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李佳琦 欧莱雅 直播间 现货 双11
文章插图
“老彭,你看看我的这双鞋子还能修补吗?鞋底这块坏喽。”“老彭,我这件衣服拉链坏了,你这里帮忙换换吧?”“老彭,你有空吗?我想擦一下皮鞋……”
在下沙综合市场停车场前面,有一家专业缝补的小店,由于要入冬了,这几天生意格外好。小店面积只有几平方米,却摆满了各种缝补用的工具材料和两台缝纫机。小店没有店名和招牌,但是每天都会迎来络绎不绝的客人,他们拿着衣服、箱包、雨伞以及各式各样的鞋子找到老板,换拉链、剪裤边、改大小、磨砂鞋翻新……老板的巧手下,这些几乎都能得到解决。十几年来,这里也成了周边居民的一个“解忧杂货铺”。
【 手艺|步出他的“解忧杂货铺” 足下有春风】小店的老板,叫彭廷茂,来自四川省南充市,一直租住在下沙街道智格社区。今年已经54岁的他,已经在下沙做补鞋生意十几年了。一张小板凳、一台修鞋的小机器,老彭每天习惯性地坐在店门前修补鞋。很多走过路过的老顾客,还没有走进店就开始给老彭打招呼了,但老彭是个内向腼腆的人,总是笑着点点头,然后低下头继续做手上的修鞋活儿。
对老彭而言,他与鞋子的缘分已经远不止十几年了。在他十多岁时,在机缘巧合下他跟着村里做鞋的老师傅学起了做鞋修鞋。结婚后,他与妻子来到成都一家鞋厂做皮鞋,直到2009年,老彭和妻子所在的皮鞋厂因为效益不好被迫关闭,夫妻俩商量后选择来杭州务工。
初来乍到,老彭找了个鞋厂继续做老本行,“只要有个手艺在,总不会饿肚子的”。做了不久,他便有了一个做专业修补鞋的念头。在妻子的支持下,他们支起一个小摊,开始做修鞋补衣服的小生意。“那时候风吹日晒,几块一双鞋,赚的都是辛苦钱。但是一家人都要靠这个手艺生活,所以咱们咬牙坚持下来。”老彭的妻子回忆道。来杭十几年了,妻子依旧说着四川话,“我没有文化,也讲不来普通话,顾客也能勉强听得懂的”。和老彭不一样,妻子是个活泼开朗、爱讲话的人,这些年来,她始终帮衬着丈夫,无论是生活还是生意,都是老彭最强大的后盾。老彭修鞋,妻子补衣服,妻子俩人在支起小摊里,为了生活而忙碌。
“刚来下沙的时候,这里很多地方都是农田。这才几年呀,周围的高楼越来越多了。”在老彭眼里,这些年下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变化很大的,还有老彭一家的生活。
8年前,老彭从广场上的小摊搬到了下沙综合市场,这里来往顾客多,有充足稳定的客源,最重要的是,他们的小摊终于可以不用再经历风吹日晒了。老彭手艺好,很多顾客也都成了“回头客”,随着老彭“搬店”,他们也跟着他到小店,“有一个顾客,经常在我这修鞋子,后来去苏州工作后,每次修鞋都要寄快递过来,他说只相信我的手艺。”一双巧手迎来了周围居民信任,老彭的生意也越来越好。
几年前,老彭修的布鞋、休闲鞋最多;这两年,老彭接的单子中最多的是皮鞋,尤其是高跟鞋。“现在经济条件好了,修鞋补衣服的没有那么多了。很多时候,他们拿过来修补的,都是对他们有重要意义的物件。”尽管老彭话不多,但他能从修鞋的人这里,看得出来这份特殊的感情。
十几年来,经老彭的手修过的鞋子,也已经有上万双了。
在智格社区的公益活动上,经常会看到老彭的身影。每次老彭去,他的小摊前都会排起长长的队伍。社区里很多老人拿出家里的鞋子,让老彭修一修,补一补。不爱讲话的老彭,每次一低着头修都是一整天,一天下来,最多时,他能修补近百双。
朴实的夫妻俩靠着勤劳的双手,加上平日里省吃俭用,用这些年存下来的积蓄在成都买了一套房子,“等有一天干不动了,就回老家享福喽”。采访间,老彭手里没有停下来过。他轻轻地叹了口气:“可惜,以后这门手艺真的没有人愿意学了……”(采访人员:徐红燕)
稿源:(中国蓝新闻)
【】网址:/a/2021/1118/111Q20XG2021.html
标题:手艺|步出他的“解忧杂货铺” 足下有春风