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询化度寺碑全册(欧阳询楷书福)





欧阳询化度寺碑全册(欧阳询楷书福)

文章插图
琴棋书画,古代被称作文房四艺,是文人墨客颇为称许的娱乐活动,古人认为,抚琴、弈棋、写字、作画,或者只是听琴、观棋、赏字、阅画,领会诗情画意,能赏心悦目,陶冶情操,有益于健康和长寿 。唐朝时期的那些生活用品、山川河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科技水平,结合字画年代背景的记载,赏字更是别有一番趣味 。

——题记

大唐处于封建社会盛期,国家统一,社会相对安定,经济繁荣及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地频繁与活跃,都给文化艺术地发展带来了新地机运,使绘画艺术形成灿烂辉煌的局面,涌现出一批在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著名画家 。

唐代绘画体裁仍以人物画为主,宫廷衙署及寺观壁画占相当比重,褒扬功勋的功臣画像仍在继续,石窟及寺观壁画较南北朝有着更大的发展,其规模之宏伟、技艺之卓绝在历史上都是空前的 。佛寺壁画中流行大型的经典题材,达到了空前的水平,穿插描绘有大量的生活场景,塑造的佛教形象中人性化的成分明显增强,甚至出现以宫娃为模特塑造菩萨形象的现象,附于佛寺壁画中的供养人占了更大壁面,这一切都展示出佛教绘画适应社会好尚而趋于世俗化的倾向 。

唐代书法艺术,可分初唐、中唐、晚唐三个时期 。初唐以继承为主,尊重法度,刻意追求晋代书法的劲美 。中唐不断创新,极为昌盛 。晚唐书艺亦有进展 。

唐代最高学府有六种,即国子监、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 。其中书学,专门语养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是唐代的创举 。历朝名家辈出,灿若繁星 。如初唐的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中唐的颜真卿、柳公权等,都是书法大家 。晚唐有王文秉的篆书,李鹗的楷书和杨凝式 的“二王颜柳”余韵 。

唐朝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书法家,他们都留下了极为珍贵的书法作品,楷书、草书、行书在唐朝也都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具有鲜明突出的时代特点,对后世的书法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因此有“书至初唐而极盛”这一说法 。此外,唐朝的书法教育也为唐朝书法取得非凡成就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且对后世影响深远 。

书法是指以文房四宝为工具抒发情感的一门艺术 。工具的特殊性是书法艺术特殊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借助文房四宝为工具,充分体现工具的性能,是书法技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离开文房四宝,书法艺术便无从谈起 。

书法艺术的背景是中国传统文化 。书法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传统文化是书法赖以生存、发展的背景 。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汉代以来的书法理论,具有自己的系统性、完整性与条理性 。

这里分享四大楷书书法家之一欧阳询书法作品 。


欧阳询化度寺碑全册(欧阳询楷书福)

文章插图
欧阳询(生卒年不详),字信本,潭州临湘县(今湖南长沙市)人 。唐朝大臣、书法家 。欧阳纥之子 。

隋炀帝即位,欧阳询出任太常博士 。武德三年(620年),投靠夏王窦建德,授太常卿一职 。武德五年(622年),归顺唐高祖李渊,授侍中,累迁银青光禄大夫、给事中、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册封渤海县男,主持编撰《艺文类聚》 。贞观初年去世,时年八十五岁 。

欧阳询不仅是一代书法大家,而且是一位书法理论家,他在长期的书法实践中总结出练书习字的八法,欧阳询所撰《传授诀》《用笔论》《八诀》《三十六法》等都是他自己学书的经验总结,比较具体地总结了书法用笔、结体、章法等书法形式技巧和美学要求,是中国书法理论的珍贵遗产 。

欧阳询精通书法,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并称“初唐四大家” 。因其子欧阳通善于书法,父子俩被合称为“大小欧” 。书法于平正中见险绝,号为“欧体” 。代表作:楷书有《皇甫诞碑》《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塔铭》《虞恭公碑》《兰亭记》,行书有《仲尼梦奠帖》《行书千字文》《黄帝阴符经》(现藏于徐州市博物馆)《荐福寺碑》(已佚) 《张翰思鲈帖》《卜商读书帖》《丘师墓志》,正草有《千字文》 。对书法有其独到的见解,有书法论著《八诀》《传授诀》《用笔论》《三十六法》 。所写《皇甫诞碑》《化度寺邑禅师舍利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 。唐朝时期唐人楷书第一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赏析


