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错的事(我做错了什么)



我做错的事(我做错了什么)

文章插图
“它就那样出现了,不分场合,没有来由 。每当它出现,整个世界都变灰了,持续的低落、疲惫、哀伤、焦虑、自责,日子变得看不到前方,一切都慢了下来 。对外界的兴趣消失了,哪儿都不想去,偶尔还会想到死亡 。” (摘自《我有一只叫抑郁症的黑狗》)

去年年底期末考试前,接到女儿打来的电话,她说她得了抑郁症,不能参加考试了,要回国了 。我当时就蒙了 。抑郁症,这是个曾经离我很遥远的概念,怎么会降临到我女儿身上?女儿从小到大品学兼优,去年以优异成绩被世界前十的美国大学录取 。留学这半年在女儿的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压下心底的疑问,我安慰女儿,没关系的,每个人都会生病,病了就回家 。于是,女儿定了三天后回国的机票 。

放下女儿的电话,我就开始百度各种关于抑郁症的文章,越看越心惊,越看越担心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显示,抑郁症患病人群在全球累计超3.5亿人,中国是全球抑郁症疾病负担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官方登记有超过5400万人患病,而其中青少年是发病的重灾区 。那些没在官方统计的数据中,没有意识到自己患病或是病了没有去治疗的人群到底有多少?我觉得肯定远远大于这个5400万 。我查了抑郁症怎么治疗,网上说不治之症的有,说治好了还有反复发作的有,当然也有很多说这病就是矫情的 。然后我就买了一系列关于抑郁症的书籍,包括《我的孩子得了抑郁症:青少年抑郁家庭指南》、《活下去的理由》、《我有一只叫抑郁症的黑狗》、《抑郁症的非药物疗法》等等,我要看看这病到底能不能治,怎么治 。


我做错的事(我做错了什么)

文章插图
在机场等女儿出闸的时候,我心情特别忐忑,想着那个阳光健康的女儿该被折磨成什么样子?当我看到女儿稍微消瘦了一些脸庞带着笑眯眯的神情,拉着行李箱向我走来的时候,我原本没着没落的心似乎踏实了些 。我拉着她的手,拍拍她的背,问她,饿不饿 。她还和原来一样说,想吃烤鸭 。我的泪差一点没落下来,这还是我原来的女儿 。我还抱着虚惊一场的幻想 。

回家后,大概半个月的时间,女儿几乎都是在睡眠和半睡眠中度过的,精神状态很差,很少主动找我们聊天,对什么都没有兴趣 。女儿以前是个吃货,为了找好吃的,可以跑半个北京城,我就用吃的吊她的胃口,可是没有任何作用 。口味也变了,吃面包片吃一个星期,吃水果可以吃一个星期,她说没有味觉,吃什么都无所谓 。偶尔发呆,为她想什么,她说大脑是空的,她说她觉得自己变笨了,什么都记不住了,有时候刚刚发生的事都忘了 。经常没有缘由的流泪,问她怎么了,她说她不知道生活还有什么意义,但是为了你和爸爸,还要活下去 。听了这些话,我偷偷在我先生的怀里大哭了一场,我知道我的女儿真的病了,她需要专业的治疗 。

提到去医院,女儿非常支持,这一点是很多孩子认识不到并不配合的 。在给女儿治疗的过程中,我认识了很多和我一样的孩子妈妈,是的,是妈妈,很少有爸爸带孩子看病,这可能和中国家庭成员分工有关系 。有的孩子不认为自己有病,有的孩子知道自己病了但坚决不看医生 。有个内蒙古的妈妈,带着大四的女儿来看病,女儿一脸的不耐烦,那个妈妈告诉我,孩子大一生病,休学一年,因为孩子不配合吃药,结果反反复复,年年来看 。她说她要愁死了,孩子这几年学业基本废了,还不知道能不能毕业,不知道这病能不能好,孩子也没有兴趣工作,她希望孩子能好好吃药,快点好,姑娘大了,也要结婚生子 。可怜天下父母心 。

