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中国古代大典专用礼仪性建筑——从“明堂”到“太和殿”(礼

到故宫看什么(四)
中国古代的早期王朝,“商”与“周”有很大不同 。周代以礼乐制度治理天下,强调礼法 。周公制礼作乐以治天下,周礼流传于后世 。“周礼”既是一种思想,又是一个庞大的执行体系 。“礼”的含义很深刻丰富,总结来说就是划定亲疏,分别尊卑,维持等级与秩序的典章制度 。


一 中国古代大典专用礼仪性建筑——从“明堂”到“太和殿”(礼

文章插图
春秋末期齐国的国君齐景公安居君位五十多年,这是一个很意思的人 。齐景公长得很面容姣好,很貌美 。有一次一个负责征收羽毛的小官见到齐景公,直接就看呆了 。齐景公觉得他很无礼,就让自己左右的人问问那个羽人,为什么要直盯着自己看 。羽人回答说:我说也也是死,不说也是死,那我就直言禀告吧 。因为大王实在是太貌美了,我控制不了自己 。齐景公很生气要杀他,晏子来劝阻 。齐景公说:他对寡人有非份之想 。晏子说,他虽然对国君有非份之想,但是他并没有犯法,不应当死 。齐景公想了想,觉得晏子说得对,于是就说:那以后寡人洗澡的时候就让他来给我搓背吧 。
就是这个齐景公,《论语》里记录他曾经向孔子问政,就是询问怎么治国家 。孔子对他的回答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孔子这个人常常对于不同的人问的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回答 。孔子给予齐景公的这个回答很有可能是针对齐国的状况的回答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说国君要像国君,臣子要像臣子,父亲要像父亲,儿子要像儿子 。齐景公的哥哥齐庄公就是毫无国君的仪态,和权臣崔杼的妻子棠姜通奸,最后又被崔杼所杀 。


一 中国古代大典专用礼仪性建筑——从“明堂”到“太和殿”(礼

文章插图
那么“礼”的思想怎么运用在治国之中?比如对神祇先祖的祭祀制度,嫡庶有别的宗法制,列鼎列簋的使用制度,不同等级诸侯对王的责任和义务等等 。作为这些典章制度的承载体,要有实物,比如说鼎和簋,还比如说建筑 。在西周初期出现了一种高等级的神秘建筑叫作“明堂” 。《礼记》里面有一篇叫作“明堂位” 。明堂是周代最重要的礼仪场所 。天王接见诸侯,发布政令,都在明堂举行仪式 。“明堂位”所记述的内容,把“君君、臣臣”这种严格的上下尊卑观念发挥到了明堂的礼仪活动中 。在明堂举行的活动中,周天王、诸侯皆有自己规定的位置 。后来周成王认为周公有大功,将他分封到曲阜,并且允许鲁国世代以祭祀天子的礼仪祭祀周公 。鲁国的太庙,就类似于天子的明堂 。


一 中国古代大典专用礼仪性建筑——从“明堂”到“太和殿”(礼

文章插图
【一 中国古代大典专用礼仪性建筑——从“明堂”到“太和殿”(礼】周公执政时“朝诸侯于明堂,制礼作乐,颁度量,而天下大服 。”周公命令诸侯到明堂朝见天子 。周公制订了各种礼乐制度,颁布标准的度量衡,天下都服从 。周公执政,在明堂接待来朝的天下诸侯,根据尊卑内外,规定了天子、诸侯以及四夷国君所站立的位置 。堂上设绘有斧形图案的屏风即斧扆,天子在屏风前面朝南站立 。三公在中间台阶之前,面向北对着天子,以东为上,最尊者在东 。诸侯在东阶下面向西,以北为尊 。伯爵在西阶下向东,以北为尊 。子爵在应门之东,面向北,以东为尊 。男爵在应门内西边,面向北,以东为尊 。九夷君长在东门之外,八蛮君长在南门之外,六戎君长在西门之外,五狄君长在北门之外 。九州州牧在应门之 。四方极远的边塞小国国君,在位其间来朝见一次就行了 。这是周公制定的明堂朝见时诸侯的列位,“明堂也者,明诸侯之尊卑也 。”明堂就是用来表明诸侯尊卑等级的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