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班超纪念馆(段玉裁纪念馆)

洛阳是客家文化发源地,也是客家人首次南迁出发地 。作为展示、传承客家文化的专题博物馆,客家之源纪念馆将于16日向公众开放 。13日,采访人员驱车来到伊滨区寇店镇水泉村,前往客家之源纪念馆打探 。


洛阳班超纪念馆(段玉裁纪念馆)

文章插图

洛阳班超纪念馆(段玉裁纪念馆)

文章插图
环形游览线路串起五大展厅,大型拜殿直通二楼客家之源纪念馆是大谷关项目“关、馆、道、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呈新中式汉风建筑风格,主馆两侧各有一个厢房和阙楼 。

走进主馆的大门,是一个挑高的大型拜殿,迎面墙上是高达8米多的巨型主题雕塑 。“这是伏羲、炎帝、黄帝三位人文始祖 。”洛阳文保集团大谷关项目组组长胡明介绍 。

雕塑旁边是背驼“洛书”的神龟、伊洛盆地的山脉等,以及滚滚东流的黄河水,给人庄严、大气之感 。雕塑下方是几排姓氏排位,供海内外客家人恳亲、祭祖 。

胡明告诉采访人员,纪念馆总建筑面积为3600余平方米,主馆分上下两层 。在五大主题展厅中,“原乡”“离乡”“他乡”位于一楼,“望乡”“归乡”位于二楼,拜殿是直通上去的,从一楼和二楼都可以看到 。馆内以客家先民从离乡到归乡的时间线和感情线,设计了环形游览线路 。

从拜殿左侧开始参观,“天下客家 根在河洛 客家之源纪念馆”几个金色大字格外醒目 。前方有棵异形树,树根和树干是LED柱屏,滚动播放着客家文化内容 。树枝是蓝色灯柱,上面写着“江西”“福建”“广东”“马来西亚”等全球客家人的分布地 。

“原乡”展厅采用玻璃地板,玻璃下面是夏都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东周王城遗址和隋唐洛阳城遗址的建筑模型 。一侧的立体层板画,古人或看书、下棋,或弹琴、散步,再现了客家祖源地汉魏洛阳城的繁华盛景 。

全球1亿多客家人祖居于此,七成姓氏起源于此,以“河图洛书”为代表的河洛文化是海内外炎黄子孙的祖根文源 。展厅分“根魂”“王都”“文脉”“家园”四部分对华夏根源、黄河文明、河洛文化起源等进行了文图展示 。




一楼展厅再现客家人五次南迁,历史厚重代入感强“离乡”展厅内,有多处人物雕塑,有人手拿族谱,有人挑着扁担,有人扶老携幼,表情凝重,行色匆匆 。墙壁上的巨幅彩绘,以及天花板上的声光影设备,营造了当年战火纷飞、百姓颠沛流离的场景 。

采访人员注意到,几块地砖出现裂缝 。胡明解释说,1700多年前,曾经繁华的铜驼大街因战火变得残破 。站在展厅内的洛阳桥上,脚下的洛河水滚滚流淌,仿佛看到了客家先民走出宣阳门,渡过古洛河,穿过大谷关,踏上漫漫迁徙路 。

再往前走,是一个“海峡扬帆”的立体层板画,几名船员站在船头向远处眺望 。展厅通过地图与文字、图片相结合的方式,呈现了客家先民经历五次南迁,在他乡“生根发芽”,让河洛文明遍地开花的过程 。

【洛阳班超纪念馆(段玉裁纪念馆)】“他乡”展厅整体是一个大坞堡,四周有望楼,中间是客家土楼,寓意着客家土楼脱胎于河洛坞堡,走再远都传承着河洛文化的基因,诉说着客家人“身处他乡,不忘故乡”的故事 。

土楼的外墙上,投影出一条巨龙,从祠堂中飞腾而出,土楼内的生活场景一一呈现 。看过6分钟的视频,采访人员绕道土楼另一侧,这里设计了“九宫格”,格子里用不同的泥塑人物,描绘了客家人的生活片段,包括客家四喜——添丁、金榜、婚庆、寿诞的场景 。

身后的角落里,摆放着客家人的生活用品 。胡明介绍,这些具有代表意义的物品,是在陈列布馆之前,纪念馆相关工作人员多次前往福建、广东等地征集来的,再现了客家人“居于他乡,不忘故乡”的生活状态 。




二楼展厅凸显客家文化内涵,科技手段增强体验感走上二楼,进入“望乡”展厅 。迎面的大型雕塑,长辈正在给晚辈讲述家谱祖训 。雕塑后方,悬挂着“黄、林、陈、李、郑、叶、谢”等上百个姓氏牌 。周围的展柜里,摆放着厚厚的已经发黄的《陈氏族谱》《黄氏族谱》《赖氏族谱》等族谱 。

胡明说,绝大部分客家人的姓氏起源于河洛地区,这些族谱也是工作人员收集来的 。福建、广东等地的客家人得知族谱将在客家之源纪念馆展示,纷纷慷慨赠予 。目前馆内展示的最早的一本族谱是民国时期的《赖氏族谱(第一卷)》 。

除了这些族谱、家谱,该展厅内还有很多门匾楹联 。胡明介绍,客家人“重本”的意识根深蒂固,为了标明世系,客家人将中原匾额文化带到南方,形成在祠堂等处悬挂门匾的习俗 。这些族谱、家谱、门匾、楹联,串联出一族一姓的迁徙路线,成为连接客家后裔族孙与祖根之地的精神纽带 。

再往前走,是一面“人物墙”,上面是一大批为客家民系和河洛先祖带来荣耀的名人贤士 。

进入最后一个展厅“归乡”,展柜里摆放着“中原客家先民南迁圣地纪念碑”,它是偃师虎头山这一纪念碑等比例复制 。

展板上,一段段文字、一幅幅照片;展柜里,一个个物件、一本本书籍,无不展现了1700年后,客家人循着先辈足迹,终归原乡的经历 。同时,LED柱屏、环幕沉浸式影厅、投影特效半景画等多项多媒体技术作为有益补充,呈现了从福建洛阳桥到洛阳的洛阳桥,客家人跨越千年的历史回望……

洛阳以建设黄河文化根亲地标,打造“客家祖源地”品牌,开展精彩纷呈的交流活动等多种形式,期盼客家人重回故里 。最后,一棵写有“根永驻 脉长流”参天大树,表达了对全球客家人寻根祭祖、交流客家文化的召唤 。

客家之源纪念馆开馆后,将通过举办第四届世界客家文化论坛等一系列活动,为全球客家人打造精神家园 。

(洛报融媒采访人员 仝景菁 文/图 通讯员 张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