女儿被诊断为单向抑郁症,重度 。抑郁症有这个单向抑郁症即单向情感障碍,还有双向抑郁症即双向情感障碍 。单向抑郁症以情绪低落为主,而双相抑郁要复杂的多,患者除了具备抑郁症状外,往往还伴随躁狂发作,治疗的手段要更复杂一些 。医生对我们说,抑郁症是可以治好的,但是如果到了重度,仅仅靠病人自己调节和心理疏导是不行的,必须要靠药物治疗,其他只是辅助手段 。见到医生,在问诊过程中,女儿说她似乎对什么都产生不了感情,父母、朋友、同学,她觉得都和她没有关系,有时候看自己就像看另外一个人在演戏 。很久很久没有快乐的感觉了 。医生说没关系,你是生病了,病好以后一切都会和以前一样 。一定要有信心,要坚持,每两个星期复诊一次,每天按照医嘱按时吃药 。另外找点有兴趣的事情做,做运动,多找朋友交流等等一些建议 。在医生的建议下,女儿开始了一年的治疗期 。


我做错的事(我做错了什么)

文章插图
女儿是个聪明的孩子,她对自己得的抑郁症有清醒的认识,她自己也在国内和国外的网站上查了很多治疗抑郁症的资料,所以我和她沟通起来没有障碍 。这里不和谐因素就是他爹,我先生在女儿刚刚回家的时候,对抑郁症是没有任何了解的,他没有把抑郁症当成病,一直认为女儿自己调节一下情绪就好了,想开点就好了,哪需要看病找医生 。为此两个人还爆发过冲突,女儿因为他爸爸认为她装病,不想好好学习,差点没离家出走,说要自生自灭 。我先生的想法其实代表了一大批家长,这些爸爸妈妈们的认识局限耽误了孩子的治疗 。为了转变他的认识,我给他书,给他发网上找到的资料,大概三、四个月以后他才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

在坚持服用药物和定期复诊以外,我和女儿一起制定了战胜抑郁症的方案 。一是诉说 。把她心里窝着的事都都说出来 。说给我,也说给朋友或病友 。我做的就是倾听 。她不愿意说,我就启发她说 。于是只要有时间,不管是在路上,还是在家里,她一直在说,我一直在听 。她说小时候我和她爸爸都很忙,上学前经常把她扔给保姆,大一点经常周末了留她一个人在家,她说很害怕、很孤独;小时候生病的时候,我总是先骂她不听话,她说很委屈;上中学的时候,为了不让她上网,粗暴剪断网线,她说很愤怒等等;最后说她出国候,语言上遭到嘲笑,她偷偷大哭,然后狂背单词,生活习惯、文化差异造成的困扰等等 。最后说到在学校遭到歧视亚裔的老师故意打压分数,影响她GPA,影响她将来申请研究生 。她说她从有独立意识以来,似乎学习好就是她唯一的目标,也是她生命的意义所在,因为老师的歧视让她得不到A,这是无法忍受的,在多次申诉无果的情况下,她开始做恶梦,开始情绪崩溃,这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们找到了生病的最后根源 。除了和我聊天,她和自己的闺蜜、朋友聊,结果一位留学英国的高中同学听了说女儿的症状,她觉得自己也有,去医院一查,中度抑郁 。她在美国的一个大学室友,广州姑娘,和女儿聊天后去医院测试,重度抑郁,休学 。她和病友聊,在网上认识了很多得病的网友,她还帮助几个网友联系了治疗医院和医生 。总之她张开了嘴,和外界有了沟通,这是治疗好转的第一步 。


我做错的事(我做错了什么)

文章插图
二是运动 。患有抑郁症的人大脑中往往都会出现神经递质化学多巴胺类物质减少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发生会使人体内的激素水平发生失衡,会引发抑郁症或焦虑症等疾病 。运动可以促进人体更多的分泌巴胺类物质 。开始是长走 。因为我要上班,每天晚上吃完晚饭,我陪女儿开始走路,她不愿意走,我就说你陪妈妈走走吧,从家里出发,变换着不同的路线,有时候在公园转圈,有时候在环路上一直走,有时候在不同的小区里转;周末去远一点的公园或野外,从开始的3、5千步,到后来每天1.5万步 。半年的时间,长走改变了孩子的精神面貌,记得在三个月左右的一个晚上,我们沿着长安街,走到王府井,我女儿突然说,妈妈,快乐真好,我又找到了高兴的感觉!瞬间我热泪盈眶,怕孩子发现,我偷偷擦掉了 。长走一直坚持了6个月,这时候女儿的抑郁症状已经改善了,女儿觉得走路太温柔了,要加大强度 。半年的时间,女儿又找回来爱美的心性,她开始跟着私教健身,每周三次塑形,其他时间在健身房巩固效果 。


