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后期反对司马家的淮南三叛,淮南叛乱三国演书义

【三国后期反对司马家的淮南三叛,淮南叛乱三国演书义】话说黄初七年(226年)五月,魏文帝曹丕病重,遂立曹叡为皇太子,不久后曹丕英年病逝,曹叡在洛阳即位,成为了曹魏的第二位皇帝 。总的来说,曹叡是一位优秀的皇帝,曹叡在位期间任用曹真、司马懿等人,成功防御了东吴孙权和蜀汉诸葛亮的多次北伐,并且平定鲜卑,攻灭辽东的公孙渊 。但是,这位皇帝活的岁数还不如他的父亲曹丕,在景初三年(239年),曹叡病逝,年仅三十六岁,谥号明帝 。曹叡死后,由于没有儿子,只能过继宗室的曹芳为子并继承皇位,而他选的摄政大臣是宗室的曹爽和老臣司马懿 。后面的故事大家应该都知道,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夷灭曹爽三族,从此独揽大权,曹家从此一落千丈,但是司马家在朝中依然有不少反对者,于是,就有了三次大型叛乱,著名的淮南三叛 。


三国后期反对司马家的淮南三叛,淮南叛乱三国演书义

文章插图
司马懿


淮南三叛,顾名思义,就是在淮南这个地方发生的三次叛乱 。淮南,主要指的就是一个叫寿春的地方 。说起这个地方,那就有得说了,这里在三国时期是个著名的地方,经常发生一些大事件 。在东汉末年的时候,淮南这一片的军阀头子叫袁术,就是那个袁绍的弟弟,他在寿春干过一件大事 。在十八路讨董卓后,孙坚在烧毁的都城中找到了传国玉玺,后来,孙坚将这个传国玉玺送给袁术,换来兵马去开创事业 。袁术显然不是个聪明人,拿到了玉玺后就“飘”了,竟悍然称帝,果然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不久就接连遭到孙策、吕布、曹操三方的叛盟与打击,然后寿春被攻陷 。


三国后期反对司马家的淮南三叛,淮南叛乱三国演书义

文章插图
安徽寿县古城墙
到了三国鼎立的时代,淮南包括寿春是曹魏的地盘,也是军事重镇 。司马懿政变后,魏国太尉名叫王凌,他和他的外甥,兖州刺史令狐愚就在这个地方拥有大量兵力,他们不愿听从司马懿这个篡权者的指挥,想要拥立楚王曹彪为皇帝,这就是淮南一叛 。要说清楚这件事,我们先得介绍一下这几个人,首先是为首的王凌,王凌何许人也?也许认识他的人不多,但是认识他叔父的人十分多,他的叔父就是东汉末年的司徒王允王司徒 。在王允利用吕布诛杀董卓后,由于没有处理好李傕郭汜二人,导致自己被杀,王凌很幸运躲过这场灾难,曹操得知他是王允的侄子,任命他为骁骑主薄 。在曹丕继位后,被任命为兖州刺史,和张辽一起讨伐孙权,因战功封宜城亭侯,加封建武将军,转任青州刺史,三国志中记载,他在青州期间颇有政绩,很得民心 。正始二年,即公元241年,孙权派全琮率领大军攻打芍陂,王淩力战数日,打退吴国军队,因而进封为南乡候,迁车骑将军、仪同三公,后升为司空,在司马懿掌权后,被封为太尉,可以说,王凌这个人的仕途可以说是一路平稳,公元251年他已经八十岁了,放在古代,这可以说是非常高寿的年龄,如果没有即将发生的这场叛乱,他或许可以安享晚年 。
说完了王凌,再说说曹彪这个人 。一看到他的姓,大家应该就可以把他和曹操联想起来,事实也确实如此 。他是曹操的儿子,曹丕的弟弟,这个人在这场叛乱前基本没有什么戏份,先后被封为寿春侯、汝阳公、吴王,魏明帝时期改封为楚王 。为什么王凌要拥护他当皇帝?因为他的封地在兖州,而兖州刺史正是王凌的外甥令狐愚,史书上关于曹彪的记载不多,可以看出他在这件事前不显示不露水,但从王凌想要立曹彪为帝来看,王凌应该与此人有所来往 。


三国后期反对司马家的淮南三叛,淮南叛乱三国演书义

文章插图
三国地图


当王凌把自己的计划告诉在洛阳的儿子王广时,他的儿子说了这么一些话:“凡举大事,应本人情 。今曹爽以骄奢失民......今懿情虽难量,事未有逆,而擢用贤能,广树胜己,修先朝之政令,副众心之所求 。爽之所以为恶者,彼莫不必改,夙夜匪解,以恤民为先 。父子兄弟,并握兵要,未易亡也 。”大概意思就是曹爽的失败是他自己咎由自取的,司马懿的篡权行为虽然不太好,但是他毕竟不是个奸臣,是个能干的人,我们不应该发动叛乱 。不过,王凌对自己儿子的回应并不在乎,他还是一意孤行发动叛乱 。更糟糕的是,这一年的十一月,令狐愚病死了,王凌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合作伙伴,形势对他开始不利了,但是王凌并不这么认为,他反而通过夜观天象的方法,得出了曹彪必将成为皇帝的结论,只可惜事实并非如此,他的末日就快来了 。


三国后期反对司马家的淮南三叛,淮南叛乱三国演书义

文章插图
图右下角即淮南
王凌信心越来越足,251年初,吴国军队封锁了涂水,王凌认识到这是天赐良机,于是向朝廷表示要调集军队攻打吴国,计划借此起兵 。然而司马懿不是这么好骗的,他早已经起了疑心,因而拒绝了他 。被拒绝后,他没有放弃,想再拉上新的兖州刺史,于是写信给刺史黄华 。黄华收到信后,估计是被吓到了,立马转过头把这个消息给了司马懿,司马懿收到消息,心里也就坐实了之前的想法,于是亲自带兵走水路讨伐王凌 。王凌没有想到计划这么容易就暴露了,此时他才意识到自己并没有能够与司马懿所抗衡的兵力,于是“乃乘船单出迎宣王”,这里的宣王指的就是司马懿,并且“送印绶、节钺”,意思差不多就是投降了 。而司马懿这个人呢,表面上也很客气,“见淩,慰劳之,还印绶、节钺,遣步骑六百人送还京都”,还送了六百人“护送”他回洛阳 。


淮南一叛的结局是的,这场叛乱就这么结束了,王凌准备了那么久,最后直接出城投降,不知道曹彪这个时候心里该作何感想,但不管他怎么想,这个罪名是逃脱不掉的,最后他不得不自杀,家人贬为平民 。至于王凌,在六百人护送的过程中饮毒酒自杀了,包括他在内,加上其他的同伙,基本都被夷三族 。不过有意思的是,司马懿也在这一年病逝了,史书上说他梦见贾逵、王凌作祟,随后病逝 。如果只有这么一次叛乱,那么估计很难被我们记住,淮南三叛的重点,还是接下来的两叛,而要面对这两次考验的不再是司马懿,而是他的儿子们,司马师和司马昭 。


三国后期反对司马家的淮南三叛,淮南叛乱三国演书义

文章插图
司马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