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贴标签怎么办(我不怯场)

文|文志

豆瓣上有一个“回避型人格障碍”小组,目前拥有九万多成员,有人发帖诉说自己面临的问题:容易记住批评的声音,难以释怀;容易因为别人的负面评价质疑、否定自己 。“我以为我只是内向而已”,一位网友分享了自己的问题,她提到自己不善于社交,不跟同事聊天,看到上司绕道走,工作不顺利与家人产生矛盾,更被父母指责“不好好工作没出息” 。在这条帖子下面,很多人都发出了“世另我(世界上另一个我)”“一模一样”的感慨 。

的确,现实生活中接近“回避型人格”的人有不少 。譬如那些经常被和周围孩子比较、学习成绩一般的孩子 。现实中,他们在比较中总认为自己做得不够好,为了逃避他人的另眼相看,或是怕别人指指点点,所以逐渐学会了“回避他人”,避免与那些可能伤害自己的环境接触,让自己在感到安全的世界中封闭起来 。其实,影视剧中具有“回避型人格”的角色也不算罕见,例如热门剧《三十而已》中的“陈养鱼”,面对强势霸道的领导,心志难抒,倍感压抑,于是便回避了工作生活的主战场,逃离到自己感到安全的幻境之中 。


被贴标签怎么办(我不怯场)

文章插图
人是“社会性动物”,具有和他人交往的需要、与世界对话和共处的动机 。具有回避心理的人之所以选择回避,原因之一便是他们感受到了风险性和不安全 。而“回避型人格障碍”的形成,往往与整体心理发育、脑发育有关,也就是说既与遗传、天性有关,也与文化氛围等后天成长环境有关 。例如,有些父母对自己要求比较高,可能在培养孩子时会有同样高标准的要求,一旦孩子达不到,便很容易招致负面评价 。
【被贴标签怎么办(我不怯场)】
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经常通过外界评价找到对自身的判断标准,假如做一件事情受到肯定,往往会坚持做下去 。但问题就在于,并不是每一条评价都准确 。因此,有些人在不准确的评价中因为畏惧他人的指点,便会选择回避,也就是俗话说的“惹不起躲得起”,躲开后还有什么可说的呢!有一位具有“回避型人格”的朋友说,他的情绪障碍可能是因为自卑产生的,也可能是因为得到负面评价产生的 。无论是哪一种,他都无法勇敢地面对大家,也难以与人交流,所以只能选择回避,把自己封闭起来逃避他人的品头论足 。


被贴标签怎么办(我不怯场)

文章插图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人们在成年之后对社会活动、交往的需求各有不同,一些偶尔出现,针对特定场合、场景的回避倾向几乎普遍存在,也是正常的 。网络时代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宅家”等情况并不鲜见,如果一个人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不愿参与太多的社交活动又未影响生活质量,其实都是可以的 。“回避型人格障碍”强调的是一种全面的社交抑制,即在社会生活中可能表现为一种“能力不足”,对陌生环境感到难以应付,甚至会出现与人交往感到恐惧等症状 。

对于这种不愿与人交流的怯场情况,社会没必要给他们“贴标签” 。贴标签反而会导致他们更加不快乐 。每个人都有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但最好以尊重和善意的沟通为标准,尽量不要用贴标签的做法伤害他人 。


被贴标签怎么办(我不怯场)

文章插图
在对“回避型人格"的心理疏导行为纠正上,对父母而言,应该从小引导孩子学会如何恰当表达情感,形成比较正确的自我认知 。如果觉得自己的孩子“回避倾向”严重,就要及早寻求心理治疗 。

在日常生活中,从积极心理学角度看,针对“回避型人格障碍”的心理自卑等问题,也有对应的解决方案 。比如,面对孩子的自卑感,家长可以通过对其自身天赋和独特魅力的发掘,积极引导孩子去战胜它 。家长在引导孩子克服懦弱胆怯的心理方面,有一些技巧是可以利用的,比如引导孩子主动与人打招呼、在课堂上第一个发言等 。因为勇气是可以被塑造、培养出来的,家长只要付出足够的爱心,无论是孩子还是成年人,都会在爱心的帮助下取得好的效果 。因为爱是人类具有的一种积极心理,对消弭内心的孤独感有重要作用 。它可以培养美好的人际关系、积极的社交网络,并能从中获得支持和愉悦感,可以说这是战胜“回避”行为的重要方法 。

找采访人员、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采访人员在线等你来报料!


被贴标签怎么办(我不怯场)

文章插图
","content_hash":"b09fc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