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随波逐流(随波逐流怎么过)

许巍有首歌叫《曾经的你》,里面脍炙人口的歌词是:曾梦想仗剑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华 。年少的心总有些轻狂,如今你四海为家 。

90后曾被称作“垮掉的一代”,想法叛逆,行为乖张,造火星字,创非主流,在现实中不着调,又沉迷网络世界无法自拔 。

不可否认,有多少90后曾经真的是越被批越叛逆,心里憋着一股劲儿誓要走出不一样的人生路,用“年少轻狂”这四个字,足以形容当时的心境 。

只是随着年岁增长,90后年长的快到而立之年,年幼的也即将离开校园踏入社会 。

当面对社会,面对人生中的婚嫁生育问题时,才发现:原来特立独行行不通,顺从与平凡才是人生的真谛 。


不愿随波逐流(随波逐流怎么过)

文章插图
一“当身边所有人都在催你相亲,说你年纪大,真的很难再坚持自我 。”

96年的同事过年回家相了亲,相亲对象是当地农户的儿子,在县城的加油站打工 。

第一次见面,是初一拜年时,一大堆亲戚喜笑颜开簇着两个人往一处坐,像是得了大便宜一样合不拢嘴,原来大家早有预谋,只有自己蒙在鼓里 。

两人还没说话,就被爸妈催促:“赶紧的,别愣着,你俩先加上微信,多聊聊 。”

男生搓搓手,拿起手机 。同事心中无奈,看着周围期盼的眼神,也不好意思拒绝 。

扫二维码,加微信,在“屏蔽对方朋友圈”的选项上停了几秒,始终没有点下去 。

第二次见面,是大年初三 。

被双方家人提醒了无数遍,两人终于约在县城为数不多开门的小餐馆,男生拿着菜单,慢悠悠地点菜,点了蒜蓉金针菇与干炸里脊 。

同事说,两人从生活习惯,到兴趣爱好,再到价值观,真的不合适 。

吃完饭回家,顶着父母的脸色将男生删了 。

父母翻了一天白眼,非逼着同事答应初五再见一个男生 。

同事想,一年不回家一次,回来一次爸妈也是好心,见就见吧 。就这样,回家六天,相亲两次,这个年过得真是窝心 。

初六回来,我们问她 。

你为什么要相亲?——赶鸭子上架,没办法 。

你年龄也不大,这么着急干什么?——哪里是我着急,我明明是96年的,干嘛非得说我26了?

那你还会相亲吗?——会吧,自己找可能找不到 。

找不到就不结婚呗,难道还能跟不喜欢的人在一起?——我爸妈不这么想,感情这事儿说不定多在一起就有了 。

要知道,同事是个典型的颜控,爆款小哥哥的小迷妹,曾发誓非颜值爆表的多金暖男不嫁,如今能说出这番话,也算是被现实压弯了腰 。

曾看过一本书,上面说,年少的女生总会信誓旦旦的说未来自己不嫁人,却迟早成为贾宝玉口中的鱼眼珠 。

当然,婚姻本身无关高尚或低贱,可随着时间流逝,有多少高标准变成低要求,多少的不情愿变成了“处处也行” 。

无法坚持的择偶标准与日渐焦虑的催婚观念,才是现代婚恋环境的主要矛盾 。


不愿随波逐流(随波逐流怎么过)

文章插图
二“不想生孩子?只能想想,或者抱怨抱怨 。”

热门综艺《我家那闺女》有这样一段情节,大张伟表示特别不想生孩子 。

维嘉问他,那你会生吗 。

大张伟立刻回答:“会啊,肯定会啊 。我爸妈,女方父母,还有她自己,都催着我生,我的意见就像塑料袋一样,根本没人在乎 。”


不愿随波逐流(随波逐流怎么过)

文章插图
大张伟作为男性尚且如此,更不要说众多已婚女性的实际遭遇了 。

我身边只要是结婚的,没有不被催生的,包括我自己 。

“晚点生”、“过两年再生”都不会被理解,更别说想“丁克”这种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想法了 。

