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日|12月1日是第34个世界艾滋病日 哈尔滨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报告数呈逐年下降趋势

艾滋病日|12月1日是第34个世界艾滋病日 哈尔滨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报告数呈逐年下降趋势】 2021年12月1日是第34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生命至上 终结艾滋 健康平等”(英文主题为“End inequalities. End AIDS. End pandemics.”),强调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共建共治共享,携手应对包括艾滋病在内的疾病流行带来的风险与挑战,为实现防治目标、终结艾滋病、终结疾病大流行而努力。
市防治重大疾病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办公室、市卫生健康委全面推进落实《健康龙江行动(2019-2030年)实施方案》和《哈尔滨市遏制艾滋病传播实施方案(2019-2022年)》,深入开展预防艾滋病综合防治,将我市艾滋病疫情遏制在低增长态势。我市自1993年发现第一例感染者以来,截止到2021年11月30日,全市累计报告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数量占全省的56.8%,其中病人占34.4%,感染者占65.6%,死亡率为9.6%。全市18个区、县(市)均有疫情报告,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占96.7%,其中男男同性性传播占77.4%;异性占19.3%。男女比例15:1。2021年1-11月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数量占累计报告总数的7.2%。
哈尔滨市青年学生艾滋病疫情状况:全市累计报告职业为学生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中,男性占99%,女性占1%,传播途径以男男同性性传播为主,占93.8%。近6年报告职业为学生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数,占累计报告职业为学生总数的53.1%。2021年1-11月,全市新报告职业为学生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占累计报告职业为学生总数的7.6%。
哈尔滨市艾滋病疫情呈以下6个特点:
1.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报告数呈逐年下降趋势。
2.艾滋病疫情整体处于低流行水平,局部地区偏高,我市道外区、南岗区、香坊区、道里区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数均超过1000例。
3.男男同性性行为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是我市目前艾滋病的第一高发群体。
4.自2004年报告第1例职业为学生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起,疫情趋势逐年快速攀升,2014年达到最高峰,近几年虽出现稳中有降趋势,但仍然不容乐观。男性学生占99%,男男同性性行为传播为主因。
5.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陆续进入发病期,艾滋病病人占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现存活总数的1/3左右,防治形势更加严峻。
6.随着抗病毒治疗覆盖面的逐渐扩大,因艾滋病死亡人数较去年同期降低了22.2%。
我市艾滋病疫情主要有5个方面的原因:
一、男男同性性行为传播是疫情上升的主要原因,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中多性伴、双性性行为对艾滋病传播起到桥梁作用,青年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中尤显突出;
二、艾滋病病毒感染早期无症状,未及时发现的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是我市艾滋病传播重要因素。
三、我市推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艾滋病检测点,扩大了监测检测范围,同时针对医院重点科室门诊就诊患者动员进行艾滋病病毒检测,实现了最大程度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
四、网络社交平台的普遍应用,存在不安全性行为的隐蔽性,加大了艾滋病的传播风险。
五、青年学生中男男同性性行为增多,安全性行为意识淡薄,导致青年学生感染数上升。
为做好第34个“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市防治重大疾病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办公室、市卫生健康委、市疾控中心组织联系有关部门开展了“生命至上 终结艾滋 健康平等”主题系列宣传。今年针对各类人群,重点提高了线上宣传教育覆盖面,发动各部门、医疗机构和社会组织力量,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倡导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共建共治共享,携手应对艾滋病流行带来的风险与挑战。充分利用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宣传,在户外电子屏播放艾滋病宣传内容,通过校园健康教育、高危人群干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动员治疗、知识讲座和专题宣传等活动,持续加强重点人群宣传教育。
市疾控中心还根据不同人群,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针对青年学生,组织开展了“2021年哈尔滨大学生健康红丝带行动计划‘世界艾滋病日’学生社团宣讲员网络大赛”,本次大赛历时近一个月,共有58个高校学生社团录制防艾宣讲视频,并上传抖音视频平台,经过线上评选、专家评选两轮选拔。黑龙江大学心航心理协会青春健康同伴社红丝带宣教部李佳伟等人分获各个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