欧阳询化度寺碑全册(欧阳询楷书福)

文章插图
唐刻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全图


欧阳询化度寺碑全册(欧阳询楷书福)

文章插图
唐刻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之一


欧阳询化度寺碑全册(欧阳询楷书福)

文章插图
唐刻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之二


欧阳询化度寺碑全册(欧阳询楷书福)

文章插图
唐刻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之三


欧阳询化度寺碑全册(欧阳询楷书福)

文章插图
唐刻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之四


欧阳询化度寺碑全册(欧阳询楷书福)

文章插图
唐刻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之五


欧阳询化度寺碑全册(欧阳询楷书福)

文章插图
唐刻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之六


欧阳询化度寺碑全册(欧阳询楷书福)

文章插图
唐刻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之七


欧阳询化度寺碑全册(欧阳询楷书福)

文章插图
唐刻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之八


欧阳询化度寺碑全册(欧阳询楷书福)

文章插图
唐刻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之九

宋拓唐刻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拓本半开纵209cm,横13.9cm 。1956年张明善捐献文化部文物局拨故宫博物院藏 。欧阳询楷书字帖《九成宫醴泉铭》李琪藏本彩色图片50张 。

《九成宫醴泉铭碑》由魏征撰文,记载唐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时发现泉水之事 。此碑立于唐贞观六年(公元632年) 。碑高2.7米,厚0.27 米,上宽0.87米,下宽0.93米,全碑共二十四行,每行四十九字 。今石尚存,但剜凿过多,已非原貌 。传世最佳拓本是明代李琪旧藏宋拓本,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碑身和碑首连成一体,碑首有六龙缠绕 。正面隶书“九成宫醴泉铭”六个大字 。碑座已经破损 。

《九成宫醴泉铭》是欧阳询七十五岁的作品,最能代表他的书法水平,《宣和书谱》誉之为“翰墨之冠”,赵孟頫说:“清和秀健,古今一人 。”充分体现了欧阳询的书法结构严谨、圆润中见秀劲的特点,此碑书法,高华庄重,法度森严,笔画似方似圆,结构布置精严,上承下覆,左揖右让,局部险劲而整体端庄,无一处紊乱,无一笔松塌 。用笔方整,紧凑,平稳而险绝 。被视为“楷书法的极则”,也就是说是楷书研究的出发点、终点站,是历代学书者的楷模 。

唐朝时期唐人楷书第一欧阳询《化度寺塔铭》赏析


欧阳询化度寺碑全册(欧阳询楷书福)

文章插图
欧阳询《化度寺塔铭》之一


欧阳询化度寺碑全册(欧阳询楷书福)

文章插图
欧阳询《化度寺塔铭》之二


欧阳询化度寺碑全册(欧阳询楷书福)

文章插图
欧阳询《化度寺塔铭》之三


欧阳询化度寺碑全册(欧阳询楷书福)

文章插图
欧阳询《化度寺塔铭》之四


欧阳询化度寺碑全册(欧阳询楷书福)

文章插图
欧阳询《化度寺塔铭》之五


欧阳询化度寺碑全册(欧阳询楷书福)

文章插图
欧阳询《化度寺塔铭》之六


欧阳询化度寺碑全册(欧阳询楷书福)

文章插图
欧阳询《化度寺塔铭》之七


欧阳询化度寺碑全册(欧阳询楷书福)

文章插图
欧阳询《化度寺塔铭》之八


欧阳询化度寺碑全册(欧阳询楷书福)

文章插图
欧阳询《化度寺塔铭》之九


欧阳询化度寺碑全册(欧阳询楷书福)

