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字体所表达的情感(浅谈书法)
你好,欢迎来到“维知书法”,我们今天聊聊书法艺术的“情感”表达 。
我们可以这样说,任何一门艺术,都是艺术家对艺术美的一种创造 。然而艺术美总是来源于现实美 。艺术家是根据自己的社会生活实践和审美实践,逐步形成自己的审美情感、审美经验和审美理想,并在其指导下去进行艺术美的创造;因而,创造的过程就必然是艺术家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表露过程 。不同的艺术家,由于其生活经历和审美实践的不同,其审美情感、审美理想及创造过程中表露情感、理想的方式也不同,所以其个性的差异也就必然要流露出来 。可以说,没有情感和个性的作品,不能算作真正的艺术品 。书法艺术也不例外 。
文章插图
由于艺术门类的不同,艺术家表露情感、个性的方式方法也不一样 。那么,书法艺术中,书家的情感、个性是怎样表露的呢?前人书论中有“书如其人”、“人正则书正”、“书为心画”等说法,然而在唐以前,书家对这方面的认识尚未达到十分自觉的程度 。唐以前的书论(也包括唐部分书论),重视的是从自然物象的角度去探讨书法的形式美,即对汉字体势美的创造 。至唐后期,特别是到宋代,书坛才转向重视书法的内质美,即重视书法作品中(书家)精神美、性情美的创造 。书史有“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之说,很能说明这一情形 。从重形式到重内质,这正反映了古人对书法艺术本质认识的逐步深化过程 。
书法艺术中的情感、个性的内涵是有鲜明的自身特点的 。它不像绘画、雕塑等其它造型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凭借丰富的生活形象(如人与自然的形象),去表达艺术创作者的情感与个性,它必须以汉字的体势为中介 。所以,书法艺术中情感、个性的表露就必然要曲折得多,也抽象得多 。
文章插图
首先,书法的情感源于中国古老的“天人合一”观 。我们要知道“天人合一”,是中国古老的哲学思想 。人生于天地之间,必顺乎自然之规律 。自然有阴阳,人性便有刚柔;宇宙有昼夜,人间就有黑白;自然有美丑,人世便有正邪…… 。总之,古人用朴素的唯物主义眼光去观察自然万物,又借此来观照人类自身 。这是一种早期的辩证法,也是人类最早的审美意识 。汉字的产生和早期书法理论中的自然物象说,就是这种辩证法和审美意识的产物 。如王羲之《记白云先生书诀》中道:“阳气明则华壁立,阴气太则风神生 。……”在早期书论中有关字的体势美方面,用了很多自然物象的词语 。如:起与收,藏与露,正与欹,方与圆,徐与疾,静与动,虚与实,收与放,浓与淡,枯与湿,轻与重……真是不胜枚举 。
文章插图
唐宋之后,书法理论开始转向“人格象征论”,这是“天人合一”思想的进一步深化 。正象清刘熙载提出的:书“肇于自然”,又“由人复天”,“杨子以书为心画,故书也者,心学也” 。唐以后的书论中开始出现许多以人格喻书法的词语 。如:刚劲与柔媚,朴拙与妍美,端庄与放诞,沉稳与飘逸,丰腴与瘦劲,平和与威猛,俊爽与老辣,谨束与娴雅……,还可以举出很多 。这种人格象征论很大程度上是类型化的,虽还不足以揭示书法的全部情感个性内涵,但它却反映了书家的艺术自觉意识;同时,也暗示书法艺术的情感内涵具有很大的象征性 。书法家的人格形象常常与书法作品的视觉形象(或自然物象)构成许多对应关系 。例如古人常常将颜真卿楷书的笔画圆浑、结体宽博、体态端庄与颜真卿的忠臣义士的人格形象对应起来 。也把王羲之《兰亭序》的飘逸、秀美的视觉形象与王羲之的那种超逸、潇洒的魏晋士大夫风度联系起来 。这些都诠释了书法与人格形象的关系 。
文章插图
如果对书法学习和欣赏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维知书法”,维知每天给您带来书法知识和名家书法欣赏 。
【书法字体所表达的情感(浅谈书法)】 对于书法艺术的“情感”表达,你有什么更好的见解,一起来说说吧!
- 女人梦到一对蛇(世界上所有的蛇)
- 厕所|怀孕中,孕妈“懒”点是件好事,唯独以下事情不可行,伤身又伤胎
- 当所有一切都看平淡(浪漫的爱情句子)
- 陌陌好友能见面吗(微信怎么@所有人)
- 婚介所靠谱吗(90婚介所杨宽和艺术家)
- 婚介所靠谱吗(征婚婚介所)
- 不知其所以然(不知所以然什么意思)
- 一见钟情就是以色起见(所有的一见钟情不过是见色起意)
- 所有动漫cp(动漫cp图)
- 所有网络流行语大全(网络流行语简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