【不愿随波逐流(随波逐流怎么过)】我是93年的,前年领证结婚 。

婚前与家人就生孩子问题进行了争论,我自以为年龄还小,毕竟身边同学都还没有男朋友 。

原本就应该玩儿两年再当妈,再不济也要先搞事业,但家人不理解,明里暗里说“该要一个了”、“早要早恢复”、“年龄不小了” 。

有人说,中国父母与子女之间最大的矛盾点在于:当父母的不懂进退,做子女的不懂谦卑 。

从法律上讲,生育是个人的权利,但从现实角度,又是两个家庭的责任与义务 。划不清边界,撇不开舆论,不想生孩子这个想法,难以言说 。

“不生孩子没什么”这个观点,有时候甚至只能说服别人,说服不了自己 。

且看杨丽萍一心专注舞蹈,不生孩子,只要关于她的新闻就人冷嘲热讽;

高圆圆结婚没要孩子,自我剖白被别人认为这是她的错;

刘诗诗与吴奇隆结婚多年,年年被人盯着肚子,如今怀孕大家终于松了一口气,还不忘讨论到底是试管婴儿还是自然怀孕;

刘嘉玲与梁朝伟多年无所出,每每接受采访都要解释一遍;

就连喜剧大师周星驰,没结婚,没孩子,也躲不过被人摇头连称可惜的感叹;

他们,有名有财有美貌,站在寻常人无法企及的巅峰,尚不能躲过世俗眼光,屏蔽掉流言蜚语,普通人又怎么可能这么强大 。

况且,揶揄他们,关心他们的,不正是天天叫唤“恐婚恐育”的我们吗 。


不愿随波逐流(随波逐流怎么过)

文章插图
三“90后开放么?对于陈规旧俗,一边觉得不可理喻,一边又不得不遵守 。”

远的不说,婚闹婚俗谁都知道不对,可屡禁不止 。

说近的,最近知晓了一个奇葩风俗,叫做“躲灯”,既正月十五那天,新结婚的媳妇不能见娘家或婆家的灯,否则就对双方男性长辈不好,与“正月里不能剃头”类似 。

荒谬吧,很荒谬 。

我试图从科学角度来解释,且不说电灯发明了160年,LED灯才出现了短短21年,中国全民用上灯才用了多少年,怎么会诞生如此荒谬的风俗 。

我又试图解释,或许是因为以前没电灯是用烛火煤油灯照明吧 。可火跟电又不是一回事 。

也罢,说服不了自己又有什么办法,该遵守的还得遵守,否则老人心里膈应,能怎么办 。

《自控力》中曾写到,人都是具有社会性,容易破坏规则,自我原谅,明知破坏规则不对,一旦看到别人破坏了,心中就响起“他都可以为什么我不可以”,从而漠视规则 。

对于风俗,也是这样,没有人去打破陈规旧俗,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所以往往选择忍耐与顺从 。

以前遇到这种事,可能会大言不惭的说一句“无法坚持自我,就不要怪别人了”,可渐渐明白,人不是孤立存在的,真的没办法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如果坚持自我代表着对他人造成伤害,不忍心才是做出妥协的最大原因 。

一代影响一代,我们都不可能真的只关注于自我,更没办法去坚持自我 。


不愿随波逐流(随波逐流怎么过)

文章插图
四“当我以为自己成功跳出世俗观念,却猛然发现自己早已在世俗中 。”

就像篇头所写,曾梦想仗剑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华,如今回头看,你不会怜惜没有实现梦想的你,只会戏谑称他为“中二少年” 。

20岁还能用天真和单纯来掩饰自己的不懂事,50岁你还能理直气壮说自己很天真?

学习、工作、结婚、生子、养老,人生中是否真的没有别的选项 。

有,只是脱离了正常轨道,就会饱受非议 。

而我们需要的,则是更友善的环境,允许特立独行,能接受真正的多元化,选择单身,没有非议;选择丁克,没有非议;选择不遵循风俗陈规,也没有非议 。

当时代洪流退去,60后、70后、80后、90后,毫无二致,抛去这多变又不变标签,终究是泯然众人,成为芸芸众生中平凡的一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