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100年:新文化运动的内涵到底是什么?(新青年在新文化运

微信ID:ibookreview
『阅读需要主张』
100年前的9月1日 , 陈独秀创办的《青年杂志》正式更名为《新青年》 , 迄今为止 , 这份影响巨大的刊物已经诞生了整100年 。
提起《新青年》 , 我们不难想到“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 。每一年的“五四” , 我们也会习惯性地表达纪念 。可是越纪念 , 五四学生运动、新文化运动的面目却也越模糊 。
新文化运动的内涵到底是什么?《新青年》又对推动新文化运动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今天我们为大家推送的是学者王奇生先生的文章 , 他的研究为我们厘清这段历史颇有助益 。
在王奇生看来 , 《新青年》从一“普通刊物”发展成为全国新文化的一块“金字招牌” , “新文化”由涓涓细流汇成洪波巨浪 , 都经历了一个相当的“运动”过程 。“新文化”在全国各地传播的进程既不一致 , 新文化人对“新文化”的内涵亦未形成统一的看法 。后来史家们却一致认同陈独秀“拥护德、赛两先生”的主张 , 也赞同“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主题思想 。而事实上 , 新文化运动所讨论的主题远不止这两点 。
撰文 | 王奇生(学者、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1《新青年》创刊早期影响甚微
1920年李大钊在纪念“五四”时 , 说过这样一段话:“我盼望 , 从今以后 , 每年在这一天举行纪念的时候 , 都加上些新意义 。”九十年来 , “五四”纪念也确如李大钊所期望的 , 一直都在与时俱进 , 每次都要加上些“新意义” 。其结果是 , 纪念越久 , 追加的“新意义”越多 , 影响也越来越深远 , 与此同时 , “五四”运动的本相 , 则是越纪念越模糊 。
最初纪念的时候 , 只是纪念学生爱国运动;后来渐渐将“新文化运动”也作为“五四运动”的一部分来纪念;再后来 , 纪念“五四” , 主要纪念新文化;纪念新文化 , 又主要纪念“民主”与“科学” 。
“五四”运动其实是两场“运动”的组合:一场是政治运动 , 亦即学生爱国运动;一场是文化运动 , 习称“新文化运动” 。前者是突发性的 , 急风骤雨 , 暴起暴跌 , 前后持续不过一个多月 。后者是渐进性的 , 其兴也缓 , 其衰也慢 。一般的看法 , 新文化运动以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初名《青年》)为开端 , 1923年左右结束 。对此 , 我有不同的看法 。我主张将新文化运动划分为三个阶段:1915~1918年为酝酿期;1919~1923年为鼎盛期;1924~1927年为后续期 。


《新青年》100年:新文化运动的内涵到底是什么?(新青年在新文化运

文章插图

《新青年》在初创刊时 , 影响甚微 。
在1918年以前 , 《新青年》杂志的影响还十分有限 , 或者说 , 它所提倡的“新文化” , 还没有形成为一场全国性的“运动”声势 。
历史学者在考察《新青年》杂志的时候 , 每每看到《新青年》杂志后期的巨大声势 , 难免会有意无意放大它前期的影响 。实际上 , 陈独秀在1915年创办《新青年》杂志的时候 , 很难说有多么高远的理想 。最初只是一个面向青年 , 提倡“德智体” , 要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之类的一般性刊物 。鲁迅就说过:《新青年》在开始的两三年里 , “不但没有人来赞同 , 并且也还没有人来反对 。”张国焘晚年的回忆亦可参证 。张说:《新青年》创办后的一两年间 , 北大同学知道者非常少 。当时 , 张国焘正在北大读书 。