我做错的事(我做错了什么)

文章插图
三是找事做 。初期,女儿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出去走路还是半强迫半哄劝 。在家躺着的时候多,以前喜欢看的书,她说看两页就不想看了 。女儿爱美,以前每天翻看购物网站,看时尚达人如何装扮,现在也不感兴趣了 。我想起来女儿从小爱画画,还得过奖,于是问她还想不想画画,她似乎有点兴趣 。于是周末我就开车带她去艺术博物馆,看画展,然后培训学校看有没有她感兴趣的培训班 。服药三个月后,有一天,她说妈妈,给我报个动漫原创班吧 。她开始有学习的兴趣了,病情好转了 。开始上课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但是我没有强迫她必须按时去,她能走出去,能去接触外面的世界,能去接触她感兴趣的事务,这已经是最大的进步 。绘画班学了半年,后面出勤就越来越好了,到结束之前,只要没有特殊事情,它都能按时去上课了 。


我做错的事(我做错了什么)

文章插图
四是到外面走一走 。从孩子回国,即使在开始症状严重的时候,我也想尽办法、创造机会让她出去走一走 。我和她爸爸带她去哈尔滨看冰灯,去上海、杭州;鼓励她和同学去泰国、越南和日本旅游 。日本是女儿一直想去的,小的时候学画动漫,就一直和我说想去日本 。今年春天,她的两个好朋友(初中同学)提议去日本,我鼓励她同行,在日本东京和京都住了10天,看樱花,吃日本料理,她跟我微信,说她非常喜欢日本的干净和精致,等大学毕业了要去日本创业,还给我和他爸爸设计了和她一起居住,并在日本养老的计划 。女儿开始计划未来,开始向往今后的生活了 。


我做错的事(我做错了什么)

文章插图
在治疗的一年时间里,女儿的情况是有反复的,在服药一个多月的时候,她的情绪有明显的好转,但是后一个月又严重了,这期间调整了两次药,多次调整药量,在第三个月的时候再次好转,六个月的时候测试的心理数据指标很多就恢复正常了,但是抗压能力一直不是很理想;听从医生的建议,开始降低药量,在减少药量过程中,病情没有反复,情绪一直很好,后期就每个月去一次医院,每次医生都告诉我们好消息,一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我和女儿共同战胜了抑郁症,今年9月,孩子重返校园 。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一个信心重建的过程,服药过程中,她经常问我,妈妈我是不是变傻了,我以后学习不好了怎么办?我说国外专家都研究了,抑郁症的药物不会影响智力,几乎没有副作用;她还问我,妈妈这病要是一辈子不好怎么办?我说你看看我跟你爸爸这么快乐健康,咱家没有抑郁症基因,你就是被老师气的,很快就会好的 。每次她做点什么,或是参与了什么事情,我就大力的夸奖她,说她做的比以前还好,尤其是画画方面 。慢慢的她信心就恢复了 。

在和女儿一起抗击疾病的过程中,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在孩子生病之前,我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是个不合格的母亲,我觉得我的女儿很优秀,我和我先生给了女儿优秀的基因,给了她幸福的家庭,给了她我们能给她的所有的资源,让她有机会走出国门,成就自己 。可是在女儿病了以后,在与孩子深入沟通过后,我发现我是不合格的,我们家的家庭教育是存在很大缺陷的,这也是以我女儿为代表的中国的青少年得抑郁症的重要原因 。


我做错的事(我做错了什么)