文章插图
欧阳询《化度寺塔铭》之十

(唐)欧阳询楷书《化度寺故僧邕禅师舍利塔铭》煌残本 唐李百药撰文,欧阳询书 。碑立于唐贞观五年(公元631年),楷书35行,行书33字 。此碑书法笔力强健,结构紧密 。早《九成宫》一年而书,故风格极相似,但谨严有余舒展不足 。元赵孟俯评论云:"唐贞观间能书者,欧阳率更为最善,而《邕禅师塔铭》又其最善者也 。"清代金石家翁方纲对此碑书法评价极高,认为此碑胜于《九成宫醴泉铭》 。赞誉虽嫌过头,但可以说明此碑的书法确有其独到的地方 。


欧阳询化度寺碑全册(欧阳询楷书福)

文章插图
欧阳询《化度寺塔铭》之十一


欧阳询化度寺碑全册(欧阳询楷书福)

文章插图
欧阳询《化度寺塔铭》之十二


欧阳询化度寺碑全册(欧阳询楷书福)

文章插图
欧阳询《化度寺塔铭》之十三


欧阳询化度寺碑全册(欧阳询楷书福)

文章插图
欧阳询《化度寺塔铭》之十四


欧阳询化度寺碑全册(欧阳询楷书福)

文章插图
欧阳询《化度寺塔铭》之十五


欧阳询化度寺碑全册(欧阳询楷书福)

文章插图
欧阳询《化度寺塔铭》之十六


欧阳询化度寺碑全册(欧阳询楷书福)

文章插图
欧阳询《化度寺塔铭》之十七


欧阳询化度寺碑全册(欧阳询楷书福)

文章插图
欧阳询《化度寺塔铭》之十八


欧阳询化度寺碑全册(欧阳询楷书福)

文章插图
欧阳询《化度寺塔铭》之十九


欧阳询化度寺碑全册(欧阳询楷书福)

文章插图
欧阳询《化度寺塔铭》之二十


欧阳询化度寺碑全册(欧阳询楷书福)

