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的景物特点是什么(与朱元思书描绘了富春江的哪些景物)



与朱元思书的景物特点是什么(与朱元思书描绘了富春江的哪些景物)

文章插图

与朱元思书

附原文:与朱元思书

[ 南北朝 ]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


与朱元思书的景物特点是什么(与朱元思书描绘了富春江的哪些景物)

文章插图

与朱元思书

探究《与朱元思书》:景物的特点,与其真实的含义 。许多人分析《与朱元思书》,对一些景物的特点分析,往往按常规套路去分析,而不深入品味,就会出现些偏差,进一步就会导致主旨探究的偏差 。

接下来,我逐层地和大家谈一下: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这句景的特征是净 。开篇亮明了本文的主旨情感,给人一种空的意境 。表现了弃世归隐,淡泊名利的主旨 。此句统帅全文 。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水的意象特点也是净,含义承上,以具体的景来具体地表现首句而已 。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这句写山,山的意象特点,不能简单理解为高险,因为这样不能体现主旨 。它的真实特点是深、直、生命力 。山深隐世外而鲜活,抒发着作者隐而自乐的情趣 。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这两句从听觉角度写水写山中活物 。其意境主要是渲染一种深、隐中的一种自由、自然的境 。也紧紧围绕着首句主旨 。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这句并非是简单的理解为侧写山水之美 。而更是作者的直抒胸臆,要淡泊明志,弃世归隐 。也紧紧围绕着首句主旨


与朱元思书的景物特点是什么(与朱元思书描绘了富春江的哪些景物)

文章插图

与朱元思书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这句许多名家至今都谈不出其真实特征,更不知道要抒发什么 。有的说是侧写山高林密的,或抒发喜爱大自然情感的,这种分析与前文主旨一致吗?这样去分析,那这句岂不是多余了 。但我断定,这简直是千古名句了,是本诗最精彩之处 。

为什么呢?这叫景语式结尾 。主旨不说,以景代替 。本句的特点应该是“隐” 。“隐”就是作者要表现的意境,“隐”就是这句要表现的主旨,和首句“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前后呼应 。主旨隐于景中 。

【与朱元思书的景物特点是什么(与朱元思书描绘了富春江的哪些景物)】这封信写给朱元思,文意隐于境中,这种含蓄表现手法的选择,和本文退隐的主旨相匹配,堪称完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