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的诗意)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的诗意)】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一位年仅二十五岁的诗人出游金陵,在游玩庐山前后,写下来两首绝唱千古的诗篇,一首为七言绝句,另外一首为五言古诗 。而如今,人们往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的诗意)

文章插图
这个诗人便是是李白,而他出游金陵所写下的这两篇千古绝唱,名为《望庐山瀑布》 。如今,人们更加熟悉的是那一首入选小学语文课本七言绝句,每当提到庐山,人们便不自觉地想到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样优美的诗句 。
那么,撇去古诗中夸张手法的运用,真实的庐山瀑布有多高呢?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两首首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
其一: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
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 。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
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
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
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
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 。
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


其二: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在这两首诗歌中,我们发现一个共同的问题,这两首诗歌都描写庐山瀑布的一个特点——高!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的诗意)

文章插图
在五言古诗中,李白开篇即写到: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


李白先描写自己观察的角度,随后描写出来了自己多看到的庐山之高——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简简单单的两个数字,便将自己所看到的庐山瀑布之气势描绘出来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的诗意)

文章插图
而第二首我们所熟悉的七言绝句,也同第一首一样,描写了庐山瀑布那气势恢宏的景象 。在后两句,诗人这样写到: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三千尺的飞流直冲而下,莫非这是银河从九天落于这山间 。这首七言绝句同样地使用几个短短的数字——三千尺,便将庐山瀑布之气势宏伟给勾画出 。


从这两句诗歌中,我们不得不惊叹李白的才华与能力,对于语言运用表达之能力如鱼得水 。
众多周知,李白作为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其诗歌中,想象、比喻、夸张的手法并不少见,例如在其诗歌《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中,李白便写到: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我的白发足足有三千丈那么长,原因是我十分愁恼,所以才长那么长!


在《夜宿山寺》中,李白为了表现山上师院之高,更是这样写到: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


这个寺院的房子好高啊,人在楼上伸手就可以摘到天上的星星 。更是不敢大声说话,害怕惊扰了天上的仙人 。


在《横江词》中,李白描写风之大,海浪之汹涌,更是这样写到:
一风三日吹倒山,白浪高于瓦官阁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的诗意)

文章插图
从这些诗句中,我们发现在李白的诗歌中,夸张的手法是非常常见的,并且对于这种手法的运用,更不是生搬硬套,反而描写得恰到好处 。不得不说,李白真是夸张手法运用的好手!而正是这种手法,成就了李白的一句句名篇!


现在,回到开始的疑问,庐山瀑布究竟有多高?


根据唐代的尺度,一丈约为如今的3.07米,一尺合约如今的30.7厘米,那么三百丈、三千尺便相当于如今的921米,很显然,根据如今我们对庐山瀑布的观望,庐山瀑布显然没有那么大 。
查阅了一下资料,庐山瀑布中的秀峰瀑布约为105米,若是一层楼算作三米,105米整整有35层楼那么高,若是观看瀑布的角度绝佳的情况,庐山瀑布真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感觉!可见当时李白看到这宏伟的瀑布之后,心中定然是惊叹万分 。


参考资料:
头条百科《李白》、《望庐山瀑布》、《李白诗全译》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