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肿|“心门”无法关闭,35岁的他险些丧命

近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简称中山七院)心血管中心唐跃主任团队的救治下,因为心脏多出一“小孔”的刘先生获得了新生。
家住深圳市光明区的刘先生,半月前开始觉得疲乏、气喘,未在意,但是随后不适的感觉越来越重,一周前突然透不过气来,夜间无法平躺,咳嗽不止。刘先生来到中山七院心血管中心唐跃主任团队门诊,检查后被初步诊断为急性左心衰竭。
入院后,唐跃主任团队经过检查发现,刘先生的心脏多了一个孔——室间隔缺损。并且在室间隔缺损的基础上,心脏内感染了细菌(感染性心内膜炎),在心脏腔室里面形成了很多细菌组成的赘生物和脓肿,这些细菌就像蛀虫一样,侵蚀了心脏的正常心肌及瓣膜组织,使得刘先生的主动脉瓣、三尖瓣这两个“心门”被感染形成了脓肿,其中将主动脉瓣这最为关键的“心门”上侵蚀撕脱,引起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心门”无法关闭,引起大量反流。心衰症状出现。如不治疗,命将不保!
唐跃主任团队根据病情,迅速为刘先生制定了抢救治疗方案:改善心衰症状、控制感染、术前、术中、术后有可能遇到的问题,组织多学科会诊。治疗抢救工作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感染性心内膜炎”这个诊断名词,让心脏专科医生听起来都感到“棘手”,需积极控制感染,一般疗程用药4-6周,甚至更长。刘先生不仅有先天性的室间隔缺损,合并心内膜炎,关键是还影响到了心脏内其他的装置,引发了心衰。心衰不易控制,病情随时可能恶化。如今的刘先生的心脏可以说是千疮百孔,病情令医护人员和家人都揪心不已。
在积极有力的抗感染、纠正心衰后,唐跃主任带领中山七院心外科团队果断及时地为刘先生实施了开胸心脏手术:切除细菌赘生物、脓肿和被侵蚀破坏的“心门”,完美修补罪魁祸首“室间隔缺损”,更换了最为关键的“心门”——主动脉瓣,修补成形了另一个“心门”——三尖瓣膜使其恢复原状。刘先生的心脏又可以正常工作了!
术后的刘先生在心血管外科——心脏重症监护团队的精心监护和治疗下,身体一天比一天好。他感慨:不起眼的“小孔”差点要了性命,现在的自己真正理解了“重生”两个字的含义。大病已愈的刘先生非常感谢中山七院心血管外科的医生们,给唐跃主任团队送来锦旗。
医生向广大病友呼吁,不要等到病情危重才到医院治疗。心脏的小毛病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酿成大病,失去治疗的最佳时机,甚至要命! 刘先生给唐跃主任团队送来锦旗
脓肿|“心门”无法关闭,35岁的他险些丧命】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采访人员:轩慧
通讯员:杭永斌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童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