《新青年》100年:新文化运动的内涵到底是什么?(新青年在新文化运

文章插图

《新青年》主编陈独秀
杂志主编陈独秀 , 开始也谈不上有多大知名度 。这里可以举一个例子:陈独秀与蔡元培很早就认识 。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后 , 想聘请陈独秀担任北大文科学长 。这件事必须经过北京政府教育部的批准 。蔡元培担心陈独秀的资历和学历不够 , 怕教育部通不过 。于是在向教育部申报的时候 , 不但替陈独秀编造了一个“日本大学毕业”的假学历 , 还替他编造了“曾经担任安徽高等学校校长”的假履历 。
最初一两年 , 《新青年》杂志的作者大多是陈独秀的一批安徽老乡 , 而且名不见经传 。既没有鲜明的特色 , 主编和作者的名气也不大 , 早期《新青年》的影响非常有限 。每期只印一千本 , 出版商赚不到钱 , 几次想中止出版 。陈独秀好说歹说才让出版商继续维持 。
一些学者认为 , 《新青年》杂志创刊不久就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 。这一结论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 。还有的研究者说 , 《新青年》杂志有一批很有名气的作者 。实际上 , 这些作者最初并不有名 , 是后来才有名的 。比如毛泽东在1917年给《新青年》杂志投过一篇稿 。当时毛泽东只是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一名学生 。
2借重北大招牌 , “炒作”扩大影响力
《新青年》杂志起死回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 是陈独秀担任北大文科学长 。
那个时候的北大 , 比今天北大在全国教育界的地位要高得多 。杂志主编被教育部任命为全国最高学府的文科学长 , 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广告” 。那时的北大文科学长有多大份量 , 可引胡适的话为证 。胡适后来分析五四文学革命为什么能够很快成功 , 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 就是陈独秀担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后 , 文学革命的主张 , 一下就成了“全国的东西” , 成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当时北大在全国读书人心目中的地位可以想见 。
当然 , 并非陈独秀一出掌北大文科 , 杂志就立即改观 。更为实际的是 , 陈独秀到北大以后 , 拉了一批北大教授为《新青年》写稿 , 使杂志真正以全国最高学府为依托 。这样一来 , 《新青年》由一个以安徽读书人为中心的地方性刊物 , 转变成为以北大教授为主体的“全国性”刊物 。以至于“外面的人往往把《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混为一谈” 。后来吴宓他们在东南大学办《学衡》杂志 , 想和《新青年》杂志抗衡 , 但没有搞得过《新青年》 。他们对《新青年》很不服气 , 认为《新青年》之所以“暴得大名” , 在很大程度上是“借重”北大这块招牌 。


《新青年》100年:新文化运动的内涵到底是什么?(新青年在新文化运

文章插图

蔡元培与陈独秀
除了北大这块招牌之外 , 陈独秀为了扩大杂志的影响 , 还采取了一些措施 。有些做法 , 用今天流行的话来讲 , 就是“炒作” 。
怎么“炒作”法?
第一招 , 是文章“故作危言 , 以耸国民” , 语不惊人死不休 。
第二招 , 是自己骂自己 。杂志编辑部假冒读者的名义 , 写一封骂自己杂志的“读者来信” , 同时又写一篇文章加以批驳 。两文同时登出来 。虚拟的正方和反方各尽意气之能事 , 骂的人百般挑衅 , 批驳的人刻薄淋漓 , 非常具有戏剧性和观赏效果 , 激发和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
第三招 , 挑衅竞争对手 , 拿当时最有影响的刊物《东方杂志》开刀 。
《东方杂志》是一份综合性刊物 , 创刊于1904年 , 老板是商务印书馆 。《东方杂志》在当时中国的都市文化界具有非常大的影响 。在民国初年 , 中国的读书人几乎人手一册 。《新青年》杂志要扩大影响 , 首先面临与《东方杂志》竞争 。为了打压《东方杂志》 , 陈独秀一直在寻找机会 。机会终于来了 。
1918年的某一期《东方杂志》转载了日本杂志中的一篇文章 , 这篇文章引用了辜鸿铭的大量言论 。而就在前一年 , 辜鸿铭参与了张勋复辟活动 。于是陈独秀以此为借口 , 发表文章攻击《东方杂志》为“复辟”张目 。当时中国人对袁世凯和张勋“复辟”帝制记忆犹新而且深恶痛绝 。在这个时候 , 陈独秀将“复辟”这顶沉重的“黑帽子”扣在《东方杂志》头上 , 具有极大的杀伤力 。


