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炼经验(提炼什么)
原创 倪文锦 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
本文字数:2967字
阅读时间:9分钟
一
阅读教学基本问题,是基于对文本内容基本理解而言的,它具有客观性 。所以提炼教学的基本问题,一要遵循文本的逻辑 。文本作者是创作的主体,作者对文本是有主体性的,读者不能随意对文本内容进行主观臆断和任意歪曲 。二要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 。阅读教学是教师教学生阅读,学生,尤其是小学生阅读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和特点,它不同于成年人的阅读 。我们既不能代替学生读,又不能按成人的方式教,至少要让他们在阅读中有具体抓手 。所以教学基本问题要来自文本,要从文本中提炼,而不是脱离文本凌空蹈虚 。教学并不是一开始就从基本问题入手,但教师必须首先掌握,教学时心中才有全局 。
二
一般而言,读散文都要抓住作者思想情感的变化,教学基本问题的提炼也同样离不开抓住作者的思想情感 。如《桂花雨》是五年级上册的一篇回忆性散文 。课文从小时候“我”对桂花情有独钟——“我喜欢的是桂花”,“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到桂花盛开的时候,“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再到结尾:“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我们不难发现,桂花、桂花雨、桂花香是留在作者记忆深处关于故乡最美好的印记 。文本主要通过“我”回忆童年时代在故乡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来表达自己浓郁的思乡情感 。据此,可以把教学基本问题确定为:为什么童年时代的“摇花乐”是那样的值得回味?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是那样的令人神往?要让学生解决这一基本问题,教学可分三个层次展开 。
第一层次写作者小时候在故乡,最喜欢桂花,喜欢桂花迷人的香气 。这一层次中有两处比较值得注意:一是桂树与梅树的比较 。桂花树样子笨笨的(难看),没有梅树那样的姿态 。二是桂树与桂花的比较 。树笨——满是叶子,花小——香气“太迷人”(正因为花小,所以收花困难,也是后面摇桂花的原因) 。
第二层次主要写“摇花乐” 。这一层次应该成为教学的中心环节 。这里首先要解决为什么收桂花要用摇的方法问题(只有盛开、成熟时才摇得下 。花太小,没法摘,且要保持“完整、新鲜”,只能靠摇) 。其次,教师要抓住:“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这下,我可乐了”,让学生探讨“我”乐在何处,为什么是大事 。下桂花雨的“摇花乐”这个场景学生喜欢,也容易懂,符合他们的认知特点,所以要充分展开,并启发学生展开想象,体验当时的情景 。体会“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同时,这也是为后面的思乡情作铺垫,搭支架 。
第三层次写桂花香(由“好香的雨呀”过渡到“桂花香”) 。桂花盛开是在什么时间?桂花的香,香到什么程度?学生通过信息提取即可明白(农历的八月,中秋节前后 / 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但为什么课文说“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这就需要分析 。从字面上看,这里主要写桂花的加工、储存、功用,实际上是写故乡人的生活与桂花息息相关,紧密相连,也是下文母亲对家乡桂花刻骨铭心——思乡情结的根源 。还有,杭州的桂花“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家乡的桂花,香飘不过“前后十几家邻居” 。但母亲为什么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里的比较分析十分重要 。因为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树,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 。母亲每年都关注桂花,收获桂花,体验馈赠桂花的快乐,品尝用桂花做成的食品,喝着桂花泡的茶 。(建议将课文中母亲与桂花有关的事集中在这个层次讲)所以,月是故乡的圆,人是故乡的亲,花是故乡的香 。这是母亲的思乡情结,也是挥之不去的乡愁 。
母亲是如此,“我”又何尝不是如此!所以听了母亲的话,“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一个“又”字,不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 。它是“我”心中永远的记忆 。(从全文内容看,这当然属于整合 。但从两代人的关系看,又可视为评价反思,“我”与母亲的思乡之情一脉相承 。)
三
