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伯拉罕林肯号船长(阿伯拉罕·林肯)

在美国 , 乃至全世界 , 不知道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的人应该是很少的;但是 , 大家熟知的仅是英雄层面上的林肯 , 至于感情层面上的林肯是个什么样子呢?大概没几个人能说得清 。
在一篇很风行的励志文章中说 , 林肯一生充满着挫折和失败 , 成功只有三次 。这种说法有些夸张 , 仅是伊利诺州的州议员 , 林肯就曾四次当选 , 更莫提他还曾被选为国会众议员、两次当选总统等成功的例子 。不过 , 林肯一生充满着不幸的经历 , 这倒是千真万确的 。
《林肯传》的作者、也是林肯的朋友荷恩敦这样描述林肯:“他最惹人注目的特征 , 就是那一副永恒的悲戚面容 , 走路的时候 , 好像忧郁要从他身上淌下来似的 。”
林肯为什么这么忧郁?
是因为他的母亲去世太早(林肯九岁时母亲去世)吗?母亲去世后 , 他和继母的关系一直很好 , 这不可能是他长期忧郁的原因 。
是经商失败的打击吗?似乎也不可能 , 因为 , 作为一个通晓法律的人 , 他可以很轻易地用钻法律空子、声明生意失败 , 请求分摊责任的办法来躲过这1100美元的债务;反而 , 他还主动找债主要求宽限时间 , 以便连本带利一并还债 。
【亚伯拉罕林肯号船长(阿伯拉罕·林肯)】是政治上的不如意吗?似乎也不全是 , 从25岁起就四次当选州议员 , 37岁当选国会众议员 , 19世纪30年代和50年代曾先后成为辉格党和共和党的领导者 , 51岁当选美国总统……
在无数次的政治追求迭遭挫败中 , 他也获得了上述一些成功 , 有这样的成绩 , 他不至于有“地狱一般的哀愁” 。那么 , 那浓得像要从身上淌下来的忧郁为什么会伴随他很多年直至生命结束呢?
要弄清这其中的原委 , 事情要追溯到1835年 。这一年 , 林肯心爱的恋人安妮患伤寒去世 , 林肯的灵魂好像被安妮带走了 。在此后六个月时间里 , 林肯茶饭不思、沉默不语 , 一个人孤独地步行在家和安葬爱人的“协和公墓”之间 , 一个人无语地静坐 , 长时间地发呆 , 然后 , 忽然念出几行忧伤的诗句:
健康的红晕变成死亡的惨白 , 
金色的生命沦入棺木和尸衣 , 
只在一眨眼、一吐纳之间 , 
人类啊 , 你何必骄傲呢?


