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眼|真正会养生的人,只养这三处

什么是养生?
网上有个回答说得很好:
“最讲究美的养生,是养眼;最增长智慧的养生,是养脑;最能滋养灵魂的养生,是养心。”
所谓养生,往往不是在生活中堆砌保健品等外来之物,而是适时地给人生做减法,关照内在,找到问题的本质。
真正会养生的人,只在乎这三处:养眼、养脑、养心。
养眼|真正会养生的人,只养这三处
文章插图
所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才能让美好反哺我们的灵魂。
生活中,许多人常常陷入了寻求美的误区,人云亦云地去所谓“网红”地标打卡、照相,误以为这就能实现“养眼”的初衷。
最后,除了留下千篇一律的影像,别无所得。
真正能养眼的美,常常就在身边不经意之处。
不论是莳花弄草,亲近自然,还是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人与事,都是最好的养眼之法。
养眼|真正会养生的人,只养这三处
文章插图
四川有个著名的“鲜花山谷”,主人是一对夫妻。
丈夫周小林与妻子殷洁当年的相识很有些电视剧桥段的意味。
四十年前两人跨越四川到北京的距离走到一起,更是成为一段佳话。
夫妻俩婚后走遍名山大川,看遍美景,最终选择回到四川成都定居。
而周小林给妻子送上的大礼,就是一座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鲜花山谷,这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蜀葵花海。
周小林曾说过,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妻子推窗就能看到鲜花,移步庭院就能置身花海。
这对因“养眼”而结缘的夫妇,也把追求自然之美变成了终身事业。
以美养眼,不是一时起意,而是一种习惯。
闲暇时多看一看春华秋实,夏叶冬雪;
烦闷时多赏一赏大千世界,人情美好。
万物皆有灵,未经雕琢的美就像一汪清泉,浸润心灵,提升眼界。
当我们真正具备发现美的能力,养眼这件小事也就习惯成自然。
养眼|真正会养生的人,只养这三处
文章插图
有人说,最好的自律就是没事早点睡,有空多读书。
一个人物质生活不一定优渥,但精神世界一定要富足。
在富养自我的方式里,阅读大概是最简单也最直接的方式。
一本书,不仅能让为繁杂俗事辛苦了一整天的大脑,拥有片刻休憩,更能让灵魂有了栖息之处。
前阵子,和朋友闲聊,她感叹自己终于体会到了读书与不读书的天壤之别。
原来,她在工作中临时遇上一个接待大客户的机会,上司准备在她和另一位同事中选一个人负责解说。
解说的内容除了专业工作,还特别包含了本地历史人文与风土人情。
这可是展现个人能力的绝佳机会,朋友自然是积极争取。
在她看来,自己平时是业务骨干,口才又好,是不二之选。
但上司最后的选择,却是那位众人眼中的“书呆子”同事。
原因很简单,那位同事平时很喜欢看书,对各种历史典故信手拈来,滔滔不绝,显然比临时抱佛脚的朋友更有优势。
朋友叹着气说,自己总以为把工作本身做好就行,却没想到,博览群书真的能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
的确,很多时候,我们都低估了阅读的力量。
养眼|真正会养生的人,只养这三处
文章插图
不喜欢读书的人,看到夕阳西下也许只能词穷地说一句“真美啊”,饱读诗书的人,却可以联想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的辽阔。
有人问:我读过很多书,现在都忘了,那阅读的意义在哪里呢?
最多人赞同的回答是这样的:
你吃过许多食物,大部分已经一去不复返,但它们长成了你的骨与肉,阅读对你思想的改变,也是如此。
最质朴的道理,无需绞尽脑汁去思索,往往藏在你读过的每一本书之中。
作家毛姆曾打过一个比方:“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阅读之于生活中的琐碎与苦难,是良药,也是饴糖,总能给迷茫中的人带来些许光明。
养眼|真正会养生的人,只养这三处
文章插图
蒋勋说,心灵上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有时,“多”未必是幸福,简单一点,平和一点,你才会发现,万事万物都可以如此美好。
养心最重要的,就是一个“简”字。
它不是物质的简陋,也不是内涵的贫乏,而是选择删繁就简、返璞归真。
白岩松上过一堂关于“趣味”的课。
课上,他首先对学生提出了一个看起来异常简单的要求:三十分钟内,不准说话。
然后,他开始泡功夫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