文章插图
首先,忽视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心理健康 。一项全国中小学生心理抽样检测结果表明,约有 32%的学生存在心理异常现象 。当前,社会的各种压力通过父母、学校和环境层层传导到孩子的心里,青少年正处于心理敏感、人格要求独立的阶段,他们面对着升学的压力,家庭关系的紧张,不良环境的影响,感情的困惑,自身的性格缺陷……等困惑和问题,而他们的心智发育尚未成熟,很多问题得不到及时正确的疏导和解决,就会形成心理障碍或疾病 。家庭是孩子从小生长的环境,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最密切,对孩子的心理健康至为关键 。做父母的一定要关心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心理问题,不要发生像我女儿小时候那种被我们独自撇开,是形成了心理阴影 。

其次,过度重视学校教育和学习成绩 。几乎所有的中国家庭在养育孩子过程中,关注最多的,也是看得最重的就是孩子的学习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在满足物质保障吃饱穿暖之余,父母给孩子灌输的就是只有好好学习才是孩子唯一的目标,才有唯一出路 。为此举全家之力,不惜钱财 。幼儿时期就参加各种培训班、亲子班,然后从上幼儿园到上高中,为了上好学校,一掷千金买学区房;为了成绩好,妈妈长期陪读;为了上好学校,一对一辅导必不可少 。可是,很少有父母问过孩子,你需要吗?你高兴吗?你想怎么样?于是孩子就认为学习最重要,就像我家女儿说的,如果成绩不好了,那生命还有什么意义 。就这样把孩子逼进了人生的牛犄角 。

第三,缺乏对孩子意志品质的磨炼 。陶行知先生说“学生的学习光靠智力不行,光有学习的热情也不够,还得有坚持到底的意志,才能克服大的困难,使学习取得成功 。”如果把成功比作大厦,那么顽强的意志、坚忍不拔的毅力,就是人成才、成功的柱石 。现在的父母怕孩子吃苦,除了让你让学习,其他大包大揽,包括我们家也是,因为是女孩子,更觉得要娇养,吃苦受累的活都是父母的,很少让他们独立处理事情,家里外面的事不让她参与,导致孩子缺乏处理事情的能力 。遇到困难和挫折就畏缩、害怕和逃避,再严重一些,就心理崩溃了 。

第四,父母与孩子的沟通简单粗暴 。父母和孩子交流沟通时的表达方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 。我们现在很多的父母很少会以尊重的态度和孩子进行正常的沟通,更多的是选择简单重复、命令、抱怨、责备、讽刺挖苦等不良的方式粗暴地对待孩子,各有甚者,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发现孩子有什么问题,直接动手 。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造成亲子间矛盾的加深、激化 。孩子小的时候,敢怒不敢言,孩子大了、有主意了,就叛逆、顶撞,严重的离家出走 。我之前自以为是是个开明的母亲,是尊重女儿的,从小她有什么错误,我都是和她讲道理的,似乎没有不问青红皂白就打骂过她,因为小时候女儿身体不太好,我特别紧张她的身体,于是每次生病我都很生气,总是先责备她没有照顾好自己 。于是才有了她说的,小时候她一生病我就先骂她,让她形成了很委屈害怕这个心里疙瘩 。

我和女儿共同与抑郁症战斗了一年,我们胜利了!经历过这个事情以后,我和女儿的心更加靠近了,她说以前我们是朋友,现在我们是闺蜜了!现在每天我们都视频语音,我每天关注她的思想变化,发现有什么会引起心理波动的苗头,就及时让她说出来,开导她,上学两个多月了,她的状态很好,期中考试成绩优异 。前几天微信语音,她跟我说,妈妈,我现在意志超强大,巨抗压,可以承受任何打击 。我说,宝贝,你真棒!

后记:用了几天来梳理这段经历,我不是专业的医生,也不是专业的写手,文笔有限 。之所以写出来这段经历,是想帮助像我一样与孩子一起抗击抑郁的父母,给孩子和父母一个正面的激励和思考 。在和女儿抗击病魔的过程中,我发现抑郁症状的孩子挺多的,真的需要我们去关注 。留学生这个群体每年都有不少孩子因为抑郁症自杀 。抑郁症就是心灵的一次感冒是可以从预防开始的,也是可以治愈的,让我们一起努力吧,陪着孩子战胜疾病,走向繁华,看尽诗和远方 。


我做错的事(我做错了什么)

文章插图
【我做错的事(我做错了什么)】(原创文,图片来自互联网,有版权的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