像流星飞逝、流云飞奔 , 
一道闪电、一朵浪花 , 
人生苦短 , 终归青冢 , 
人类啊 , 你何必骄傲呢?
从此时到他遇刺身亡 , 这首《人类啊 , 你何必骄傲呢?》就成了他最喜爱的诗 。可以说 , 是安妮的夭亡为林肯的后半生涂上了难以消逝的忧郁的底色 , 而与玛丽的不幸婚姻则使这种忧郁浓得常常像要从林肯身上淌下来似的 。
靠正直善良的品行、出色的演讲才能 , 19世纪30年代末 , 在伊利诺州 , 身为州议员、本州辉格党领袖的林肯已成了本州最有政治前途的人物之一 , 这是贵族出身的小姐玛丽追求他的唯一原因 。虽然从一开始林肯就感觉到了他们结合是很不合适的 , 然而 , 在阴差阳错、糊糊涂涂中 , 1842年 , 24岁的玛丽终于如愿以偿嫁给了33岁的林肯 。
林肯和玛丽的共同之处是:都渴望出人头地 。而他俩在性格、生活习惯等方面则有着天壤之别 。玛丽高傲、尖刻 , 心胸狭隘 , 占有欲强 , 贪慕虚荣;林肯则是宽容、善良 , 幽默风趣 , 富有同情心 , 而生活上不太讲究 。
玛丽以她那贵族父亲的风度举止为标准来看待林肯 , 觉得林肯没有一样举动是对的:头发篷乱(常把信函、文件等放在帽子里 , 随手戴在头上) , 背有些驼(从小形成的自卑感导致走路不挺胸抬头) , 步态笨重(是个做事稳重的慢性子) , 穿着邋遢(裤管或随意塞在皮靴里 , 或任由它在靴外晃荡 , 很少给皮靴上油 , 有时亚麻布大衣背上的汗斑清晰可见等) , 用餐随便 , 待人礼节不周(女士们来家既不站起来 , 也不接她们的大衣 , 客人告辞也不送客)……
基于这种看法 , 玛丽对林肯常常毫不留情、尖刻地唠叨、指责 , 甚至破口大骂 , 这常使林肯感到很尴尬、难过 。
林肯夫妇曾租住在莱尔医生家 。有一天早晨 , 正在用早餐时 , 不知林肯的什么动作惹了妻子 , 只见林肯太太当着房东的面 , 气咻咻地把一杯热咖啡泼到丈夫脸上 , 林肯屈辱地坐在那儿 , 一言不发 。莱尔太太赶忙拿了一条毛巾为林肯擦干了脸孔和和衣服 。
在春田镇共有11个律师 , 他们总随着大卫·戴维斯法官在第八司法区各县流动开庭 , 这些律师骑着马在各个县之间来回奔波 。别的律师为了与家人共度周末 , 总是尽量在周六赶回春田镇 , 惟独林肯害怕回家 , 一年又一年 , 宁肯在肮脏的乡下旅馆逗留 , 也不愿回家受太太的颐指气使 。
没当总统以前 , 林肯家的收入也就一年约3000美元的律师费 。玛丽是个相当讲排场的女人 , 住房要像她姐姐那样的两层楼房 , 出去要有马车和马车夫 , 衣服要穿时髦高贵的 , 而林肯的收入也就勉强能负担得起这笔费用 。既然钱大多花在了体面上 , 其它方面玛丽就相当节俭 , 确切地说 , 节俭得违背常情 。
有一份叫《春田共和主义者》的报纸开始发行 , 主办人是林肯的一位朋友 。这位朋友请求林肯赞助 , 林肯应允订一份 。而当第一份报纸送到林肯家时 , 玛丽就开始骂骂咧咧:“瞧!我拼命节俭 , 你却订了一份毫无用处的废报!”为了平息玛丽的怒火 , 林肯忙说 , 他并没有叫人送报纸来 。
玛丽当晚给那家报纸的主编去了一封信 , 措辞尖刻地说了一通对报纸的意见 , 提出不再订阅 。
主编在专栏里公开答复了玛丽 , 并去信让林肯对此做出解释 。林肯连忙去信道歉 , 屈辱地解释说一切都是误会 。为这件事 , 林肯生了一场病 。
雅各的侄女到林肯家做仆人 , 干了没几天就与女主人闹翻了 , 女孩一气之下离开了林肯家 。当天午后 , 雅各到林肯家取侄女的行李 , 玛丽把雅各叔侄女俩骂了个狗血喷头 , 并威胁说 , 如果再来找麻烦非将他们打出去不可 。
雅各愤怒至极 , 他找到林肯 , 要求林肯太太向他道歉 。
听完雅各的申述 , 林肯凄然一笑 , 说到:“对于这件事 , 我很遗憾 。不过 , 对这一切我已忍耐了整整十五年——十五年来 , 我常常要面对这些 , 那么 , 你就不能忍耐这几分钟吗?”听了林肯的这番心里话 , 雅各反而对林肯产生了深深的同情 , 道了声“抱歉” , 悄然离去 。
让我们看一下这个画面:深夜 , 林肯的脑袋垂落在胸前 , 独自一个人穿过凄清的街道往回走 , 那神情如同一条丧家之犬 。他说:“我真是不想回家 。”朋友们有时将他带回家住 , 而他却从来不在家里款待朋友 。
林肯从来不向朋友们诉说苦衷 。他没有知心朋友 , 无处吐露满腹苦水 。他很少指责太太 , 他以基督般的仁慈和忍耐默默地承受着一切 。
有时在家里受了委屈 , 他就到律师事务所的办公室 , 不是仰在沙发上楞楞地看着天空 , 就是身子缩在椅子里 , 把双脚搁在后窗窗台上出神 。
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幸 , 林肯是如何保持内心平衡的?我认为 , 一是靠孜孜不倦地读书 , 二是靠在政治上不屈不挠地追求 。
林肯上学的时间 , 尽管加起来不超过一年 , 然而 , 他却终生酷爱读书 。《史考特读本》教会他如何面对公众发言;《奎恩笑话集》让他变得幽默风趣 , 通过对《足本法律评注》等书的自学 , 让他做了律师……他借助自学和不断在众人面前朗诵诗歌、讲笑话等建立的演讲才能 , 不屈不挠地持续着自己在政治上的追求……
有着30年(1835-1865年)像“地狱般悲惨”的感情生活 , 林肯是不幸的 , 然而 , 他又是幸运的 , 因为他在人生的最后五年成就了自己的伟大事业、实现了人生的辉煌升华 。
如果说林肯的妻子不是玛丽·陶德 , 而是安妮·鲁勒吉 , 他的一生将会很幸福 , 但是绝不会成为美国总统 。不论林肯的思想还是行动都显得慢 , 安妮绝不会强逼林肯去争取功名 。相反 , 玛丽·陶德却是一门心思想进白宫 , 她一嫁给林肯就极力劝说丈夫 , 争取提名为自由党议员候选人 , 不断从反面激发他的潜能 。这些虽然对林肯有些残酷 , 但是 , 也就是这样最终成就了林肯的远大志向 。
日本到远海打渔的渔夫如果捕到的都是沙丁鱼 , 他们会在盛放沙丁鱼的船舱中放入几条沙丁鱼的天敌鲶鱼 。尽管鲶鱼在船舱中会吃掉几条沙丁鱼 , 然而 , 渔夫带回家的是满舱鲜活的、能卖上大价钱的沙丁鱼(沙丁鱼在逃跑过程中搅动了舱里的水 , 无形中给水里增加了氧气) 。如果不在舱里放入鲶鱼 , 带回来的沙丁鱼则大部分是死的 。这种情况在心理学上叫做“鲶鱼效应” 。玛丽·陶德正是那条激发林肯不断奋发图强的“鲶鱼” 。
活在世上 , 谁能不受一些委屈、不经历一些磨难?委屈、磨难这些东西 , 虽然会给人带来难受甚至锥心的痛楚 , 但是 , 也有其对人生的积极作用 。世界著名作家巴尔扎克说得好:“挫折对于弱者是痛苦的深渊 , 对于强者是成功的基石 。”
怎样才能让自己面临磨难、挫折而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和强健的意志?首先要有远大志向 , 其次视野要开阔、格局要大 , 容得下看得开;第三 , 要清楚认识到事物都有两面性 , 找到了负面事件的正面意义 , 就可以变被动为主动 , 重新崛起 。
林肯的格局够大 , 他的格局是用读好书、做善事、追求卓越拓展出来的 , 他是我一生学习的榜样 。


主要参考文献:
戴尔·卡耐基.《人性的光辉》 [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 ,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