【提炼经验(提炼什么)】我们再以《父爱之舟》为例 。它同样是五年级上册的一篇回忆性散文 。从课文内容看,“父爱之舟”是双关的,既是实指“我”姑爹的小渔船,也是指穿行在岁月长河中承载着深沉父爱的“我”的生命之舟 。课文从梦境入,回忆往事;以梦醒出,结束回忆 。往事并非如烟 。“我”通过回忆自己从小到大成长过程中与父亲的几个生活片断,来表达对父爱的理解在不断加深,情感越发浓烈,自己报答父亲之心也愈加急切 。是父亲教会了“我”认识生活,学会生活;是父爱孕育了“我”的人生追求和生活理想 。“我”梦醒而湿的泪水,不是普通的泪水,而是“我”对父爱感激的泪水 。很显然,课文的主旨是感恩父爱 。
父爱是一种情感,但在吴冠中的笔下,它究竟是什么呢?由此,可以把《父爱之舟》的教学基本问题确定为:父爱是什么?“我”对父爱又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
父爱是什么?“我”对父爱的理解,不同于《秋天的怀念》所叙写的作者对母爱的理解所经历的那种思想感情演变过程,即经历了从开始的“没想到”到后来才“想到”;对母亲的话从“不懂”(我活着有什么劲!)到“懂”(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 。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的过程,而是逐步积累,不断发展,持续深化的过程 。父爱在文本中的表现看似细碎,但是真切具体,在儿子的心头难以忘却 。如何突破教学基本问题?这需要教师带领学生通过读写听说的言语实践活动,一起去发现,去思考,去体验,去品味(建议从三个层次,即物质层面、生活层面和精神层面展开) 。
父爱是什么?父爱是小时候父亲卖了蚕茧买回的枇杷的滋味;是庙会上不让儿子“太委屈”,领儿子到小摊上吃的那碗热气腾腾的豆腐脑;是理解儿子恋恋不舍玩具的心思,庙会后作为玩具送给儿子的那个用几片玻璃和彩色纸屑等糊成的万花筒……
父爱是什么?父爱是儿子读初小时,雨雪天“扎紧裤脚,穿一双深筒钉鞋,将棉袍的下半截撩起扎在腰里”,背着儿子上学的身影;是儿子读高小时为缴饭费、宿费、学杂费、书本费而粜稻、卖猪的艰辛,以及亲自送儿子到学校,替儿子铺床叠被的悉心照料;是一次离开家乡途中,心疼儿子身上都是被臭虫叮咬的大红疙瘩,“平时节省到极点”的父亲同意小客栈加钱换房的承诺……
父爱是什么?父爱是“要我念好书,最好将来到外面当个教员”的教诲;是送儿子报考无锡师范,大暑天夜晚摇橹开船,却让儿子在小舱里睡觉的疼爱;是送儿子上无锡师范时既当爸又当妈,在摇橹间隙为儿子缝补被子的身影……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只有抓住这些语言因素开展言语实践,学生才能理解什么是父爱 。原来父爱就是那些看似不经意,不起眼,十分琐碎、细小的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就是对生活重担的担当和对生活理想的追求;就是对儿女无微不至的体贴和朴实无华的关爱;就是无怨无悔的付出和奋发向上的执着;就是心中只有儿女,唯独没有自己……是的,父亲很普通、很平凡,但父亲又很伟大 。父爱看似不经意,不起眼,但父爱博大而又深沉 。是父亲教会了“我”认识生活,学会生活;是父爱孕育了“我”的人生追求和生活理想 。
同样,儿子对父亲、对父爱理解的情感也是逐层推进的 。你看,在小客栈里 , 半夜“我”被臭虫咬醒 ,但“不肯再加钱换房子”,因为“我年纪虽小却早已深深体会到父亲挣钱的艰难” 。庙会上,各式各样的糖果点心、鸡鸭鱼肉都有,懂事的“我”,尽管“多馋啊!但不敢,也不忍心叫父亲买”;父亲“领我到小摊上吃了碗热豆腐脑”,“我”叫父亲也吃 。上学后,“父亲经常说要我念好书,最好将来到外面当个教员”,所以“我从来不缺课,不逃学 。”而且,“我唯一的法宝就是考试,从未落过榜 。”高小当寄宿生,“我拿着凑来的钱去缴学费,感到十分心酸 。”父亲回家时,“我偷偷哭了 。”“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小小年纪,已经品尝到了人生道路中的“新滋味” 。上无锡师范时,父亲那弯腰低头缝补棉被的背影在“我”脑海中分外明显,永难磨灭;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篷,但“我”仍然感到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于是,“我”热情地企盼,深切地呼唤:“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末尾,“……醒来,枕边一片湿 。”这是“我”感激父亲,感恩父爱的泪水 。
综上所述,散文教学基本问题的提炼与突破虽然是个难点,但也并非高不可攀,关键在于聚焦思维,要理清楚作者的思想情感与所叙生活小事之间的联系 。要让学生受到文本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的熏陶感染,教师必须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进故事,切忌脱离文本进行灌输,架空文本大肆宣讲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
- 男女有别是指什么有不同(男女有别16条)
- 症状|“胎毒”是什么?有必要去“胎毒”吗?
- 小米粥|进产房前最后一顿吃什么牢记“3吃3不吃”,避免产房内犯尴尬症
- 女性|“为生儿子打十几胎,终于儿女双全 ” 这些妈妈究竟中了什么毒?
- 标准|寒假给小吃货买什么?国内首个儿童零食标准,按这个来买就对了
- 恐婚的人是什么心理(不想结婚是什么心理)
- 养的膘(在家养膘什么意思)
- 姿势|新生儿睡觉时,为什么喜欢“双手举高高”宝妈看完就会恍然大悟
- 奇迹暖暖恋爱少女苏苏2(暖暖为什么姓苏_1)
- 郭美美微信(郭美美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