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大方


首页 > 人文 >

洋气|“真土气”更比“假洋气”强 |长江评论



按关键词阅读: 加拿大 上海市消保委 中国法律

长江日报评论员秦孟婷
近日,证监会的一则问询函让“慕思”品牌饱受热议。问询函追问“慕思”广告中的外国人到底是谁、其与产品的关系、其中是否有虚假宣传,任谁都会以为这个满身“洋气”的品牌是舶来品。当潮水退去,品牌已完成了原始积累,而挖空心思让自己“洋气”的营销却让人反感。
洋气|“真土气”更比“假洋气”强 |长江评论】慕思是把“洋气”玩得登峰造极的一个范例。但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傍洋”风气由来已久。打开国产家具家居品牌榜、时装品牌榜,会发现十有八九是“洋名”,标榜外国基因、设计和产地,让身价大增。各地小区也曾充斥着维也纳、曼哈顿、泰晤士河畔、夏威夷等“洋气”十足的名字。一些人介绍苏州说是“东方威尼斯”,把王府井喊成“中国银座”,夸北京金融街是“中国华尔街”,里里外外透着洋泾浜味。以为沾了“洋气”就身价倍增,沾上“土气”就脸上无光。这其中当然有现实的市场需求,但更暴露了不良的文化心理。
不知从何时起,“洋气”就是“时尚”“美丽”“高贵”的代名词,夸人夸洋气,听者美滋滋。相对应的,“土气”就是与之相反的贬义词。“土”“洋”其实本无褒贬之意,只是审美差异——“洋”是外国的、异域的,土是本土的、熟悉的。但长期的暗示、催眠中,人们也逐渐认同了“洋气”更比“土气”强,是百试不爽的卖点。
很多时候,大众的心理是由消费生活塑造的。一些人辩驳说,“傍洋”是被消费者逼出来的,其实是本末倒置。部分企业没有责任感,利用当下的负面心理赚钱,一味用“洋气”撑门面,最终留下东施效颦之丑。
其实在今天中国人心目中,“真土气”更比“假洋气”强,对于“土”“洋”的认知也开始扭转。前段时间老国货蜂花火了一把,是因为其发布的新品外包装“土气”十足,售价又低,消费者生怕好国货撑不下去。一些带有浓重本土特色的产品也越来越受欢迎,它们“土”出了特色,招人喜爱,也并不是粗糙、低劣、单调的代名词。
【编辑:丁翾】


    稿源:(长江日报)

    【】网址:/a/2021/1209/1209121M512021.html

    标题:洋气|“真土气”更比“假洋气”强 |长江评论


    上一篇:东方时尚季|东方时尚季·2021青岛时装周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东方时尚中心开幕

    下一篇:大女人|过了40别死磕少女感了,“大女人风”才适合中年女人,看着就高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