《新青年》100年:新文化运动的内涵到底是什么?(新青年在新文化运

文章插图

《新青年》“竞争对手”《东方杂志》
陈独秀的文章一出 , 《东方杂志》的声望大跌 , 销量也大受影响 。《东方杂志》的很多老读者 , 老订户 , 不再订阅了 , 转过来订阅《新青年》 。商务印书馆只好降价促销 , 最后不得不撤换主编 。在这一过程中 , 《新青年》杂志很快取代了《东方杂志》在全国知识界独占鳌头的地位 。
除了陈独秀“自我炒作”外 , 还有一件事 , 也大大扩大了《新青年》的影响 。
这件事发生在“五四”运动前夕 。当时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 , 叫林琴南 。这个人到晚年 , 思想相当保守 。他对《新青年》杂志发表的激进言论十分看不顺眼 , 于是就想方设法攻击《新青年》 。最初写小说讽刺 , 后来直接写信责骂 。由于林琴南名气很大 , 他这一骂可不得了 , 引起了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 。新闻媒体竞相报道的结果是 , 《新青年》越挨骂 , 越出名 , 销量迅速攀升 。新文化也开始引起社会大众的关注 。
《新青年》影响扩大 , 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 , 也就是赶上了“五四”学生爱国运动 。
为什么说“五四”学生爱国运动 , 对《新青年》扩大影响有很大的帮助呢?这里不说别的 , 仅举白话文为例 。
胡适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新青年》杂志自1916年就有意主张白话文 , 但白话文真以“一日千里”之势传播 , 是1919年以后 。白话的传播遍于全国 , 与1919年的学生运动大有关系 。因为“五四”运动发生后 , 各地的学生团体忽然办了约四百种白话报刊 。这样一来 , 《新青年》提倡的白话文 , 迅速在全国传播开来 , 并且发展成为一场全国性的新文化运动 。
3新文化运动 , 是“五四”之后的事
上面我说了这么多 , 意思是新文化运动的形成 , 有一个相当长的酝酿过程 , 并不象我们过去所说的那样 , 1915年《新青年》杂志一创刊 , 新文化运动就开始了 。事实是 , 在1918年以前 , 《新青年》杂志基本上是孤军奋战 , 还没有形成为一场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真正形成 , 应该是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以后的事 。
当“新文化”真正被“运动”起来后 , “新文化运动”这一概念才应运而生 。“新文化运动”这一名词 , 大约在五四运动之后半年内逐渐得以流行 。
对于这一名词的来历 , 鲁迅曾有过解释 。1925年11月 , 他在《热风·题记》中说:五四运动之后 , 革新运动表面上“颇有些成功 , 于是主张革新的也就蓬蓬勃勃 , 而且有许多还就是在先讥笑、嘲骂《新青年》的人们 , 但他们却是另起了一个冠冕堂皇的名目:新文化运动 。这也就是后来又将这个名目反套在《新青年》身上 , 而又加以嘲骂讥笑的” 。依照鲁迅的说法 , “新文化运动”最初实出自讥笑、嘲骂《新青年》的人之口 。虽然如此 , 陈独秀显然坦然接受了 。而胡适最初称“新文化运动”为“新思潮运动” , 是否有意回避“新文化运动”这一称呼则不得而知 。


