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新星纪元的感受(超新星纪元原版)
假如这个世界13岁以上的人因为某种不可抗拒的因素,一年之后全部死去只留下小孩子,会变得怎样?
科幻作家刘慈欣,在1991年作品《超新星纪元》中为我们做了这个思想实验 。
文章插图
刘慈欣的《超新星纪元》
小说中,地球由于受到超新星爆发射线的照射,全体13岁以上的人类都将在一年后死亡 。
经过一年的全民学习,13岁以下的孩子们基本掌握了世界机器正常运转的规则,但大人死去后,孩子们的世界还是乱套了 。
工业瘫痪、政府停摆、民众绝望,甚至发生了核战争,曾经的文明世界一度成了人间废土 。
从表面上看《超新星纪元》是一部科幻文学作品,但在这部科幻文学作品之下,却透露着几个现实世界当中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 。
尤其是对于成年人来讲,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当培养何种心智模式?培养哪些技能?这篇文章,我们就来简单分析一下 。
01从心智模式看,认知世界和触摸世界属于两个维度超新星爆发之后,全球最聪明那群大人,从小孩之中选出5个最有潜力的大脑,培养他们担任国家领导人 。
国防部长在教接班人指挥作战时,问他:现在发生了战争,你第一步该怎么做?
小孩信心满满:我会先判断主攻方向 。
国防部长说很好,然后就带他去实弹演习的现场去观察,让他判断 。结果小孩傻眼了,看着眼前四处奔走的坦克、天上轰鸣的飞机、乱作一团的枪炮声,他根本分不清敌我 。
认识这个世界和触摸这个世界是截然不同的事 。
认识一个现象只是抽象的理解,但要真正投入其中,执行具体的实际操作,光有抽象的理解还不够 。
对于学习指挥作战的小孩来说,未经历实战前,他虽然也知道有飞机、坦克、导弹,但是对战争场景和武器的理解始终是抽象的,而光靠这些感性的认知根本不足以指挥作战,所以实战演习时彻底蒙圈 。
文章插图
把认识当掌握,是最隐蔽的思维陷阱,现实生活中的成年人也常常摔得鼻青脸肿 。
得到专栏《人生算法课》的作者老喻,认为世界是由随机性所支配,而不是逻辑,所以牛人都是会玩概率的高手 。我自学了一些常用的概率计算公式后,觉得自己就算不是概率高手,至少算是入门了,最后却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
老喻说,懂概率分为三个层级:懂概率计算;懂概率思考;懂概率行动 。
仅仅懂得几个概率公式的我,第一个层级都达不到 。
离奇的是,我发现很多人跟我一样犯类似的错误,比如把看书当思考,把笔记当吸收…….
明明只抓住了皮毛,却因为模糊效应的存在,自我感觉良好 。
模糊效应,是一种认知偏误 。决策由于缺少信息或者是模糊而受到影响 。这个效应显示,对于有利的结果,人们倾向于选择概率是确定的那一个 。在懂概率这件事上,认识的概率计算公式是我唯一确定的,而用概率在真实世界行动,对我来说则是不确定的,我的潜意识就会聚焦在确定的概率公式,选择性的忽略更重要的在真实世界行动 。
大脑合理化了我的选择,给出一个看上去合理的解释(我掌握了),回避掉不想承认的事实(我完全没懂) 。
认知世界跟触摸世界是两回事,模糊效应的作用下,我们竟不自觉的选择了自欺欺人,将两者等同了起来 。
实战时,才发现自己跟小说中学打仗的小孩一样,那些自以为的掌握在真实世界面前不堪一击 。
文章插图
02从技能系统看,扩展型人才比专才更具有竞争力
超新星爆发后,大人们让孩子们分工学习技能,飞行员只学开飞机,外科医生只学做手术……
一年之期到来之前,孩子们终于掌握了基本技能 。
但世界就在大人们死去后的几分钟就失控了,电厂全部停电,城市里到处是车祸、火灾,世界乱成一片 。
技能、知识专一的缺点非常明显,孩子们只会自己岗位上的正常操作,而一旦遇到意外情况就傻眼 。
技能速成的孩子们,只做到了专一,但是并不专业 。
没人能够厘清自己岗位和相邻行业之间的关系,一个问题总是从一个岗位,传递到下一个岗位,最后全线崩盘 。
文章插图
新精英生涯创始人古典在《超级个体》中提到:在今天的商业社会,单一的技能其实已经生存得很艰难了,才能抵御变化的风险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扩展型人才在大规模协作网络中,比专一型人才更具竞争力 。
【超新星纪元的感受(超新星纪元原版)】那什么是扩展型人才呢?
