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
大通湖区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全面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组建以区人民医院为龙头、各乡镇卫生院为成员、各村卫生室为基础的紧密型医共体,实现区、镇、村医疗一体化管理,医疗卫生资源整合优化共享(详见11月18日《益阳日报》6版《大通湖区医共体建设让群众有“医”靠》)。
长期以来,优质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大医院,县域内尤其是基层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较薄弱,城乡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差距较大,极大影响了公众在接受医疗服务过程中的便捷性、舒适性以及有效性。近年来,大通湖区通过医共体建设,整合区域内各级医疗机构的医疗资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在推进薪酬制度改革、强化财政保障、下派专家、改革医保支付方式等多个方面,探索了多种形式的资源集成和共建途径,有效缓解了医疗结构不合理、资源分布不均衡、基层卫生服务能力薄弱等问题,使全区医疗资源实现统一规划、合理调配,构建了“基层首诊、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新格局,实现患者双向转诊、医生上下流动,极大地改善了基层群众的就医状况。
【 资源|紧密型医共体打通群众就医“最后一公里”】 区(县)域医共体是一种紧密型的共同体,优势在于采用责、权、利一体,人、财、物统一的合作模式,能激励和引导医疗共同体内各方朝着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方向共同努力。因此,实现医共体良性发展,需要综合医改的深化,需要区县乡三级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密切合作,需要政府部门之间协同配合,建立起相容的、有助于体系整合的激励约束机制,真正形成服务、责任、利益和管理共同体。要通过理顺医疗服务价格体系,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人事薪酬制度等,进一步深化区(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激发公立医院控制成本的动力,促使优质资源及时下沉,让人们在县域内就能实现一般病、常见病的诊疗。要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完善基层管理和运行机制,不断提高服务能力水平,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愿意接、接得住,打通群众就医“最后一公里”。
- 医联体|?四川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下延伸 县域医疗就诊率超过90%
- 骨科|将高水平医疗资源引进中山,中山积水潭骨科医院举办3周年院庆活动
- 彭主任|新春走基层(5)医共体·筑牢了人民健康的“保险大堤”
- 坐诊|共建脊柱微创诊疗中心 让患者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资源
- 感染|奥密克戎感染病例激增之下 美国医疗资源严重短缺
- 强基|赤壁市医共体: 织密基层防护网络
- 医患|“大寒不寒,关爱有我”——临翔区医共体总医院组织系列医患交流活动
- 台州去年政府办村卫生室建成数全省第一|村民足不出村可享医疗资源 | 村级
- 康复医学科|优化医疗资源布局 完善卫生设施建设
- 艾炙|新田:“医共体”让群众共享健康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