《新青年》100年:新文化运动的内涵到底是什么?(新青年在新文化运

文章插图

鲁迅先生曾对“新文化运动”一词的来历作出过解释
我另外想谈的一点是 , 新文化运动在全国各地的进展 , 有很大的差异 。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当然不用说 。湖南、四川、浙江是新文化运动比较先进的地区 。其他地区就要滞后一些 。
比如福建 。据郑超麟回忆 , 1920年春 , 福建的学生才开始闹“五四运动” , 开始接触新思潮 。1919年11月 , 刚从福建省立第九中学毕业的郑超麟前往法国勤工俭学 。在上船以前 , 他“不知道五四运动有爱国以外的意义” 。在船上 , 他第一次与“外江”学生接触 , 发现那些“外江”学生流行看《新青年》等“新思潮”杂志 , 而此前他只熟悉礼拜六派的杂志 , 对《新青年》一类杂志闻所未闻 。与他同船赴法的30多名福建学生也都是到法国以后 , 才开始阅读从国内寄来的《新青年》等杂志 , 在抵法半年乃至一年之后 , 才学会写白话文 , 学会谈新思潮 。
1922年 , 北大入学考试 , 国文题目共有两道 , 其中一道是作文 , 题为《述五四运动以来青年所得之教训》 , 没想到有不少中学毕业生竟然不知“五四运动”为何事而缴了白卷 。
作家艾芜、沙汀、何其芳均是四川人 。艾芜的家乡新繁县,距离成都只有三四十里路程 。他就读的新繁县立高等小学 , 校长吴六如是吴虞的侄子,五四运动前,学校图书馆就订阅了《新青年》等刊物 。故艾芜较早接触到了新思潮 。沙汀的家乡是安县 , 地处川西北 。直到1921年夏 , 沙汀还不知陈独秀、胡适、鲁迅是何许人也 。1922年秋 , 沙汀入成都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 才开始接触新思潮和新文学 。与沙汀比 , 何其芳接触新思潮的时间更晚 。直到1927年 , 在四川万县上中学的何其芳还不知道五四运动 , 当地教育界依然视白话文为异端邪说 。
4“民主”与“科学”并非《新青年》真正主张
最后 , 我想谈一下新文化运动的主题 。
三年前 , 有人送我一套《新青年》杂志的电子版 。这套电子版的一个最大优点 , 是可以进行主题词检索 。我拿到这套光盘后 , 试着进行主题词检索 。检索什么呢 , 长期以来 , 我们谈论新文化运动和《新青年》杂志 , 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民主”与“科学” 。于是我首先想到检索一下“民主”与“科学”这对主题词 。
但是检索的结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新青年》杂志自1915年9月创刊 , 至1926年7月终刊 , 总计发表各类文章1529篇 。其中专门讨论“民主”的文章 , 只有3篇 。专门讨论“科学”的文章多一点 , 但也不过五六篇 。
考虑到谈论民主和科学的文章 , 不一定标明在标题上 。于是我又检索了《新青年》杂志中“民主”、“科学”两个主题词出现的频度 。检索的结果是 , 民主仅出现了260次 , “科学”一词的频度高一些 , 但也只出现1907次 。在总字数多达540万字的《新青年》杂志中 , “民主”和“科学”这两个系列的主题词 , 出现的频度都相当低 。
当然 , 我也检索了“民主”和“科学”的同义词、近义词 。检索的结果并没有太大的改变 。


《新青年》100年:新文化运动的内涵到底是什么?(新青年在新文化运

文章插图

“民主”与“科学”并非新文化运动的两大思想主题
检索以后 , 我很纳闷:为什么学术界一直认为“民主”与“科学”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两大思想主题呢?
于是我回过头去寻找他们的依据 。经过反复寻找之后 , 我发现 , 几乎所有教材和研究论著中 , 凡是谈论五四新文化运动 , 必谈《新青年》杂志;谈到《新青年》杂志 , 必提“民主”与“科学”;提起“民主”与“科学” , 必引用陈独秀一篇文章中的一段话 。这篇文章是陈独秀发表在《新青年》杂志1919年1月第6卷第1号上的 , 题为《本志罪案答辩书》 。
这篇文章并不是《新青年》杂志的创刊词 , 也不是杂志发表的一篇宣言 。实际上是陈独秀为回应当时反对《新青年》杂志主张的人而写的一篇答辩书 。后来被历史学家反复引用的 , 是下面这段大约200字的话:
本志同人(也就是《新青年》杂志的编辑和作者) , 本来无罪 , 只因为 , 拥护那德莫克拉西和赛因斯两位先生 , 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 。要拥护那德先生 , 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 , 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 , 又要拥护赛先生 , 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大家平心细想 , 本志除了拥护德、赛两先生之外 , 还有别项罪案没有呢?若是没有 , 请你们不用专门非难本志 , 要有气力、有胆量来反对德、赛两先生 , 才算是好汉 , 才算是根本的办法 。
如何解读陈独秀的这段话呢?
自1915年《新青年》杂志创刊以来 , 发表了大量批判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和儒家文化的文章 , 另外 , 还大力提倡白话文 , 反对文言文 。思想观念非常激进 。这样一来 , 遭到一批观念保守的知识分子的批评 。陈独秀为了回应那些人的批评 , 就写了这篇答辩书 。答辩书中 , 陈独秀必须为自己寻找一个连保守派也无法否认的理论依据 , 去抵挡对方的攻击 。于是 , 陈独秀就将“民主”和“科学”搬出来 。在当时的中国 , “民主”和“科学”是没人敢批评 , 敢反对的 。1923年 , 胡适就说过这样一段话:
这三十年来 , 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 , 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 , 都不敢公然对他表示轻视或反对的态度 。那个名词就是“科学” 。


