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病变|糖尿病也会造成失明?千万别不在意!

说到糖尿病,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已经达到了11.3%。但正是因为糖尿病在我们身边如此常见,大家对它的态度反而有些“见怪不怪”。但你知道吗?糖尿病还可以导致视网膜病变,甚至会造成失明!
什么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是糖尿病导致微血管损害所引起的一系列典型病变,是一种影响视力甚至致盲的慢性进行性疾病。在许多国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成年人中可预防性失明的最常见的疾病。研究显示,中国糖尿病人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为23%,农村高于城市,北方高于南方和东部。
糖尿病为什么会导致视网膜病变?
目前,我们还不知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确切机制,但一般认为其与视网膜微血管的损伤有关。
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这会使视网膜中的微血管壁变脆弱,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视网膜水肿增厚、渗出,引起视力下降。再往后,由于原有微血管的损伤,视网膜新生血管会形成,而新生血管非常脆弱,更容易出血,生成纤维增殖,进而导致永久性视力丧失。
什么样的人容易发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随着病程的进展而逐年增加,致盲率也逐渐升高。
患糖尿病后,5年内有30%的人会发生视网膜病变,10年内有50%,15年内有60%,25年则占80%,30年就达到了100%。
血糖、血压、血脂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3个重要危险因素,吸烟、喝酒等不良嗜好也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密切相关,除此之外,其他的风险因素还有蛋白尿、妊娠、体重指标、遗传因素等。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哪些症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主要症状是视力下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通常没有任何症状,而随着病情的进展,可能出现的症状包括:飞蚊症、视野模糊、复视、视野缺失、视力下降等,晚期患者还会出现失明。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该怎么筛查?
早期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通常没有任何明显的症状,但可以通过眼底检查发现疾病的蛛丝马迹。
对于青春前或者青春期诊断的1型糖尿病,应在青春期后开始检查眼底,之后应每年随诊。2型糖尿病应在确诊时开始筛查眼底病变,每年随诊一次。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怎么治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取决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治疗方法包括:
1 激光治疗:
可以阻止或减缓血液渗漏和眼内液体的积聚。
2 注射药物:
某些药物,如抗VEGF药物和皮质类固醇,可以消肿并最大限度减少眼部血管渗漏。
3 眼科手术:
如果患者的视网膜或玻璃体有问题,可以进行玻璃体切除术。手术不能治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但可以阻止或减缓其症状的进展。
治疗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造成的视力下降能逆转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可防、可控、可避免的疾病,早期诊断、有效治疗对延缓病变进展、减少视力丧失至关重要。
患者定期随诊,接受必要、适当的视网膜光凝和玻璃体手术治疗,可以使大部分的患者避免严重视力下降。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晚期严重损害视力的患者则会发生不可恢复盲。
糖尿病患者如何
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患者应该在医师指导下进行血糖管理、血压控制、血脂调节等治疗,以减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危险因素。
同时,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健康均衡的营养支持,适当的运动可以有效预防、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进展。
视网膜病变|糖尿病也会造成失明?千万别不在意!】 此外,定期的眼科检查,早期干预视力问题,也可以有效预防视力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