文章插图
【欧阳询化度寺碑全册(欧阳询楷书福)】欧阳询《化度寺塔铭》之二十一

碑文:化度寺故僧邕禅师舍利塔铭 。右庶子李百药制文 。率更令欧阳询书 。盖闻人灵之贵,天象攸凭,禀仁义之和,感山川之秀,穷理尽性,通幽洞微 。研其虑者百端,宗其道者三教,殊源异轸,类聚群分 。或博而无功,劳而寡要,文胜则史,礼烦斯黩 。或控鹤乘鸾,有系风之谕;餐霞御气,致捕影之讥 。至于察报应之方,穷死生之变,大慈(阙)运宏济群品,极众妙而为言,冠元宗以立德,其唯真如之设教焉 。若夫性与天道,契协神交,贻照灵心,澄神禅观,则有化度寺僧邕禅师者矣 。禅师俗姓郭氏,太原介休人 。昔有周氏,积德累功,庆流长世,分星判野,大启藩维 。蔡伯喈云:「虢者郭也 。虢叔乃文王所咨,郭泰则人伦攸属 。」圣贤遗烈,奕叶其昌 。祖宪,荆州刺史,早擅风猷 。父韶,博陵太守,深明典礼 。禅师含灵福地,擢秀华宗,爰自弱龄,神识沈静,率由至道,冥符上德 。因戏成塔,发自髫年;仁心救蚁 。始于?岁 。世传儒业,门多贵仕 。时方小学,齿骨上庠,始自趋庭,便观入室,精勤不倦,聪敏绝伦,博览群书,尤明老易 。然雅有志尚,高迈俗情,时游僧寺,伏膺释典,风鉴疏朗,豁然开悟 。闻法海之微妙,毛发同喜;瞻满月之图像,身心俱净 。于是锱铢轩冤,糟粕邱坟,年十有三,违亲入道,于邺西云门寺,依止稠禅师 。稠公禅慧通(阙)戒行勤苦,道标方外,声溢区中 。(阙)睹暗投,欣然惊异,即授受禅法,数日便诣幽深 。稠公尝抚禅师而谓诸门徒曰:「五亭(阙)念尽在此矣 。」头ヌ兰若,毕志忘疲,仍来往林虑山中,栖托游处 。后属周武平齐,像往林虑,入白鹿深山,避时削迹,藏声戢曜,枕石漱流 。(阙)岩之下葺茆成室,萝裳薜带,(阙)唯粪(阙)之衣;饵术餐松,尝无麻麦之饭 。三迳斯绝,百(阙)为群,猛鸷毒螫之徒;潜形匿影,白鹿青鸾之辈 。效祉呈祥,每梵音瞻礼,焚香读(阙二字)奇禽异兽,攒集庭宇,俱绝(阙)倚毕来俯伏,貌如恭敬,心疑听受 。及开皇之初,宏(阙)释教,于时有魏州信行禅师,(阙)明佛性,大转法轮 。实命世之异人,为元门之益(阙)以道隐之辰,习当根之业,智禅师Т世幽居,遣人告曰:「修道立行,宜以济度为先,(阙)善其身,非所闻也 。宜尽宏益之方,昭示流俗 。」禅师乃出山,与信行禅(阙)修苦行 。开皇九年,信行禅师被敕徵召,乃相随入京 。京师道俗,莫不遵奉信行禅(阙三字)之(阙二字)持徒众,以贞观五年十一月十六日,终于化度寺,春秋八十有九 。圣上崇敬(阙二字)赠帛追福,即以其月廿二日,奉送灵塔于终南山下鸱鸣圯,禅师之遗令也 。徒众收其舍利,起塔于信行禅师灵塔之左 。禅师风范凝正,行业精勤 。十二部经,尝甘露而俱尽;五百具戒,凌严霜而未? 。虽托迹禅林,避心定水,涉无为之境,绝有待之累,(阙)寓形岩穴,高步京华,常卑辞屈已,体道藏器 。未若道安之游樊沔,对凿齿而自伐弥天;慧远之在庐山,折桓元之致敬人主 。及迁神净土,委质ヌ林,四部奔驰,十方号慕,岂止寝歌辍相,舍佩捐珠而已?式昭景行,乃述铭云:绵邈神理,希夷法性 。自有成空,从凡入圣 。于昭大士,游(阙二字)正,德润慈? 。心悬灵镜,(阙)蒙悟道,舍俗归真 。累明成照,积智为津 。行识非想,禅(阙三字)观尽三昧,情销六尘 。结构穷岩,留连幽谷 。灵应无像,神行飞速 。敦彼开导,去兹(阙三字)绝有凭群生仰福,风火(阙)妄泡电同奔 。达人忘已,真宅斯存 。刹那(阙二字)净域(阙五字)乐永谢重昏 。

石久佚,宋代已有翻刻本数种流传 。上海图书馆藏本为今存唯一原石拓本 。此碑拓本以临川李氏藏本,吴县吴氏四欧堂藏本及敦煌石室本为佳 。四欧堂本现归上海图书馆收藏 。历为明王偁(孟阳)、清成 亲王、荣郡王、潘祖荫及今人吴湖帆所藏 。有翁文纲、成亲王、荣郡王、王同愈、罗振玉、沈尹默、吴湖帆及法人伯希和题跋 。吴氏合其所藏宋拓《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虞恭公温彦博碑》装成一匣,上镌“四欧宝笈” 。

我们在继承古人的传统上必要有自己的风格,并且这种风格越突出,对后世的影响就越大,清代姚孟起学的欧体惟妙惟肖,终却没有自己的特色,没有临出帖 。而这种没有临出帖的人在古代占绝大多数,可见书法中的创新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 。

当然,我们并不需要因为没有临出帖而难过,临的足够好、足够像也能成为一代大家,这已经非常不错了,在元明时期,很多名留史册的书法大家虽然风格相近,近乎赵孟頫、董其昌之风,与魏晋风格类似,如柯九思、康里巎巎、唐寅、彭年等人,他们一样可以成为时代的佼佼者,一样会被后人记住 。

所以学习书法一定要传承古人之经典,在临摹古人的基础尽力去创新,至于能不能创新、风格是不是足够另类,这已经不太重要了!自己应顺着个人的喜好学习书法,切不可一味最求名利,不然就背离了书法学习的本质,堕入魔道 。


欧阳询化度寺碑全册(欧阳询楷书福)

文章插图
","content_hash":"ba1da4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