《新青年》100年:新文化运动的内涵到底是什么?(新青年在新文化运

文章插图

胡适:“近三十年来 , 没有人敢公然对‘科学’表示轻视或反对的态度”
胡适讲的虽然只是“科学” 。实际上 , 当时“民主”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 , 也与“科学”相似 。大约从清末洋务运动开始 , “民主”与“科学”就逐渐受到中国人的信仰和推崇 。到五四时期 , “民主”与“科学”的神圣地位已经完全确立 。正是在这样一种语境下 , 陈独秀才敢向那些批评《新青年》的人“叫板”说:
谁有气力、有胆量来反对民主与科学 , 才算是好汉!
所以我说 , “民主”与“科学”只不过是陈独秀的挡箭牌 , 并不是《新青年》杂志具体提倡的思想主张 。早在清末 , “民主”与“科学”的观念 , 就得到知识界的反复倡导 , 到五四时期 , “民主”与“科学”已经成为知识界的主流话语 , 得到大多数中国读书人的认同了 。《新青年》杂志如果仅仅是将“民主”与“科学”老调重弹 , 就不会惊世骇俗 。所以《新青年》杂志很少发表文章讨论“民主”与“科学” , 也就在情理之中 。
那么 , 《新青年》杂志的哪些主张受到当时人的较大关注呢?
实际上 , 《新青年》杂志发表的文章 , 涉及很多的思想流派和社会问题 , 根本无法一概而论 。比如讨论过孔教和家族制度 , 讨论过第一次世界大战 , 讨论过白话文、世界语 , 讨论过妇女问题、青年问题、人口问题、工人问题 , 讨论过俄罗斯、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等等众多话题 。
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的时候 , 事先并没有一个总体设计 , 也没有料想到四五年后将引发一场全国性的“新文化运动” 。所以《新青年》杂志的很多话题 , 并非预先设计好的 。《新青年》杂志中的有些主张 , 在今天看来很有意义 , 但在当时却并没有产生多大反响;相反 , 有些在今天看来已经没有多大“现实”意义的主张 , 在当时却产生了重大影响 。
那么 , 《新青年》杂志的哪些思想主张 , 在当时产生了较大反响呢 。考察思想主张的反响 , 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拥护这种思想主张的人很多;另一方面是这种思想主张最为反对派所攻击 。
当时守旧派对《新青年》的攻击 , 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白话文运动;一是反对孔教 。
当时中国新闻媒体对《新青年》杂志的关注 , 也集中在这两个方面 。《新青年》提出的其他思想主张 , 很少受到新闻媒体的关注 。当然 , 五四运动以后 , 《新青年》杂志转向提倡社会主义 , 这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 , 后来历史学家和政治家们所讲述的五四新文化运动 , 与五四时期人们眼中的新文化运动 , 有相当大的差距 。后来历史学家和政治家们所建构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形象 , 几乎只剩下“民主”与“科学” , 白话文运动和反对孔教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
总之 , 《新青年》并非一创刊就名扬天下 , “新文化”也不是一开始就声势浩然 。《新青年》从一个“普通刊物”发展成为“时代号角” , “新文化”由涓涓细流汇成洪波巨浪 , 都经历了一个相当的“运动”过程 。过去人们较多关注“运动”的结果 , 而不太留意“运动”的过程 。对“运动家”们的思想主张非常重视 , 对“运动家”们的文化传播策略与社会环境的互动则很少注目 。“新文化”在全国各地传播的进程既不一致 , 新文化人对“新文化”的内涵其实也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 。今人所推崇、所眷顾的一些思想主张 , 在当时未必形成了多大反响 , 而当时人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 , 却早已淡出了后来史家的视野 。对于同一个《新青年》 , 办刊人的出发点 , 反对方的攻击点 , 与局外人的观察点各有不同;对于同一场“新文化运动” , “五四”人的当下诠释与后来史家的言说叙事更有相当的出入 。
扫一扫 , 赏给书评君一个可爱多?



《新青年》100年:新文化运动的内涵到底是什么?(新青年在新文化运

文章插图



《新青年》100年:新文化运动的内涵到底是什么?(新青年在新文化运

文章插图

《新青年》100年:新文化运动的内涵到底是什么?(新青年在新文化运

文章插图

《新青年》100年:新文化运动的内涵到底是什么?(新青年在新文化运

文章插图

直接点击 关键词查看以往的精彩~


《新青年》100年:新文化运动的内涵到底是什么?(新青年在新文化运

文章插图

购买新京报书评周刊特别定制版《阿城文集》~
【《新青年》100年:新文化运动的内涵到底是什么?(新青年在新文化运】或者点击“阅读原文”去我们的微店看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