以自己的业务为核心,进行发散式学习,既熟悉自己岗位,也熟悉相邻岗位的人 。
张一鸣是扩展型人才的代表,他对待工作的两个理念,非常典型 。
第一个:工作不分哪些该做、不该做 。
对于大部分同事的问题,只要他能帮助解决,他都去做 。新人入职时,只要他有时间,他都给人讲解一遍 。
第二个:做事不设边界 。
在酷讯时,他负责技术,但遇到产品上的问题,会积极地参与讨论、想产品的方案,还会跟公司的销售总监一起去见客户 。
文章插图
这样做的好处是,以自己专业为核心学习其他岗位的知识,会在迁移效应的作用下,产生触类旁通的效果,提升业务能力 。
迁移效应是指先行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即已有知识和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即通常所说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张一鸣初期因为熟悉公司产品,经他手做的事上下流程的同事都很满意,很快跑赢同期的清北学子,成为公司骨干 。
你看,扩展型人才能够把上下岗位的问题在自己岗位解决或优化,而小说中技能专一的小孩,只能解决自己本职范围内的事,一旦有了意外既不能发现,也不能够解决 。
有扩展型人才的协作网络的效率和容错率,都远高于专一型人才的协作网络 。
扩展型人才不但比技术专才更重要,而且也在人才市场上更受欢迎 。
2016年Boss直聘发布了一份《2016企业服务行业年度人才趋势报告》,在多个领域,扩展型人才(复合型人才)最抢手 。
以数据服务领域为例,他们不但了解数据挖掘、数据分析和可视化的能力,还了解系统运行,精确表达,同时还能帮公司有效提升转化率和用户体验 。
文章插图
03从成长环境看,群体见识比个体见识更有影响力《超新星纪元》中,大量子人工智能接管社会机器的运转之后,一部分孩子们发现原来自己不干活也可以,然后就天天玩,从众效应下,其他孩子也跟着罢工 。
在社会群体中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大多数人认同的观点或行为的心理倾向,被称为从众效应 。最后绝大部分人整天沉溺于玩游戏、吃零食,这些都玩累了,就躺着睡大觉 。
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中说,群众没有真正渴求过真理,面对那些不合口味的证据,他们会充耳不闻…凡是能向他们提供幻觉的,都可以很容易地成为他们的主人;凡是让他们幻灭的,都会成为他们的牺牲品 。小说中小孩的群体行为就是这个观点的最好印证,他们才不管什么理性和真相,在乎的就是情感的发泄,集体的狂欢 。
玩腻了,睡够了之后,有人为了好玩,提出在南极开办奥运会,真刀真枪的实战打仗,其他人一听觉得特别好玩,竟然全票通过了 。
文章插图
有见识的人觉得不妥却也有心无力,他们的意志在群体意志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
于是南极展开了一场血肉模糊的战争,直到最后爆发核战争,大量的平民伤亡,全世界的小孩才清醒过来,各国领导者才意识到犯了大错 。
个体的意志被群体意志淹没、无视,不是偶然,在乌合之众面前,见识卓绝的个人叫得再响,也等同于失声 。
群体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热,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 。——《乌合之众》这给我们的启示是,群体见识的影响力强于个体,所以处于什么样的群体很重要,你所处的群体水平高,你就受益,反之则被裹挟、淹没 。
朋友在一个事业单位技术部门工作,刚毕业的时候信心满满,认为事业单位自由时间多自己可以多钻研技术 。
周围的同事各种嘲笑他,父母也说安稳过日子就行了,渐渐地意志被磨光,他也过上了曾经看不起的混吃等死的日子 。
类似的案例是,周围的人如果志高远大,你的想法也容易变得积极;身边的人如果都积极好学,你也会被他们感染,甚至在不经意间成为这样的人 。
身边的人怎么思考和行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思想深度和视野高度 。
所以,对于普通人,去大城市工作,多交高水平的朋友,多跟高手过招,努力融入高水平的群体是最好的选择 。
别信什么“出淤泥而不染”,那只适用于极少数,心智特别坚定的牛人 。
文章插图
结语:刘慈欣被誉为“中国当代科幻第一人”,他曾说:科幻已经逐渐由一种文学体裁,变成了一种思维方式 。
《超新星纪元》可以看作是他精心设计的一个思维实验 。
而在这部以小孩为主题的思维实验中,却映射了很多成年人的影子,毕竟很多人生理年龄成熟了,但是心理、思维、心智模式却幼稚得像个孩子 。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小说中3个值得关注的思考 。
- 一个是,认知世界和触摸世界的关系 。
- 另一个是,扩展型人才与专一性人才的优势 。
跨岗位学习,做一个扩展型人才,应该成为现代人很重要的一项修炼 。
- 再一个是,群体见识与个体见识的强弱关系 。
群体见识的影响力,远远强于个体见识 。
所以,对普通人来说,最聪明的方式就是远离乌合之众,找到高水平的群体,并且融入他们 。
以上是我分享的3点思考,希望能给你启发 。
文章插图
","content_hash":"16997fcf
- 亲爱的自己(亲爱的她们)
- 孕妇|孕妇生下罕见“双头婴”,众人都来围观,专家的话却令人担忧
- 当男人恋爱时解析(女主喜欢男二的韩剧)
- 绒毛促性腺激素|孕妇可以吃草莓吗?吃草莓的好处要知道,并非补铁补血那么简单
- 畸形|怀孕后不能玩手机虽然可能会导致胎宝畸形,但没你想的那么可怕
- 霸道校草的拽丫头免费观看(霸道校草的拽丫头结局)
- 孕妈|临近预产期,每周一次的胎心监护做还是不做?认识到这两点很重要
- 妈妈|孕期有6种情况表明可能怀的是男宝,中三条以上的,迎接小王子吧
- 穿山甲|新一届的孕妈迷信行为大赏,第一个就是重灾区
- 占地方|养娃后钱都去哪了这些“鸡肋”的母婴用品,希望你没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