越类型的主旋律作品 。 开机前 , 杨文军一直找不到对标的参考 , 这意味着影像、美术、音乐都需要创新和探索 。
真实再现是他们的追求 。 “在专业和细节考证上 , 我们在国家广电总局等部委的支持下 , 得到来自医疗领域 , 包括传染病、重症、感染、感控、中西医结合、中药、外科、妇产科等专业 , 以及病毒、公共卫生、疫苗开发和临床试验 , 外交、军事等相关领域专家的指导 。 陈薇院士、卞修武院士和众多亲历者专家 , 不仅在文本创作时接受采访 , 有的还多次莅临现场指导 。 ”杨文军说 , 拍摄期间他的监视器周边总有医生在场 , 这在他的职业生涯还是第一次 。 一个生动的例子是 , 剧中P3、P4实验室的设计得到当年移动P3的设计者、华南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筹建办主任钱军教授的指导 。 钱军曾在剧组表示 , 新筹建的P4将部分参考剧中的设计 。
文章图片
拍摄现场
视觉呈现也有大做文章之处 。 高分辨率、高清晰度乃至倍速观看等技术条件 , 让今天的观众变得更挑剔 , 有沉浸感、强共鸣力的剧集才可能留住他们 。 《埃博拉前线》多处运用一镜到底的长镜头 , 符合全剧纪实性的风格和高压环境下的情节特征 , 增强了影像的流动感 。 探针镜头和头盔摄影机拍摄 , 则为观众构建真正的第一视角 。 剧中的医护人员 , 多数时间穿戴防护服 , 演员佩戴护目镜之后和防护服之内的真实状态 , 比如流汗、热浪、毛孔的翕张等等 , 通过探针镜头的捕捉 , 让观众更加感同身受 。
就像我们常说的 , 此处无声胜有声 。 “演员不讲一句台词 , 力量感已经精准地触达观众” 。 杨文军说 。
真实自有千钧力
一切桥段在生活面前都黯然失色
对亲历者而言 , 一个普通数字也可能是破防瞬间 。 播出前夕 , 《埃博拉前线》在北京举办了看片会 。 除了主创人员、媒体代表 , 参与抗击埃博拉的亲历者也来到现场 。
看到曾经的战友盖斯姆音容重现 , 剧中郑书鹏的原型人物之一、中国第23批援助几内亚医疗队队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曹广 , 眼角湿润了 。 “片子做得很细致 , 我当年的编号是3481 , 剧中的郑书鹏是3281 。 病人床号也做了还原 。 对于很多观众来说 , 18床和10床也许并没有区别 , 但对于我是一个‘非常敏感’的数字 。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导演在拍摄现场
真实自有千钧之力 , 这是杨文军此次创作最深刻的体悟 。 《埃博拉前线》贯穿两条线索 , 一条是抗击埃博拉病毒的故事 , 大部分改编自中国援非医疗队的真实经历;一条是调查采访人员揭秘钻石走私内幕的故事 , 戏剧化虚构的成分为主 。 “一开始创作时 , 我们不确定演员戴口罩、护目镜、全副武装的戏 , 观众能否看得下去 , 也担心没法把抗疫医疗队的故事拍得有声有色” , 让杨文军意外的是 , 观众恰恰喜欢看真实的那条线 , “这再次告诉我 , 现实主义的力量” 。
创作中 , 他们也一再被真实的力量征服 。 《埃博拉前线》虽然主要讲述2014年抗击埃博拉疫情的故事 , 但从人物设置到故事情节 , 都在以小见大中投影出援非医疗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图景 。 杨文军介绍 , 《埃博拉前线》总制片人茅熠、编剧、美术指导等多位主创前期去到非洲实地采访 , 获取大量真实的素材 , 因为新冠肺炎疫情 , 2020年加入项目的他只能通过案头工作去补足了解 。 “近60年的时间长河里 , 中国援非医疗有太多不为人知的动人故事 。 讲述 , 是我们的义务也是责任” 。 他坦陈 , 这部剧有不尽如人意之处 , “但我们愿意迈出第一步 。 ”
“文艺创作的灵感从何而来?我们曾挖空心思营造故事 , 但在生活面前 , 一切的戏剧桥段都会黯然失色 。 只要你足够虔诚、踏实下沉 , 生活总会回馈你挖不完的生动细节 , 也许没有那么惊心动魄 , 但一定有品不尽的味道” 。
稿源:(大叔闲谈)
【】网址:/a/2021/1219/12191221V62021.html
标题:《盖埃博拉中国线》:中国医疗队和检测队的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